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理论贡献※——学习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

2016-05-30张永光龚剑飞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4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77

党政干部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秩序

张永光 龚剑飞(1.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4;.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77)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理论贡献※——学习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

张永光1龚剑飞2
(1.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77)

[摘要]《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它明确提出了实践主题从革命向建设的转换问题;重申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重申了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主题转换;社会矛盾;统筹兼顾;社会秩序

龚剑飞(1974-),男,江西南昌人,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文系太原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生成与建构”(项目编号:w20122007)的前期成果。①冯友兰在其著《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章“绪论”中,针对人们关于中国哲学无系统的观点,即“中国哲学家之书,较少精心结撰,首尾贯串者,故论者多谓中国哲学无系统”,以及“吾国哲学略于方法组织”等,认为所谓系统有两种,“即形式上的系统与实质上的系统”,这样,说中国哲学无形式上的系统是事实,但是如果否定中国哲学连实质上的系统都没有,那就是否认中国哲学的存在。所以,冯友兰认为,看一种学说是不是哲学,关键是要看其有无哲学的实质,即“实质的系统”。因此,在冯友兰看来,“中国哲学家之哲学,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参见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就是从哲学的高度对质和规律的过程中的一篇重要文献,长期以来不为人们重视,它包含着丰富的建设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规律、道路作出回答的科学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中国化形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的具体化、中国化形态,它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适应这一建设实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在当代中国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又仅仅是一种文本形态或者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①,这个“文本形态”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论述。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从“文本形态”向“叙述形态”或思想体系向逻辑体系的转换。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探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萌芽。

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的《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献,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篇讲话提纲是毛泽东从1957年3月17日到20日天津等地四次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2月27日下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3月12日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讲话。《正处》发表后,全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为了使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起全党高度重视,毛泽东利用去杭州的机会,沿途又就“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行了演讲。这就有了3月17日在天津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3月18日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3月20日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前,毛泽东写下了《提纲》,[2]1605-1611全文约800字。毛泽东在这篇讲话提纲中提出了实践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问题、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的问题以及处理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方法论等方面。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转变的必然性问题,又具体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

一、中国人民实践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

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命题,根据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主题发生了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毛泽东在《提纲》中明确指出了中国人民实践主题的这种变化,即“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3]289无产阶级实践主题和实践形式客观上发生了转变与人们能否认识到这个转变是两个概念,只有认识到这个转变并在思想上、思维上也实现革命思维向建设思维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民实践主题的转变是从新中国成立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而开始的。实践主题的转变使党的历史任务由领导革命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历史方位也从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即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执政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主题的转换以及由此带来的党的历史任务、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必然反映在哲学思想上,其结果就是必然要求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转变。思想、意识、哲学与实践在相互关系中发展。因此,绝不能“用过去的方法对待新问题”,“不能用解决第一类矛盾的方法去解决第二类矛盾”。[3]289

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就是由阶级斗争向自然界斗争的转变。在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作的《正处》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目的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3]216在1959年6月11日同秘鲁议员团的谈话中,毛泽东指出:“过去干的一件事叫革命,现在干的叫建设,是新的事,……这是科学技术,是向地球开战……。”[4]72这里,毛泽东不仅将中国人民的实践区分为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或两种形式,即革命和建设,而且认为建设的本质内容就是向地球开战、改造自然。“向地球开战、改造自然”本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此,随着实践形式由阶级斗争向自然界斗争的转变,“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218

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就是从政治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转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没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但是还有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也是革命。”[4]108-109虽然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实践也称为革命,但在内容上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的革命内容是有本质区别的。此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此后则是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因而本质上是建设。关于科学技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党是有深刻认识的,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4]351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3]2。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科学文化落后状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从1956年4月开始,国务院组织六百多名中国科学技术专家,并邀请二十多位苏联专家,经过半年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②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注释[3]。从政治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对党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党领导科学技术的能力。关于对科学事业的领导,毛泽东认为当时党还只是处于政治领导阶段,还不能真正进行业务领导和技术领导。他说:“说共产党不能领导科学,这话有一半真理。现在我们是外行领导内行,搞的是行政领导、政治领导。至于具体的科学技术,比如地质学,共产党是不懂的。”[3]264“搞经济,我们也有了一些经验,现在搞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没有经验。”[3]101因此《提纲》提出,为了加强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我们必须学文化(科学、技术),学建设。”[3]290

二、人民群众与领导上的官僚主义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无矛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但是斯大林却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矛盾,他的典型观点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的“完全适合”论,即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例子”[5]445。这一结论支配和影响社会主义国家近二十年。所以毛泽东在《提纲》中指出:“斯大林不承认,混淆两类问题,直到死前才在理论上承认,但实际做又是一件事。”[3]289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矛盾的基本观点,认为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为阐明对苏共二十大的态度而作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毛泽东就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后在《正处》的讲话中作了全面论述,提出:“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3]213该文献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它不仅承认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任务的理论观点。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敌我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则成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从矛盾的性质看,矛盾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只有认识了矛盾的性质,才能提出处理矛盾的方针和方法。性质认识不清,方针就会犯错。方针错了,具体办法就会犯错。人民内部矛盾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矛盾表现形式不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苏共二十大揭开了斯大林的盖子,进而引发了波匈事件,我国国内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工人、农民、学生闹事事件。毛泽东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矛盾状况,立足中国人民实践主题的转变,认为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6]341即“第一类矛盾还存在,……第二类矛盾显著起来了。”[3]289这一主要矛盾当时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群众与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之间的矛盾;[7]235二是还特别表现在分配问题上面。[7]236毛泽东在《正处》中分析一九五六年发生闹事的原因时,认为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3]236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但领导上的官僚主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毛泽东所讲的同自然界的斗争,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并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提出来,而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如何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都要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优越性的发挥。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是向自然界作斗争,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2]1614。这里,毛泽东虽然重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忽视了人们一致的方面。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与人之间对立和斗争的一面是客观存在的。人民群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的对立往往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列宁就注意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对矛盾,他说:“由于文化水平这样低,苏维埃虽然按党纲规定是通过劳动者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上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8]219就是说,从理论上,甚至在宪法和党章上,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规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领导者是社会的公仆,但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活动中,领导者却表现为社会的主人。列宁认为这个矛盾的根源就是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低下。这样,站在人民之上的观点、只去分清群众是非而不去分清领导上是非的思维、以力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的方法和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的做法就不可避免。列宁认为“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直到取得完全的胜利”[8]219。这显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三、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是毛泽东在《正处》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从矛盾统一体协调发展的高度,协调处理好统一体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原则。统筹兼顾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方法论范畴,是对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哲学概括。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各种形式和性质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等,这些都需要统筹兼顾。毛泽东在《正处》中是从一般的角度,从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提出问题的。如他指出的无论是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出发。《提纲》中毛泽东则是从特殊的角度,从对于全国六亿人口和500万知识分子的统筹兼顾出发,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应如何对待和使用知识分子的问题。

知识分子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列宁则认为为建设社会主义,利用资产阶级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9]129我们党对于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就深刻地论述了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正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讲到了知识分子的问题。1957年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五百万左右的知识分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太少了。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事情就不能做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团结他们。”[3]270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知识分子或脑力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地位和作为依靠力量的地位。因此,《提纲》提出:“我们必须使用他们,否则一步也不能动”。[3]29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具体来说知识分子或脑力劳动者就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就是科学、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等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动因,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遵循精神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统筹兼顾知识分子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关系的方法论体现。

统筹兼顾作为一般原则也体现在政党关系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就是统筹兼顾原则在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的具体运用,毛泽东在《正处》作了详细论述。在《提纲》中,毛泽东写下了“党内党外,并和党外一起。要使用党外”[3]290这样的话。社会主义建设本质上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形成的,因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也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统筹兼顾体现在政党制度中,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对立统一关系,执政党要能够真诚地欢迎各民主党派的批评、监督和参政,各民主党派则要以六条政治标准③这六条政治标准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包括:(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取得人民的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制度又可以统筹各自所联系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因此,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不断完善的带规律性的问题。

四、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之上。毛泽东在《提纲》中认为,通过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3]291秩序就是平衡,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解决不平衡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辩证规律。正如毛泽东在《提纲》中所指出的:“中国应当是辩证法发展的国家”。[3]291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消失,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阶级仍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这样,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都需要正确处理,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分清两类矛盾:不能用解决第一类矛盾的方法去解决第二类矛盾。”[3]289矛盾与社会秩序、矛盾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矛盾,不能害怕矛盾、无视矛盾,重要的是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只有在旧的矛盾的解决,新的矛盾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发展和进步。要坚持唯物史观,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表现形式,正确解决矛盾。

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可看作是调整社会秩序的一种方法。社会充满矛盾,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社会矛盾根据其性质的不同有多重解决方式,根本说来有对抗形式即斗争、革命形式和非对抗两种形式。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手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美国社会学家、功能冲突论代表人物刘易斯·科塞就提出了“社会安全阀制度”的理论。社会安全阀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平衡。科塞也研究了安全阀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认为越是僵化的社会结构,安全阀制度越重要,因为僵化的社会结构不允许有冲突。如果再取消发现敌对情绪的渠道,造成敌对情绪的积累,一旦爆发就会威胁社会结构。因此,安全阀机制应当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10]268-269毛泽东在《提纲》中的一个光辉思想,就是提出了“将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看作调整社会秩序的一种方法”。[3]289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的存在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们可以预防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罢工这种斗争形式并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它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列宁指出:“无论共产党、苏维埃政权或工会都绝不能忘记,而且也不应当向工人和劳动群众隐瞒: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家里采取罢工斗争,其原因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中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弊病,在它的机构中还存在着各种资本主义旧残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由于劳动群众政治上不开展和文化上落后。”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0页。

通过整风保持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以为实现所有被压迫阶级、阶层的利益为使命而取得执政地位的,在建设时期党的这种价值观同样不能改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揭示了一切政党为自己制造合法性的规律。“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10]536那么,取得政权以后,革命成功以后,共产党还是不是普遍利益的代表?她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列宁、毛泽东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并在实践中重点解决这个矛盾。毛泽东认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最危险的敌人就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认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是人民内部矛盾各种形式存在的深刻根源。这些坏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本质上都是主观脱离客观,领导脱离人民群众,这些都会使执政党丧失合法性。毛泽东通过探索,创造了通过“整风”、干部参加劳动等对干部进行教育的形式。他在《提纲》中提出了许多形式,如“为工农服务,与群众打成一片”,“干部要经常下厂下乡”,“要展开讨论,整风”,“要艰苦奋斗(调整工资)(革命意志衰退)(争名夺利)(白手成家)”,“要养成学习习惯”。[3]290等等。这些方法和形式对于当时执政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仍具有一般的意义。

总的来讲,《提纲》是《论十大关系》《正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探索的继续,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但是一致中有发展。这种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实践形式由革命向建设转变的“主题转换”问题。能不能自觉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决定着能不能在实践中实际地实现这种转变,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的发展。将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表明了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党对自己历史方位的自觉意识。但是由于先前的探索和认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提纲》也继承了这些局限,如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基本矛盾辩证关系的分析,偏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主要从政治上来划分人民内部矛盾并主要从政治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主要以世界观作为判断的标准,因而在对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中,容易混淆学术争论和政治是非的界限,不利于学术讨论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健康发展。这样就使《提纲》所建立的基础存在着脆弱性,一旦社会环境有所变化,就会使这些已取得的正确认识发生反复。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国际上因苏共二十大而引发的波匈事件;国内因官僚主义等原因引发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事事件;整风运动中出现的民主党派的一些不适言论等,使这种宝贵的探索遭受曲折。但是《提纲》的历史地位是客观的,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和思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磨灭。正是由于这些正确的哲学认识,经常将人们从错误的认识和实践中拉上正确的轨道,即使是1957年后的二十年“左”倾中,哲学上始终存在着正确的认识路线。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主题能真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发展的深刻根源。

参考文献:

[1]梁树发.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构想[J].理论视野,2008,(11).

[2]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0)[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8]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全集(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姚黎君丛琳

[作者简介]张永光(1975-),男,山西寿阳人,哲学博士,太原科技大学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8;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3-0012-06

猜你喜欢

社会矛盾社会秩序
数字空间、人工智能与社会世界的秩序演化
启蒙与再启蒙:塑造社会秩序的实践理性思维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犯罪与社会秩序——塔尔德与涂尔干争论的再考察
如何在刑事申诉中发挥控申职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诉罢访
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论医院医患危机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民间社会规范对社区秩序的构建意义
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及化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