APP下载

中职生希望感的发展特点与现状分析

2016-05-30罗月英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特点中职生现状分析

罗月英

摘要:目的:了解中职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发展特点。方法: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中山市两所中职学校抽出高一、高二、高三的中职生共534名进行调查,对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中职生希望感均分为21.75±3.39。(2)中职生的希望感存在性别差异,中职生男生的路径思维和希望感显著高于女生( t 值分别为4.42,3.57 P 值均<0.05)。(3)中职生的希望感存在年级差异,高一、高三学生的希望感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F =3.51, P <0.05);高三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 F =3.94, P <0.05)。结论:中职生总体希望感不高;希望感在高二学生中最低,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路径思维随年级上升而发展,到高三达到最高;中职生的意愿动力不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关键词:中职生 希望感 发展特点 现状分析

1引言

Snyder将希望定义为“在意愿动力(目标指向性的能量)与路径思维(实现目标的途径和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Snyder认为希望由两部分组成:①意愿动力(agency thinking)是指一系列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沿着既定的路径持续迈进的动机和信念系统。②路径思维(pathways thinking)是一系列有关个体对对自己有能力找到有效的途径来达到渴望目标的信念和认知。众多研究证明,希望与生理健康有密切联系,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社会适应状况(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以及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并能预测个体的学业成绩。

中职生在承受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同时还承受着学习、考证、生存、就业等压力,他们希望感的发展特点如何?希望感水平如何?是否有足够的希望感以支撑他们顺利渡过这跌宕起伏的青春期?这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2方法

2.1被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某职业中学随机选取高一、高二、高三各5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51份(回收率91.8%),其中有效问卷534份(有效回收率89%)。男生人239,占44.8%,女生人295,占55.2%。高一生197名,高二生183名,高三生154名,平均年龄为16.59岁(SD=1.34)。

2.2研究工具。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ult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ADHS)该量表有12个项目,适合15岁以上人群测试。陈灿锐(2009)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量表适用于中国中学生人群。

2.3研究程序。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进行网络团体施测。被试完成所有问卷大约需要40分钟,问卷当场提交。

2.4數据分析与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3结果

3.1中职生希望感的总体状况。对中职生希望感及其分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中职生的希望感总平均分为21.75±3.39,路径思维均分为11.46±1.85,意愿动力均分为10.29±2.00。

3.2中职生希望感的性别差异。对中职生希望感及其分量表进行T检验。中职生在路径思维和希望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女生相比,男生较高的路径思维和希望感,中职生在意愿动力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3.3 中职生希望感的年级差异。对高一、高二、高三的希望感及其分量表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路径思维和希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意愿动力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高二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三学生的希望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高一学生的希望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4讨论

中职生的希望感均分为21.75±3.39,相比陈灿锐(2009)的研究中初中生的希望感得分(23.52)、高中生(22.50)、大学生(25.44),中职生的希望感处于低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职生在希望感和路径思维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有较高的路径思维和希望感,而在意愿动力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路径思维是一系列有关个体对对自己有能力找到有效的途径来达到渴望目标的信念和认知,而男生在生活中更自主更独立,动手能力强,并且其思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女生性格乖巧、按部就班,问题解决能力较男生低,因此男生的路径思维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希望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Snyder等人在美国以几千人为样本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并与比陈灿锐(2009)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有关,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注重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这些都是女生的弱项,面对这些挑战,女生的自信、希望就受到打击。

方差分析表明年级因素是影响希望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路径思维和希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检验表明高三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这说明了随着专业学习的积累、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参加实习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中职学生的路径思维在高三达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在希望感上,高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高一学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高一学生刚刚进入中职学习,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想象和激情,因此希望水平会较高;进入高二,激情会消,对中职学习生活了然于心,便逐渐成为“老油条”,希望感逐渐下降;到了高三,面对将要到来的实习充满了兴奋和希望,同时想到将要毕业,颇有一种“媳妇熬成婆”的欣慰和期待,因此希望感油然而生。

意愿动力是推动个体产生目标,并沿着他所设计的实现目标的路径前进的动力系统。中职生的意愿动力水平较低,其发展不存在性别、年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中职生常常遭受挫折,对前途缺乏信心,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总体意愿动力水平低,不论男女、年级意愿水平都偏低。

总而言之,中职生总体希望感不高、意愿动力不足,各教育管理部门需采取措施提高中职生希望感,以促进中职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孟超,黄希庭.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3,3 (3):548-560.

[2]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希望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99.

[3]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78-181.

[4]彭海霞.大学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5]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94-196.

[6]陈灿锐,申荷永,李淅琮.成人素质希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01):24-26.

[7]向群英,何酉宁.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以四川省五所高职高专抽样样本为例.人民论坛,2009,(18).

猜你喜欢

发展特点中职生现状分析
我国特需医疗服务发展历史梳理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