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hotoshop图层蒙版的使用

2016-05-30张俊英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操作优点作用

张俊英

摘 要:“图层蒙版”是Photoshop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主要讲述了Photoshop“图层蒙版”的功能、优点、作用及操作,并结合案例进行说明,并从中总结出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图层蒙版;功能;优点;作用;操作;案例说明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14-02

Photoshop是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

图层蒙版是Photoshop图层功能的精华,使用图层蒙版可以创建出多种梦幻般的图像效果。

图层蒙版的原理是使用一张具有256级色阶的灰度图(即图层蒙版)来屏蔽图像,图层蒙版可以很好的控制图层区域的显示和隐藏(用黑白灰三类颜色)。

一、图层蒙版功能

图层蒙版中的黑色部分:使当前图层透明,可以隐藏当前图层图像对应的区域,从而显示下层图像。

图层蒙版中的白色部分:使当前图层不透明,可以显示当前图层图像对应的区域,遮盖住下层图像。

图层蒙版中的灰色部分:使当前图层半透明,一部分显示下层图像,一部分显示当前层图像,从而使图像在此区域具有半隐半显的效果。

由于图层蒙版中的灰度图具有256级灰度,因此能够创建细腻、逼真的混合效果。

二、图层蒙版的优点

可以在不破坏图像的情况下,反复编辑图像,以进行图像合成。修改方便,不会因为使用橡皮擦或剪切删除而造成不可返回的遗憾。

三、图层蒙版的作用

1.图层间的图像能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2.使图像的边缘产生淡化、渐隐的效果。

3.可用于抠图。

四、图层蒙版的操作

图层蒙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起作用:

1.直接填充:结合选取工具、羽化工具,直接在图层蒙版上填充不同的灰度色,使当前图层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以控制当前图层图像的显示和隐藏,和下层图像产生一种自然的融合效果。

2.画笔工具:直接在图层蒙版上运用画笔工具绘制不同的灰度色,以起作用。

3.渐变工具:直接在图层蒙版上填充不同的渐变色,使当前图层上的图像和下层图像产生一种融合效果。

图层蒙版是Photoshop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却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中我就结合案例讲解其应用方法。

五、案例说明

例1:花朵宝宝图像合成

方法一:(利用画笔工具)

步1:打开“花朵.jpg”,拷入“宝宝.jpg”图像,调整宝宝图像大小、位置,对“宝宝”图层添加图层蒙版。

步2:选择图层蒙版,将前景色改为黑色,选择柔角画笔,在宝宝图像四周涂抹。

所建立的图层如下图所示。

方法二:(利用渐变工具)

步1:打开“花朵.jpg”,拷入“宝宝.jpg”图像,调整宝宝图像大小、位置,对“宝宝”图层添加图层蒙版。

步2:选择图层蒙版,在合适的位置上从中心向边缘填充从白色到黑色的径向渐变,并调整渐变中白色和黑色的色标位置,直到效果满意。

所建立的图层如下图所示。

例2:建党节图像合成

方法一:(利用渐变工具)

步1:打开“建党节背景.jpg”,拷入“长城.jpg”图像,对“长城”图层添加从上到下的黑白线性渐变图层蒙版。

步2:拷入“华表.tif”图像,对“华表”图层添加从上到下的白黑线性渐变图层蒙版。

步3:拷入“党徽.tif”图像。

所建立的图层如下图所示。

方法二:(利用画笔工具)

也可参照例1,利用画笔工具制作图像合成效果。

例3:三图图像合成

方法一:(利用渐变工具)

步1:打开“三图1C.tif”,拷入“三图1A.tif”图像,调整位置,对“三图1A”图层添加从上到下的白黑线性渐变图层蒙版。

步2:拷入“三图1B.tif”图像,调整位置,对“三图1B”图层添加从上到下的白黑线性渐变图层蒙版。

方法二:(利用画笔工具)

也可参照例1,利用画笔工具制作图像合成效果。所建立的图层如下图所示。

通过Photoshop图层蒙版的教学,给我如下启示:

一是教学方法因内容而异。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有不同的上法,不可千篇一律。

二是对于教学内容中理论较复杂、不易直观理解时,不妨从实例入手,边举实例边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做避免了讲授枯燥的理论,学生无兴趣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操作优点作用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