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5-25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整体护理满意度

钟 梅, 黄 丽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17)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钟梅, 黄丽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另收集本院2015年2—11月入院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归为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相关抢救临床指标、抢救效果评价、抢救不良事件发生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费时间、急诊科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入院后至进入手术室时间与抢救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高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关键词:整体护理; 严重创伤; 急诊救治护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对于暴力创伤患者的救治,传统入院抢救护理为分科就诊后救治,在转科与会诊过程中时间被浪费,效率较低,甚至因耽误治疗时机而导致不良事件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临床中需要一套高效、完整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救治效果[1]。为探讨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本院400例严重创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归为对照组,另收集本院2015年2—11月入院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归为实验组。本护理干预设计方案已在医学伦理科室备案并经其授权,且在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后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新发2 h内严重创伤患者,排除:合并愈合障碍患者;合并重要脏器衰竭患者;送达时间过迟,失去最佳抢救时间患者;精神病既往者等。其中,实验组男145例,女55例,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32.7±4.9)岁,来院时间30 min~2 h, 平均来院时间(0.8±0.2) h; 交通事故68例,高空坠落34例,暴力外伤60例,机械碾压20例,其他原因18例。对照组男140例,女60例,年龄12~53岁,平均年龄(32.9±4.5)岁,来院时间20 min~2 h, 平均来院时间(0.7±0.3) h, 交通事故69例,高空坠落37例,暴力外伤55例,机械碾压21例,其他原因1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来院时间与致伤原因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抢救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抢救护理,即辅助检查、术前准备、手术排档与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 ① 整体程序制定与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建立:待接收患者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伤情进行系统评估,包括伤口位置与累及脏器、外伤等级于严重程度、神智与心境、呼吸与出血量、气道堵塞与否、常规临床体征等并快速与临床医生联系,途中安排辅助检查项目与手术档期,制定抢救方案;建设无线网络终端系统,使护理人员第一时间送达医护信息,节省时间等[2]。② 气道建立与辅助检查排档:为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应首先保证气道通畅,有必要时建立气管插管,并提前抽血送检,问询实验室档期后安排累及脏器相关检查,并保证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止血等。③ 应急小组行动: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由护士长担任行动组长,并协调各组员工作与排班,有条不紊执行各项急救措施,采取最新抢救技术,有效节省时间并提高抢救效果[3]。④ 宣传与绿色通道的建立:院内宣传急救时间与时机的必要性,使院内工作人员了解抢救护理措施的作用,使其足够给予重视,以便调节各部门合作;建立绿色通道,应急小组可与ICU直接联系,管理交接渠道,减少患者入院办理手续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护送途中造成的二次伤害;同时,开展社区急救方案健康教育,提高人群自救与抢救他人能力,从群众层面提高抢救效果[4]。

1.3检测方法

1.3.1相关抢救临床指标与不良事件记录[5-6]:由实验人员全程跟踪,结合护理笔记、医疗文书与病例报告等相关资料严格记录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费时间、急诊科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入院后至进入手术室时间、抢救时间、早期漏诊人数、并发症发生人数、死亡人数、投诉次数、医疗纠纷发生次数,计算发生率并建立数据库[7-8]。

1.3.2抢救效果评价判定:规定原创伤疾病症状完全消失,辅助检查观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自主出院为完全救治;原创伤疾病症状基本康复,辅助检查观各项指标略有异常,偶见相关并发症与后遗症,继续留院观察治疗后即可出院为情况好转;原创伤疾病症状所有改善但异常于健康人群,辅助检查观各项指标仍存在较多异常,可并发相关并发症与后遗症残留,需留院继续治疗为救治困难;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继发严重并发症,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后死亡为抢救失败。其中,抢救成功率=(完全救治+情况好转+救治困难人数)/总人数×100%,抢救高效率=(完全救治+情况好转人数)/总人数×100%。

1.3.3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100分制量化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抢救后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其中,规定≥90分为一级满意,80~<90分为二级满意,70~<80分为三级满意,<70分为未满意。其中,满意率=(一级+二级+三级满意人数)/总人数×100%[9]。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2组患者相关抢救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费时间、急诊科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入院后至进入手术室时间与抢救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2组患者抢救效果评价比较

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高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者相关抢救临床指标情况±s) mi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抢救效果评价[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2组患者抢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抢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创伤泛指外界机械因素对机体直接造成的组织与器官损伤,其中严重创伤是指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可造成局部与全身反应,伤及内脏甚至造成死亡,故而如何高效而及时的予以抢救尤为重要[10-12]。急诊救治护理是急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抢救成功率意义重大,其中规范性止血、休克防治、伤肢固定、呼吸道护理等急救措施已形成专业化护理模式,故而大部分患者均可抢救成功,但存在后遗症遗留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救治途中耽误太多时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致,而大部分医疗人员却忽视抢救时间的紧迫,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恶性损伤[13-15]。整体护理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护理模式之一,可针对急诊救治而衍生出一系列专业化护理措施,可建立急救应急小组,有效开辟与优化绿色通道,建立信息传递网络系统,优化细节护理操作,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6-18]。

为探讨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4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费时间、急诊科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入院后至进入手术室时间与抢救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高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投诉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整体护理可有效节省进入手术室间隔与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恶性事件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慧.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1): 37-38.

[2]李银燕. 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J]. 重庆医学, 2010, 39(9): 1090-1091.

[3]侯颖.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8): 33-34.

[4]周伟.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15): 1684-1685.

[5]丁新连. 急救护理干预在抢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5, 21(6): 117-118.

[6]卢风生, 王斌, 张耀斌.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中的优越性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21): 72-73.

[7]杨秀华.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J]. 创伤外科杂志, 2013, 15(6): 552-552.

[8]瞿丽娟. 急救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1): 2606-2607.

[9]顾彬. 创伤评分法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5): 1671-1672.

[10]刘中民. 急诊创伤外科建设与创伤救治组织系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5): 559-560.

[11]蒋丽莉. 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4): 36-37.

[12]张春燕, 张春玲, 孙胜男, 等. 组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创伤骨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7): 841-843.

[13]蒋丽莉, 徐淑英. 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4): 36-37.

[14]刘娜. 心脏大血管创伤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4): 1917-1917.

[15]徐远英, 王爱华, 封盛菊, 等. 整体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5): 166.

[16]张润萍. 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1): 159-160.

[17]王凤珠.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2): 30-31.

[18]许蔚. 临床路径整合整体护理在输尿管结石超声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3, 42(16): 1925, 1928.

Applic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ZHONG Mei, HUANG Li

(DepartmentofEmergency,ChengduSecondPeople'sHospital,Chengdu,Sichuan, 610017)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Methods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emergency nursing. Another 200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from Febr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linical rescue index, evaluation of the rescue effec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memb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residence tim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time-consuming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tim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to the operating room, time of admission to the operating room and saving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escue success rate and rate of high efficienc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arly missed diagnosis rat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rate and, complaint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l disput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holistic nursing can improve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KEYWORDS:holistic nursing; sever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R 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8-101-03

DOI:10.7619/jcmp.201608031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整体护理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