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2016-05-30张伟鸿吴林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中学化学化学教学

张伟鸿 吴林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都是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但有趣的教学语言能造就多样而精彩的化学课。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让学生更轻松地在课堂中学习化学。同时,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则需要不断学习,设法让教学语言更加有趣,进而精进教学方案设计。因此,提高化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每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教学;趣味性;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32-02

化学教学语言,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动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方式。课堂上教师若巧妙运用化学韵语、口诀、顺口溜等,或者结合有趣的时事、典故对学生进行讲授,可增加化学课堂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拓展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巩固学生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法是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为主,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是依靠语言得以施展,所以,其教学语言的有趣性对于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在化学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化学教学用语最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因此,提高化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可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1]

一、巧解教学中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至高境界便是寓教于乐,一堂充满欢声笑语、掌声雷动的课至少可以说明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与欢迎。在化学教学中,幽默有趣的语言就像一座万能的桥梁,轻松的打破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师生彼此更加了解。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好奇心,是新异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注意,是对新异刺激的一种探究及反应。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这种表现尤为突出,凡是对新鲜的事物都有好奇的心态,对待化学这门新学科,他们也充满好奇,富于幻想,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2]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当从开始就把握时机,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是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调节课堂气氛,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分配

兴趣培养要靠趣味性语言来打破学生对传统学习化学死记硬背的印象,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例如在初中课堂:老师要求同学们一种单质(镁)与化合物(氯化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学生写完ZnCl2+Mg=Zn+MgCl2的时候,老师自然地告称呼道这个反应就叫“你的镁换走了我的锌”,这种类型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听课的学生在课堂哄堂大笑,记忆起来非常轻松,并且有些“溜号”的同学会因为班级中剧烈的气氛变化而引起无意注意,注意力分配到课堂之中。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避免花费课堂教学时间去提醒同学们注意听讲,如果老师在讲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没有注意听,传统做法是敲一下这个同学的桌子,虽然这样做会引起这名“溜号”学生的注意,可是同样会打断其附近同学思维的连贯,进而影响一个区域同学的听课效果。因此,化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能够有弹性地调控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分配,恰当的运用将更好地促进课堂学生积极认真听讲而又不影响教学进度。

(三)使学生记忆更加灵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渗透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许多中学化学教师在每节课中开展类似“化学生活小妙招”的环节,并鼓励学生自己也去多动手实践,多进行尝试、探索。例如,在学生学过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水垢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再根据其化学性质中能与酸反应的特点,顺利使学生脱口而出:“家庭中用食醋除掉热水壶中的水垢”。即有效避免了化学“纸上谈兵”的弊病,能够让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诚然,化学联系生活等方面让学生记忆更灵活,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但其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能使用有趣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通过语言的表现令学生记忆深刻。

(四)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化学一直以来是中考理科必考科目,其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概念记忆与辨析以及逻辑与运算,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日俱增,往往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甚至出现了很多极端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设置分组游戏环节,老师作为组织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大家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好动、争胜的心理合理的在课堂中合理表现出来。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3]对于中学生来说,当一味的为了追逐考试的名次以及为了达到家长的期望,他的学习是不情愿的。学生内心深处更向往的化学课堂是在学习中也能转换一种心情,只要肯努力就能达到心理预期,能产生化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用诙谐幽默的几句话打开学生的心扉,会让学生更有信心。

二、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教的效果

教师是引导者,化学教学过程中其语言的趣味模式由个人魅力所决定,这也奠定了每位中学化学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若每节课都想讲授出有趣的知识,就需要反复推敲授课时的每一句话,模拟出想要讲的话能表现出怎样的效果;思索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来改变叙述方式或者调整授课模式,根据学生对一节化学课的认可和喜好,反思学生更倾向于什么话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用于启迪学生的有趣话语,是滋润学生成长的甘露;学生的欢迎与认可,是一名教师骄傲和自信的源泉。

(二)学生的学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中学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趣味的语言必将带动趣味的记忆,对比题海战术,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负担,从而学生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地学习化学,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动人的语言,讲述趣味的故事,营造轻松的氛围,容易使学生进入记忆最佳期,更轻松的学习化学。在趣味性教学语言的影响下,老师更能灵活运用教法,学生掌握学法,提升教与学的效果,让教学“贵在得法”。

三、提高化学教学语言趣味性的方法

(一)运用有趣的故事

学生单纯通过教师讲授的化学学习过程是比较乏味的,但是通过实验课、实验过程发现化学却非常吸引学生。化学史实的教学,使学生对化学发展及其变化规律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纯碱性质的时候,把侯德榜的故事带入到教学中来:“我们著名的化学工业先驱侯德榜留学国外的时候,没有忘记祖国,虽然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但他时刻挂念着学有所成,用自己毕生的专长——化学来报效自己祖国。他选择回国后,将索尔维制碱法加以改良,生产出纯度更高,日产达180吨的纯碱,震惊世界,让世界对中国的化工生产技术改观”。在讲述这些史料的过程中,不但提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们更加牢固的掌握了知识,热爱自己的祖国。可以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无须一味的注重讲解课本知识,讲一些史料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通过讲授有趣的故事,让原本死板的课堂变的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上化学,乐于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学好化学,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运用有趣的口诀

运用口诀让学生记忆化学规律的形式,不仅有趣,更能让学生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把化学知识总结为口诀是语言的一门艺术,口诀的特点是字字精炼,朗朗上口,教给学生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口诀难度很大,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多总结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口诀,并多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一些最适合自己教学情境的口诀方法,让学生更轻松地形成有意义学习。[4]例如,在带领学生记忆元素周期表,学生很难完全记得住元素名称和符号,所以,教师可以教给五字记忆法,模仿学生背诵绝句,五字一韵地“吟诗”。学生产生好奇,模仿老师进行对元素周期表的背诵,更有效进行记忆,待学生感兴趣后再为学生仔细讲解,要比从教师口中直接叙述更吸引学生。

(三)运用有趣的说话方式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调整说话方式是令语言产生有趣效果的有效方法,运用顺口溜或流行语会使叙述有趣不少。这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并寻找符合的情境,采取有趣的说话方式能够令学生产生惊喜感最为关键。例如,学生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很容易搞错,因此编了顺口溜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学生自然能记住这么生动的说法,更能体验到课堂中化学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运用随机应变的语言

运用随机应变的语言提高课的趣味性是一种教学机智,教师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可以让随机应变的语言得心应手。随机应变的语言不仅是教育的智慧结晶,更是扭转教学逆境的绝招。例如,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学生有些情绪不高,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今天同学们都变成了惰性气体,上节课活泼的氧分子哪里去了”。学生会意识到这节课化学课老师说的话很有趣,对听课也产生了兴趣,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5]

(五)化学教学语言要注意其影响性

教师的职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示范性,有时上课时说的某句话,某句口头禅都会成为学生的口头禅,不当的语言对学生也是不成长也是不利的,可以说教师的语言会深远影响学生。教师在谈笑风生的时候切忌口无遮拦,灵活运用化学趣味性语言也是对教师师德的考验。对于一名中学化学教师而言,正确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其永恒的目标,也是其教学语言提升的不竭动力。

四、结束语

中学化学教师想在教学中提高语言趣味性,达到趣味性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化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不仅得益于教师幽默的表述,更在于精心去设计每一节化学课,每一名中学化学教师都希望讲给学生的是有趣的知识,那就要反复推敲课堂上所要讲的每一句话,从几种语言方式所能表现出的效果进行优选,做到让学生感兴趣、认真听。在备课时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而改变叙述方式、调整授课模式,以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设计教学语言的过程是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进步的动力,也是其通过不断学习追求的目标。提高化学教学语言的有趣性的是每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军胜.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J].化学教与学,2012,(8):90.

[2]李晓萍,吴洁,罗昭兵.中学化学教学语言艺术初探[J].化学教学,2004,(2):14-16.

[3]任文田.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52.

[4]吴良根.中学化学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与实施体会[J].课程教学研究,2012,(2):51-54.

[5]明正球.趣味性语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3,(3):42-43.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中学化学化学教学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