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召心灵的力量

2016-05-30孙国红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自我教育

孙国红

摘 要:把宽容作为教育方法就是宽容教育方法。教育需要宽容,宽容是站在成长角度看待学生的教育态度,宽容可以有效沟通师生感情,宽容可以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宽容可以形成和谐的班级气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用宽容教育方法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涵养,要尊重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关键词:宽容教育方法;宽容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61-02

一、引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曾经被许多教师采用,那么什么是宽容教育方法呢?

二、宽容教育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在教育工作中,把宽容作为教育方法就是宽容教育方法。

乍听起来,宽容这个词似乎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严格有些不协调。严格还管不住学生,还提什么宽容?其实这是认识上的错位。严格的反义是松散,不是宽容;宽容的反义是苛刻或偏执,也不是严格。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经验:把宽容作为达到严格要求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宽容中,我们解决过一个个棘手的难题,一次次打开工作的局面。究竟什么是教育中的宽容?它为什么如此有效呢?

从哲学角度来说,宽容是以退求进,以宽求严,符合辩证法原则;从实践角度来说,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创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环境和条件,不急不躁,耐心说服,摒弃压服和动辄处理的操作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宽容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信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认识,它都是可取的教育方法。

三、教育需要宽容

(一)宽容是站在成长角度看待学生的教育态度

不论人或事物,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对错误的修正。从这个认识出发,就能够理解青少年的问题是难免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需的,但急于求成,一次达标也是不现实的。要允许学生有进步的过程,在一定幅度的宽容中逐步提高标准,最终达到严格要求的目的。

周恩来有句名言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做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也需要这种宽容和期待,即使学生犯了错或正在犯错,力求避免横加指责,最好用委婉的言词代替疾风骤雨的批评。遇事宽容,可帮助我们避免许多可能犯的错误,避免误解学生的动机。简单粗暴的指责,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而宽容学生,会让他们心存感激,懂得尊重和珍惜。这里的宽容,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是一种理解之后的理解,是一种朦胧之后的清晰,更是一种理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

(二)宽容教育方法符合人际关系普遍原则

师生关系是广义的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宽容待人是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宽容教育方法符合人际关系普遍原则的要求。

林肯说过:“一个人心中充满怨恨,你不可能说服他依照你的想法行事。你不能强迫别人同意你的意见,但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使人屈服。”就人性而言,人们总是在不损及自尊的情况下,才愿意改正错误;当自尊受到伤害时常会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不惜将错就错,他宁可吞食一颗苦果,也不愿在交锋时刻伤害自尊。在教育工作中,要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其方法就是适度的宽容。

(三)宽容是对教师规范要求的具体落实

热爱学生,是师德最本质的内容。宽容是基于对学生热爱、对教育负责的一种选择,是对教师规范要求的具体落实。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师的一种美德。我们教育学生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学会待人宽容,文明礼貌。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后进生、学困生的态度,正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的良好时机。

四、宽容的教育效果

教育需要宽容,宽容的教育效果有哪些呢?

首先,宽容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增进师生关系。对学生宽容,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屡教不改的学生,自尊心往往受到挫折、打击,在心理上表现出矛盾、恐惧、不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表现为:有话不敢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敢请教,有意义的活动不敢参加。对学生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放任,更不是纵容,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感中解脱出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给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学生会主动靠近老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原谅我了”,就会减轻压力,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第二,宽容可以激励学生反省自己,唤起自我教育的动力。

有时学生出现严重的问题,在处理上也要严厉。可是越是严重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的防范就越严密,给老师解决问题造成困难。如何把困难减小些呢?那就是通过宽容教育方法,采取攻心战术。因为老师的宽容,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鼓舞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唤起自我教育的动力,使学生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宽容教育方法重教育,轻处罚,就会使学生讲真话、勇于承担责任的多,躲躲闪闪的少,赖帐的更少。那么会不会有钻空子的学生呢?有,肯定有。但是,这绝不会成为主流,也不会带来多大损害。因为,学生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侥幸滑过的学生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拉向了被动,错失了及时接受教育和从轻处理的主动权,最终得到的是更深刻的教训。

第三,宽容可以形成和谐的班级气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人把感情比喻为鸽子,说放出去总要飞回来。宽容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感情,放飞出去,收回来的也是宽容。在一个班集体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理解与宽容,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人际关系一定是和谐的,学生把班集体看作温暖的大家庭,特别是那些没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在这里更有特殊的体验,会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应用宽容教育方法的几点体会

(一)宽容学生,教师要重提高自身的涵养

宽容的目的是教育,但宽容学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严师出高徒的观念,严格要求学生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往往对学生不够宽容。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修养,遇事冷静,善于克制,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耐心平和地对待学生,尤其不能在学生惹你生气的时候,控制不住情绪而伤害学生自尊心。

(二)宽容学生,要注意巧妙地运用宽容方法

宽容是教育中的一种策略,前提是对错误的思想、行为寸步不让;目的是使学生更有效承认和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宽容不是宽纵放任,也不是取消必要的纪律处罚。教师教育学生,要考虑学生思想和心理素质的局限性,对学生某些错误行为需要谅解,批评要有人情味,需要巧妙运用宽容策略:有时学生认识错误的时机还未成熟,需要采取宽容等待的态度;有时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对自己的批评,会产生误解,教师需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

在工作中有下列几种宽容的方式:时间上宽容、态度上宽容、认识上宽容、条件上宽容、处理上宽容。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间的紧张局面,转变学生的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巧妙地运用宽容策略,体现了教师的宽宏大度和巧妙的教育艺术,体现了教师的足智多谋和老练成熟,这将使学生更加敬佩和信服。宽容教育是理解后的原谅,是信任中的期待,能使学生的心灵震动,是感召心灵的力量。

(三)宽容学生,要做到尊重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中肯而真诚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批评,要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应建立在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现在学生自尊心强,自尊心是一个敏感区,如果处理得好,教育工作能事半功倍;如果处理失误,就会增加工作难度,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愿我们大家宽容待人,宽容待己,宽容待事,宽容待物!让宽容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奇.学习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美]方元编译.犹太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4]逸儒编著.拆掉人生的壁垒.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视阈中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职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