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抑郁症大学生积极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2016-05-30刘伶俐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抑郁症

刘伶俐

摘 要:自1997年Seligma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本文将对近几年抑郁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咨询与实践研究的方向与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值得借鉴的意义,为丰富抑郁症大学生的研究手段和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抑郁症;大学生教育;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29-0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连续二个星期以上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大约50%-80%的自杀个案是抑郁患者所为[1]。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1]。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最新流行病调查统计结果:在中国大学生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占其总人数的24%,而且名牌大学中,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总人数的35%[2]。以上调查均反映出大学生存在较高的抑郁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理

积极心理治疗学说认为,当事人身上存在的首先不是疾病或紊乱,而是被这些紊乱困扰着的个体的能力。个体表现的不仅仅是实际的和潜在的冲突和疾病,也包含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看到当事者紊乱的一面,更要看到人们具有的积极的潜能。冲突和紊乱不是一下子蹦出来的。积极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以患者的冲突为核心,发现患者的积极品性,让患者获得克服自己内心和外界的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二、抑郁症大学生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向与进展

抑郁症大学生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抑郁症大学生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包括幸福感、希望和乐观;二是抑郁症大学生个人特质的研究,包括爱的能力、勇气、对美的感受力、创造性、关注未来、才能与智慧等;三是抑郁症大学生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

有关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综合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弗雷德里克森把积极情绪与行为-认知疗法相结合,结果显著降低了来访者的抑郁水平,增加了其主观幸福感[3]。

三、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借鉴的意义

(一)“微小精神创伤”概念的提出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提出了“微小精神创伤”概念,认为微小却长期积累的精神创伤对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它会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认识这些微小精神创伤,是进行预防性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目前,学者只关注重大精神创伤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对微小精神创伤的关注较少,因些,在心理咨询时,不要忽略来访者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细小事件。

(二)以故事、比喻为媒价与来访者沟通的方法可以借鉴

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在跨文化研究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范式,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理念来解释来访者的冲突,借助寓言、古老的故事等辅助手段与来访者“说理”引导,这与我国人喜欢比喻说理的特点相符合,方法较容易为我国人所接受,值得借鉴。一旦引导来访者站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去理解客观事物,容易使来访者形成宽容的态度与胸怀,去较好地理解冲突,解决冲突。

(三)从积极的角度重新解释求助者的困惑,容易建立求助者的信心

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以人类自身的美德、潜力等积极品质作为出发点开展心理治疗,善于引导求助者从正面看待遇到的问题和研究心理健康,实际上,来访者身上的紊乱最终是要靠来访者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治疗师所起的作用,也只是“师父领徒弟进门”的作用,而能不能克服紊乱,就要“修行在个人”,这点与人本主义强调的“求助者自助”的观点相似。因此,如果不从正面帮助来访者认识所面临的冲突,不积极地调动来访者自身的信心和种种自助潜力,不帮助来访者唤醒和塑造拥有的实际能力,紊乱就难以克服。

(四)跨文化的思考与理解

每个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一个跨文化的问题,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每一个人的文化现象做出具体分析,并在跨文化的基础上激发每个人自身的“积极”体验并使之变成为一种人格类的东西。这种观点,中国人同样认同,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冲突症状中“积极”意义的解释也要跨文化地思考,应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求助者的文化水平和社会条件来进行。

四、总结

心理咨询与治疗长期以来以医学病理学为模仿对象,把心理咨询与治疗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上。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这一全新理念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从实践上说,这种技术上的弹性拓展了治疗的范围。抑郁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远离消极而趋向积极,摒弃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弊病,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应。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召云,王克勤.1579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8(3):172-173.

[2]康科峰.辽沈晚报.2005,6.

[3]钟意,周辉,萧文泽,夏阳,陈军.大学生抑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08).

[4]郭明珠,甘怡群.中文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扩展版在660名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心理卫生评估,2010,24(7):524-528.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抑郁症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友善教育
由幼儿断乳引发的对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