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5-30崔碧光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崔碧光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民素质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关注重点,要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要从小进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要被学校重视起来尤其是小学,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起源地。就如同中国的一句古话:“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一个老师,要将“传道”作为教学首位,其次才是“受业解惑”。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各个小学必须对德育工作重视起来,以培养出一批批素质优良的学生。下面本文首先将阐述小学德育的含义和重要性,再对目前德育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关于德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小学德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1.德育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狭隘的,其实思想观点教育、政治教育也包含在德育内。思想观点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思想,不脱离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热爱国家、奉献国家;道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社会责任感、个人担当等。这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只有相互渗透、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德育效果最大化,使学生受益最大化。

2.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起源地。学生性格、行为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看到什么就会学习什么,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学校正确的引导。只有学校重视起德育工作,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才能使得其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担当,才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一批素质人才。德育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潮流,小学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更好地起到教育功能。

二、目前德育现状分析

1.教育方法老套

很多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单一、活动乏味,基本上以班会教育、思想品德课为主,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度低,重理论而少实践,学生难以亲身体会,缺少实战经验。

此外,绝大多数学校对其他课业的重视程度远多于德育。挤压思想道德课来为其他课业争取更多的时间,获取更高的分数。这种方式从短期看对学生自身很好,但从长远考虑,则难以保证其全面、长远发展。德育准备活动繁琐也是阻碍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假如要开展一个德育活动,需要确定选题、搜集材料、提前排练等,时间较长,并且还需要学生、家长、老师等的协助,难度很大。

2.小学思想品德课本内容陈旧

思想品德课本几十年都用同一版,难以做到从实际出发,编排更适应时代、更适应学生特点的内容。而且课本内容过于简单、单调,老师讲解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学生也不必记什么笔记,很容易造成听过就忘的后果,习题也只是简单的ABCD和固定答案,这样的教学一点效果都没有。

3.学校对于德育重视程度不足

为应付应试教育,很多学校只抓语数外,思想品德课、体育等课程都只被看成是副课,非常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社会不良现象会影响学生、进而影响德育效果

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而学生的好奇心重,很容易受到引诱,甚至有学生认为一些社会不良青年很酷,把他们做为自己的榜样,严重影响德育效果。

5.家庭教育不足

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内部出了问题,心理变得扭曲,更有一些家长喝酒、吸毒、整日吵架,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6.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方式片面

我国小学主要是通过期末测试的分数来判断每个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关注,这种评价方式十分片面。另外,分数是由任课老师给的,可能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生就会给高分、不喜欢的则是分数低一些,主观色彩浓厚。还有,很多学校的办理内可能舍友好人好事记事本等,有着义务劳动、拾金不昧等行为的学生都会被记录上去然后得到表扬,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没有事情也要去创造事情,以表现自己,接受老师表扬,显然好人好事记事本这种方式也已经流于形式了。

三、关于德育工作的对策

1.学校、老师要对德育工作重视起来

对德育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更好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在当今时代、国家要求下,学校、老师要对德育工作重视起来,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与德育相关的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个应试机器人。教师是教育的主动方,学生是教育的被动方,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前,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是正确的,才能传授学生正确的思想。并且要积极推动学生向主动方转变,主动问、主动学、主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东西。

2.校内外教育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外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小学德育工作达到1+1>2的效果。德育教育方式要向多样化发展,不仅要保证每周的思想道德课,更要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活动:夏令营活动、访问孤寡老人等。

3.家庭教育要加強

与学生日常接触最频繁的除了学校便是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增强。学校可以定期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更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行为和其家庭环境。一旦发现学生的家庭环境有问题:如父亲酗酒、父母经常吵架等情况,就可以及时进行调解,避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同时也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4.评价方式必须改变、完善

评价学生的方式不能只凭分数论高低,学生日常行为更应该得到关注,评价方式可以由学生班主任和思想道德课任课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自评和同班同学的互评得出,班主任对每個学生更了解,任课老师则可以评价学生的上课状况,学生自评跟同学互评则更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有全面性,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践行思想道德课上学到的东西。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就需要不断探索,道阻且长。学校领导阶层和老师都要严格国家教育方案,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渗透德育教学。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是德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为中国培养一批有一批素质型人才,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双. 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0-11.

[2]陈达明. 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29+13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