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郑坤丽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来了解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涉及到传播中国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处理教学过程中文化冲突的对策以及教学法的选用等内容。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的文化项目

中国传统节日种类繁多,主要的七大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节日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生动活泼,富有中国特色,吸引着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各个项目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还要介绍每个传统节日中涉及到的相应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名人、节庆活动、祀神祭祖的宗教伦理文化等。例如,在介绍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时,要介绍春节的起源传说,贴春联、门神,贴窗花、福字,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等一系列风俗习惯,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吃汤圆的饮食方式,以及看春晚,舞龙舞狮,扭秧歌等节庆活动,以及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重团圆,重亲情,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的理念。这些文化项目是中国人文地理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最能破解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民族特征的密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全面合理的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的各个文化项目。

二、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语言和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同样,只有对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加得体灵活的使用语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其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三、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选取,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目标。文章建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处理教学内容:第一,对外汉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处理教学内容。教师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要考虑学生的国籍、身份、年龄、学习的目和兴趣和现有的汉语水平等基本情况,才能分清轻重急缓、重点和次重点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才能理解高效率。比如,处于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日本汉语学习者和韩国汉语学习者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里的很多伦理道德观念是十分容易理解和认可的,反而是欧美国家的汉语学习者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里的很多伦理道德观念往往会表现出困惑和不理解,老师应该详细有重点的分析讲解。第二,要对教学内容本身的一些情况进行处理。一方面,古代某个朝代特有的,如今已经没有传承下来,过时了失去生命,晦涩难懂,不再是主流文化现象,对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的这些节日文化现象有必要删除不做介绍,无需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文化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是在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师有必要讲解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出现的一些新气象。

四、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教师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之前要对可能引发学生文化冲突的内容进行预测,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堂讲解时,老师个人情感观点不易过多,要不偏不倚,依照客观的文化事实进行清楚的讲解,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减少文化冲突。如不可避免地出现师生因文化冲突引发的矛盾,教師应该冷静理智处理,解释清楚,消除误解,即使在课堂上不能立刻解决此类问题,课后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调节,做到不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态度和情感。

五、教学法的选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法才能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文章推荐以下几种教学法来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第一,视听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内容生动活泼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轻松地教学氛围里直观感受中国节日文化;可以在教室墙壁上贴上趣味性强的节日文化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包围之中,时刻感受着中国文化魅力,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第二,讲授法和对比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灵活的讲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大,讲解时课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引导学生对比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对比春节和圣诞节等。第三,实践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介绍春节时,老师可以教学生包饺子,剪窗花等,甚至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来表演一个跟节日相关的节目等。

六、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精彩纷呈,极富中国特色,是最吸引外国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老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更应该注重处理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出现的文化冲突,注重选用合适的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1).

[2]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8).

[3] 常俊跃,霍跃红,姚璐,赵永青.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8).

作者简介:郑坤丽,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