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汉语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6-05-30古丽娜·巴克热西提·阿不都热依木米热古丽李海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必要性

古丽娜·巴克 热西提·阿不都热依木 米热古丽 李海英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对于专业学习的学生专业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讲授专业汉语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新疆高校专业汉语的教学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汉语学习;专业汉语学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46-02

近几年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直接影响预科阶段汉语教学质量,调查发现,随着汉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科阶段汉语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虽然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预科阶段汉语水平达到了结业的要求,然而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与专业课教学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汉语系统学习以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然而一部分民族学生在听、说和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汉语语言水平无法达到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衔接的要求[1]。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学制一般为5年,第一年为预科阶段,从第二年开始为正式的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在这几年的学习中,预科学习阶段以学习基础汉语为主,大学二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而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到专业课学习阶段。畜牧业专业汉语课是学习畜牧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必修课,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畜牧业专业知识的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既延续了基础汉语,又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专业汉语的学习,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影响很大。

一、专业汉语课的开设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对基础汉语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但因时间短、语言环境等条件所限,缺乏实战练习,未能很好地将汉语转变成为自己的一门语言技能,因此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专业汉语课,既可以巩固学生在预科阶段的汉语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尚未掌握的语言难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既提高了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汉语水平,同时又学习了专业知识[2],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材每一章、节、段落之间既有联系,又比较独立、专一,且语言表达精确、专业性极强[3];各章、节、段落之间逻辑推理性强,同时专业教材还具有篇幅长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学生以往在基础汉语中很少接触到的。如果让刚从预科阶段毕业的学生瞬间过渡到专业知识阶段,学生学起专业知识来就会很难,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如果让学习在进入到专业课学习之前,有个过渡期,让学生适应专业课的学习,那么专业汉语课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前专业汉语教授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少数民族同学汉语基础存在差异。目前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分为两种类型,即民考民和双语两种类型。对于民考民学生来说,在义务教育11年期间主要以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为主,而汉语学习时间为每周4~6学时,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均已本民族语言的教授为主,因此学生们对汉语的听、说、写、理解能力严重匮乏,虽然预科阶段进行为期一年的强化,但是效果也不是十分的明显。对于双语学生来说,在义务教育11年期间除去语文课外,所有的课程均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因此学生们对汉语的听、说、写、理解能力较强,该种类型的学生不经过预科阶段汉语学习。专业汉语既是一门汉语学习的课程,又是一门介绍专业课的课程,对学生们汉语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民考民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专业知识又匮乏,在上专业汉语课时面临着很多困难;而对于双语学生来说,汉语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虽然专业知识欠缺,但是经过专业课教师的讲解很快就可以理解。

2.专业汉语教材过于陈旧。畜牧专业知识包括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其中包括生物学基础部分、专业基础部分以及专业各论部分。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生物技术、方法、新知识融入到畜牧教学中。目前学生们所用的教材都比较陈旧,教材编辑的年限普遍在10年以上,教材中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一些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对一些新型名词的掌握、理解欠缺,导致在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从事畜牧专业汉语教学15年,通过对其他专业汉语学习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谈心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从事专业汉语教学的教师,教学普遍以专业词语的简单介绍、课文内容翻译为主,对课文的内容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学生由于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对专业汉语课所介绍的内容基本上处于不了解或模糊的状态,在学习中产生了困难。

三、专业汉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专业汉语的特点,把握“专”的标准。专业汉语是一门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它既有专业知识内容的部分,又有汉语语言的内容,如何把握好“专”的标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开展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专业汉语既是专业课的基础优势,又是基础汉语的深化和提高,但其与专业课以及基础汉语又有一定的不同[4]。因此,在进行专业汉语教学时,一定要突出此特点。要做到以汉语语言知识为主,以专业知识为辅,把教学目标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及运用语言的技能上,把握好“专”的标准[5]。

2.注意专业词汇的讲解。在专业课教授过程中,为了保证专业术语的一致性,专业汉语教材中使用的词汇大部是书面语,其中部分是化学学名、英文单词或者英文缩写字母。如畜牧业专业汉语教材中出现以下情况:①细胞浆主要成分是H2O、Protine、Fat、C(H2O)n类、核酸和少量类等,无色透明,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②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Protine,故又有生物催化剂之称。③AA是Protine组成的基本单位。其中“H2O”为“水”的化学学名,“Protine”为“蛋白质”,“Fat”为“脂类”,“C(H2O)n”为“碳水化合物”,“min”为“矿物元素”,而“AA”为“Amino acids”的缩写,译为“氨基酸”。这些词的专业性很强,学生在没有英语基础以及一些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很难理解和使用这类词。所以,在讲授这类词时,应在说明这些词语的汉语说法的同时,还要说明在维吾尔语中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还要举大量的例子,说明这些词语在本专业的重要性,重点讲解和剖析。

3.注意区别与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句的维吾尔语命名。专业汉语教材中常常会遇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维吾尔语叫法完全不同的现象,这类术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在专业上含义虽然相同但也绝不允许混淆。如“品种”,一般情况下维语译为“sort”,但是该词在植物中和在动物品种中的叫法完全不同,植物品种时可以译为“sort”,但在动物品种中必须译为“nasil”,虽然学生在基础汉语中已经学过,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只是表面的,空泛的;而对其在专业上的确切含义却一无所知。因此,学生不易分清,在遣词造句中往往搞错。讲课时必须按专业木语的定义进行解释,指出其区别。这样学生便一清二楚了。

4.注意区分同词不同义。在专业汉语中许多词语看起来与常用词相同,但实际上,它们的含义却与常用的词汇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学生以常用词的含义去理解它们,那么这类词的含义会与专业中的意义存在很大的差异。讲课时应重点讲解它们在专业上的特定含义,并要与常用词的含义加以区别。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是动物分类上的阶元,与常用中的“房门”、“本草纲目”、“目标”、“科室”、“属于”、“种子”中的有关含义完全不同。所以维语含义也不相同;门—tip、纲—inip、目—otirat、科—aila、属—urukdax、种—tur,不仅如此,还要讲清每个分类阶元的范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如“组织”,盖刺鱼普通的理解为“组织什么活动”,维语译为“taxkillax”,而在专业汉语中的意义与普通的意义完全不同,为“有无数细胞聚合而成的细胞蔟,比如肌肉组织等”,专业中将其翻译为“tukulma”。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应区分此类词语,对其进行重点讲解。

四、专业汉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维汉翻译、互换、读、写、说等能力

专业汉语既是考验一个老师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又是考验该老师汉语水平的课程,如何讲好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要想教好这门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就要求每一位教授专业汉语的老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很好的汉语功底。因此,要求教授专业汉语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维汉翻译、互换、读、写、说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华,李艳萍.专业汉语教材编写探析——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8(11):126-127.

[2]宏蔼.专业汉语教学浅谈[J].喀仕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66-68.

[3]姚金梅.新疆高校专业汉语教学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0,(24):302-303.

[4]于兰,唐成枉.专业汉语教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1991,26(2):68-70.

[5]娜吉达·啊合买提汗.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J].理论与实践,2015,(11):40-4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