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联想

2016-05-30王柄权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抽象联想精神

王柄权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通过线条与色彩所蕴含的丰富的涵义使人们从物质的感性材料达到精神层面,在感受当时社会环境带来的痛苦与恐慌的同时,又在精神上得到安宁,在心灵深处找到归宿,艺术家通过有限的材料,使人们感受到无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联想;抽象;精神

在绘画中,除了画面中的艺术形象,画面中的绘画语言如线条、笔触、色彩、构图等也可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德国表现主义的作品不像古典绘画那样更多地通过写实的形象来传达信息,而是通过艺术家自己的语言以及在画面中形成的气氛向观众传达信息的。本文将从绘画语言、绘画语境和抽象三个方面来探究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联想。

一、绘画语言产生的联想

繪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要素本身就具有意义,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暗示和深层意义。康定斯基认为,绘画语言内在的“运动”、“张力”等构成了内容的“内在声音”。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了线与线之间、线与点之间由于距离的不同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他从凹凸线条、二度空间与三度空间的关系、变形、图形与基底等多方面阐述了画面中线条、空间等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张力以及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蒙克的《病孩》用暗淡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给人带来死亡迫近的感觉,这幅画是用来悼念他那死去的年轻的姐姐。他的《圣克卢之夜》中的蓝色调子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并带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的《呐喊》使用了扭曲和旋转的线条,制造出一种蠕动的感觉,使人陷入不安和痛苦之中。

马尔克的作品《蓝马》是他早期曲线风格杰作,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三匹马是用曲线画的与用曲线画成的远山形成了呼应,向外凸出的曲线给人一种前进的感觉,甚至有些侵略的感觉,但又不像角那样尖锐,比较缓和,画面协调;画面中的颜色具有一种特别的象征,蓝色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象征了男人,黄色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象征了女人,红色给人以暴力的感觉,显得比较沉重,这些颜色并置在画面中,产生了紫色和绿色,在紧张的冲突中带有一丝的宁静。马克一直在寻求他自身和他在画中所表现的周围世界之间的内在和谐,他正是在动物的形式中找到了这种和谐。

诺尔德的《围着金牛的舞蹈》用强烈的色彩和疯狂旋转的笔触表现出色情与肉欲的癫狂。贝克曼用锯齿形的黑色轮廓线来刻画人物,产生动荡不安的感觉。

康定斯基在他的作品《蓝色84号》中将色点点在几个大的、平涂的树形和山形的轮廓中,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在《构图,2号》中,画面中的空间和色块在颤动着和急速运动着,画面中的故事内容已不再重要,画家是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来表现其精神上的反应。

从他们的画中我们已经不仅仅是在看画面中的情节描述,而是能够直觉地感受到焦虑不安、压抑、恐惧等,在有些作品中我们能够从不和谐的因素中找到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且也反映出当时德国人民希望在痛苦、恐惧和绝望中找到出路。

二、绘画语境产生的联想

同样的一根线在不同的画面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同一根扫把,在家庭主妇手中是用来打扫卫生的,而在一个儿童手中,它可能就有其他意义了,如成为用来玩耍的木马。在伦勃朗和贾科梅蒂的素描中,如果我们把画面的绝大部分挡住,只留下一小部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有在我们把手拿开,我们才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人的胡子。这主要取决于画面的整体性,不同的整体决定了这根线的意義不同。

在诺尔德的《围着金牛的舞蹈》中人物的黄色与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上午》的地面的黄色比较接近,但这两幅画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前者充满了色情与肉欲,后者则给以和谐的感觉;蒙克的《红葡萄藤》中的红色的房子与莫奈一幅风景画中的红房子在颜色上很接近,但蒙克的红房子与其说是风景不如说是令人坐立不安的幽灵。

马尔克认为动物比人美,人要想认识生命的内在结构和神秘的精神,需要想象用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通过动物来表现出一种最原始、最纯碎的精神状态。因此,马尔克画中的动物与其他艺术家画中的具有不同的意义,他通过动物的形式来寻求他自身和他在画中所表现的周围世界之间的内在和谐。

贡布里希认为再现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与模仿,而是用给定的材料创造的替代物。他在《木马沉思录》中写道“一个图像无须本身自成一物”,这是指图像本身可以指示它以外的某种东西。它不会自发的从心理产生,而只有通过与现实中的事物相接触才能表达出来。它是根据作者所掌握的一套艺术语言进行的,再现存在于一个整体中,没有整体,再现就没有意义。

三、绘画抽象产生的联想

德国表现主义的作品是从整体上为我们直觉地把握的,它给我们的印象更多地是表现和抽象,作者情感的表达以及观众从作品中所的感受到的都是从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中得到的。

抽象冲动是人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的内心不安的产物,而且还具有宗教色彩,表现出对一切表象世界的明显的超验倾向,是对空间的一种极大的心理恐惧,由此而萌发出了一种巨大的安定需要,而这种对空间的恐惧感本身以及安定的需要也就是艺术创作的根源所在。沃林格认为,将外在世界的单个事物从其变化无常的虚假偶然性中抽取出来,并用近乎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便在现象的流逝中寻得了安息之所。人本身是有限的,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给人带来不安的感觉,然而人在精神上是无限的,是自由的,人的价值体现在人追求无限的过程中,因此,人们凭借理性认识对外物了解以及与外物的联系越少,赖以谋取那种最高级的抽象之美的可能也就越大。抽象从偶然性和时间性中解放出来,它是直觉的创作,为了更多地体现精神意义,艺术家不再以写实的方式进行创作,平面的式样成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

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的个性非常反感,他们很多人具有想改变现实的紧迫感,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伤感和悲伤的情调。

在路阿的《老国王》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几何抽象的感觉,而且与他的很多作品一样都流露出了悲伤的情感,同时还有一种宁静感,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尽管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渺茫和绝望,但依然能够看到希望。

蒙克、恩索、赫克尔、康定斯基、凯尔希纳等人的作品中带有神秘感和幻想,而且还具有宗教色彩,表现出对一切表象世界的超验倾向,这揭示了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安与强烈的情感,也正是通过创作来满足他们安定的需要。

总结

在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抽象表现手法以及其语境都作为一种符号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虽然从作品的表面来看,不像写实绘画那样更多地以感性材料来传达信息,而是更多地在精神上将信息传递给了观众,除了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安定外,作品本身给观众带来在躁动不安的氛围中得到宁静的感觉,观众从整体上直觉地把握画面,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12.

[2]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3]沃林格.抽象与移情.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

[4]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2.

[5]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0.

[6]张石森.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11.

[7]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8]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1.

猜你喜欢

抽象联想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