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慕课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6-05-30白金刚

关键词:慕课文献教育

白金刚

摘 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慕课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近三年来在慕课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慕课;文献;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74-02

一、慕课的发展

慕课这个专业术语来源于MOOC(M-Massive代表大规模、第一个O-Open代表开放的、第二个O-Online代表在线的,C-Course代表着课程),由加拿大两位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 2008年首次提出来的。慕课让大众知晓并关注在于2011年,并且迎来了蓬勃发展阶段。慕课真正井喷发生在2011年秋季,由斯坦福大学教授Peter Norvig与Sebastian Thrun合作开的免费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这个课程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注册。这个事件后,慕课开始受到教育界、政府、媒体及商业机构和普通大众的关注,更加推动了慕课的发展。2012年美国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加入并参与慕课平台,到2012年底参与课程的学生人数突破几百万人。由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2013年慕课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迎来了较快的发展。这一年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始制作自己的慕课,还积极加入到edX和Coursera。所以焦炜把2013年称之为“中国的MOOCs元年”[1]。2014年,慕课在全球取得了比较平稳的发展。慕课走向更成熟的道路。全球有400多家教育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发了超过2500门精品慕课课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及教育机构、网络科技公司,教育公司积极投入到“慕课”的建设之中。“慕课”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且还在不断增长和健康发展之中。

二、慕课中文学术文献数量和来源数量的的统计

笔者梳理了2012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近四年关于慕课发展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主题检索“MOOC”,检索到相关文章178篇,分别为2015年高达60篇,2014年为61篇,2013年为54篇,2012年仅有3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主题检索“MOOCs”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为250篇,分别为2012年仅有2篇,2013年为88篇,2014年为高达93篇,到了2015年相关文献达到67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篇名检索“MOOC”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为75篇,分别为2012年相关文献只有1篇,2013年增长到了30篇,2014年16篇,到了2015年为28篇。在中国知网平台下“外文文献”模式下,以篇名检索“MOOCs”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为131篇,2012年没有相关文献,到了2013年时56篇,2014年47篇,2015年相关文献为28篇。

另外,笔者借助CNKI的平台在“文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为2655篇,其中2012年仅有1篇,2013年快速增长到110篇,到了2014年达到806,2015年增长到1729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为1685篇,分别为2012年仅有1篇,2013年76篇,2014年514篇,到了2015年高达1089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为3182篇,其中2012年为7篇,2013年为194篇,2014年为1084,到了2015年相关文献高达1893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文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为2125篇,其中2012年文献数为3篇,2013年为116篇,2014年710篇,2015年达到了1293篇。

此外,笔者还借助CNKI的平台在“期刊”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1762篇,其中2012为0篇,2013年为28篇,2014年猛增长到497篇,2015年达到了1231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献数为1149篇,分别为2012年为0篇,2013年为15篇,2014年为325篇,到了2015年达到了80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数为1732篇,分別为2012年仅为3篇,2013年为57篇,2014年为574篇,到了2015年达到了1095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期刊”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献数为2478篇,其中2012年仅有3篇,2013年有95篇,2014年824篇,2015年达到了1552。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68篇,分别为2012年0篇,2013年13篇,2014年37篇和2015年的18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44篇,其中2012年为0篇,2013年为9篇,2014年为21篇和2015年为1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24篇,其中2012年0篇,2013年4篇,2014年达到了14篇,2015年5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会议”模式下,以篇名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15篇,分别为2012年的0篇,2013年有3篇,2014年有9篇和2015年的2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21篇,而全部都是硕士论文,分别为2012年0篇,2013年0篇,2014年有7篇,2015年达到了14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题目为检索“慕课”检索到的文章数为9篇,同样全部论文由硕士完成的,其中2012年0篇,2013年0篇,2014年2篇,2015年高达7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硕博士”模式下,以题目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39篇,分别为2012年1篇,2013年0篇,2014年10篇,2015年达到了28篇。在中国知网的平台在“硕博士”模式下,以主题为检索“MOOC”检索到的文章数为89篇,其中2012年仅有1篇,2013年有5篇,2014年有36篇,2015年达到47篇。

三、慕课研究中文学术文献的分析

(1)从发文年度来看,与慕课有关的中文文献主要是出现于2013年之后,2012年以及之前发表的文章很少。近3年以来,慕课的中文学术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已经充分说明慕课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3年以前外文文献远远多于中文文献。

(2)从文献作者的所属机构来看,以高等学校为主,总计占到80%以上,其次为教育研究机构。现在主要的研究在教育视角下进行的,重点从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教育层面开展研究的。

(3)近几年文献数量激增,质量有待提高。研究主题不够集中,研究不够成熟。实际研究进展缓慢,慕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4)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慕课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创举。翻转课程通俗讲就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将课堂上的“传授知识”与课后的“消化知识”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对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2]。

四、结束语

尽管慕课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处于生长过程中的“MOOC”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高等教育,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为全球的教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炜.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

〔2〕顾容,等.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2-77.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慕课文献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