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法律常识教育的有效渗透初探

2016-05-30邱学宗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思想品德

摘 要:初中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的很多生活都与法律密不可分。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增加了法律知识的内容,但是不少师生在法律知识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法律常识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法律意识;法制教育

初中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的很多生活都与法律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法律常识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對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现行初中法律常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彻底转变

虽然通过新课改,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到如今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尚未彻底转变。很多老师通常会占用课堂时间来上活动课,甚至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仍然把活动课当成是体育课或者是综合实践课,导致活动课随意、无秩序;教师经常越俎代庖,不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而代替了学生学习,这大多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老师只顾完成课堂任务,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的深入研究,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与情感体验,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教学中仍有一些老师上课方式简单,学生未参与课堂教学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内容呆板无趣。要使教学效果更好,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将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相结合,做到各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每一堂课老师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用几种方法教,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参与。

(三)学生学习法律常识往往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很少把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也就是没有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其原因多半是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学书本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我们书本中的法律知识要运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同时,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可以说每一种社会关系中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关系,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光学不用,知行不统一,这才是教育最大的问题。

(四)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有些老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就会出现老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不高。除此之外,学生自身就缺乏学习的能动性,甚至有些认为书本上的一些法律知识与自己无关,学不学都无关紧要。造成这种现象也是因为他们很少关注我们身边的法律知识,缺乏对我们每个人都处于复杂的法律关系中的这种意识。

二、思想品德课有效渗透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以实践促发展”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要想让教学活动得到有序的展开,就需要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观,明确开展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目的和开展的意义。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运用生活实际事例,重在引导式的自主性学习。同时,老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差异,结合新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在活动课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的同时达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效果。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具有轻松、真实、贴近生活的特点,并且学生是活动的主人翁,因此,教育者应重视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开展活动课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探究与交流,做到思与学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

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在课程中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也就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自主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注重每一堂课的内容,把各种教学方法与课堂内容有机、综合的结合起来,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使课堂教学得以更加丰富。同时,还得需要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这也说明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后更加倡导“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中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易掌握的,而有困难的问题就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和讨论式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点记得更牢,也使他们养成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知行统一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让学生学知识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中却是很难的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不仅要在课程中开发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而且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课就是通过教育者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体验,让他们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这与理论课程是相互对应的;另外,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使学生主动的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

(四)引导、激励初中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挖掘一切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因素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课堂参与性,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自主学习,老师也一定要准确熟悉的掌握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学生与心中有教材的有机统一;另外,老师也要发掘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料去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达到巧妙的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贯穿于其中,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学习法律知识的乐趣。

作者简介:邱学宗,男,遵义师范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