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016-05-30黄川芹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就业

黄川芹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独特的现状,多民族聚居、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语言文化多元的人文环境及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影响幼师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46-01

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开发新疆的力度,但是和内地许多省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依旧存在巨大的差距。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多元、语言多元的新疆幼师毕业生,会面临具体的有别于其他省市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毕业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幼师学生也逐年增多,据新疆幼师学生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约40%来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尤其是南疆三地州,和田、喀什、阿克苏地区的学生,大都属于低保户家庭及贫困家庭。幼师的就业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并促进其自身及其家庭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之一就是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县级以下城市及边远地区。幼师毕业生作为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其就业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三)有利于该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基础,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有利于该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影响新疆幼师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个人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中初级专业人才。部分新疆幼师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需要以自身能力和素质为基础,该校毕业生主要是五年一贯制的大专生和普通大专生,还有部分中职生。三个层次的学生普遍学历层次低,理论基础弱,在与其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个人性格

幼师是一个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外向开朗善于沟通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但是有的毕业生性格羞赧,对求职自信心不足,抗挫折能力差,一次失败便不敢再试,以至于影响就业。有的学生限于自身学历低,不敢向更好的岗位提出申请。

3.就业期望

随着私立、民营幼儿园数量激增,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逐渐对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广博的文化素养、识物察人的智慧、良好的科研能力的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新疆幼师部分毕业生不能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总期望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希望到条件好、环境好、工资高的地方发展,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就业观念滞后,缺乏主动灵活就业的积极性。

(二)学校因素

1.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

新疆幼师过去的培养模式过分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理论基础薄弱。课外活动以钢琴、舞蹈等便于展示汇报的技能课居多,文化课老师没能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开展课外阅读和课外学习。

2.就业指导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能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知识的思维中,对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及自身就业准备非常缺乏,需要学校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新疆幼师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就业指导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毕业生,指导内容只是提供简单的就业政策、信息,虽然低年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但该课程的功能仅在于加强了学生对幼师行业的认同。学校对学生缺乏从入校到毕业一以贯之的就业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此环节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师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和对自己的合理定位。

(三)社会因素

1.就业岗位供需性矛盾突出

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情况看,首府及地级城市的单位存在岗位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县级以下城市的用人单位,有岗无人就。部分新疆幼师毕业生依旧眷恋经济发达城市及其公立学校,基层教育教学单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现象。另外,新疆幼师学生“铁饭碗”传统观念依旧存在,教师岗位稳定和待遇逐步改善是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重要原因,在新疆幼师毕业生择业期间内,考取公务员、特岗教师及教师公招依旧是择业的首选。而公务员、公立幼儿园和公立学校进人受编制、财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制约,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许多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也选择竞争幼师岗位,导致竞争更为激烈,新疆幼师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2.用人单位门槛趋高

据用人单位反映,除看重幼师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外,也非常看重教师的认知领域和影响力。新疆幼师主要是大学专科毕业生,还有部分中职学生。而许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或者公立幼儿园在招聘启示中标明需本科以上学历,人为的增加了新疆幼师毕业生的难度。

3.民族聚居的就业环境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园的孩子通常源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母语,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用多种语言沟通,因此,只会一种语言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也是新疆幼师学前双语专业民考民学生倾向于回到生源地而难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原因。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70-72.

[2]杨志秋.师范生就业问题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5:96-100.

[3]张芬,沈辉.试论高校师范生就业指导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06:90-9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就业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