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成人学习环境研究

2016-05-25罗志强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人学习者环境

罗志强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成都610068)

●成人学习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成人学习环境研究

罗志强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成都610068)

学习环境对成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理论是用来解释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把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以人为中心依次向外展开分为四个子环境系统: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以这一理论框架为视角来观照,我国成人学习环境在四个子系统中都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帮助成人学习,在微系统中,应从直系亲属、工作单位、教育机构等方面做出改变;在中系统中,要协调好直系亲属、工作单位和教育机构等成分的关系;在外系统中,应改革大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子女的学校等的做法;在宏系统中,应调整相应的法律政策、习俗文化以及价值观等。

生态系统理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学习环境

一个人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展开的,他的学习是在家庭、学校、社区和文化等多元因素组成的环境下发生的。而对“什么是学习环境”的回答,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学校氛围和课堂环境二者共同构成了学习环境的内涵,也有学者从Moss的社会人文环境理论出发,认为学习环境亦由人际关系、个人发展与目标定向和环境的维持与变革三个维度构成[1]。本文认为,“学习环境”就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与学校教育中的适龄学习者不同的是,成人学习者担负着更加复杂的社会角色,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会团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加强烈。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正是多层次的环境因素叠加起来,以独特的方式影响个人的发展,而发展既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以生态系统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成人学习的环境因素进行梳理,进而提出一些改善成人学习环境的策略,对成人学习者而言有所裨益。然而,当前我国学术界还鲜有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成人学习环境方面的研究,笔者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 1917-2005)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多水平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以此为基础,进而提出了影响人发展的环境结构模型,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他把人处的环境设想成鸟巢状的结构,人处于鸟巢的中央,其周围是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日常场所及这些场所以外的更为广袤的空间。具体来说,这种环境结构主要包括以人为中心依次向外展开的四个子环境系统,分别为:微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这四个系统与个人的关系是逐渐由直接过渡到间接的,其中,微系统指的是那些个体直接接触的方面;中系统指的是几个微系统相互间的联系;外系统指的是那些会影响但不包括成长中的人的社会领域;宏系统不是一个具体的环境,而是由文化、法律和价值观等因素组成的。另外,还有作为环境结构模型的时间维度的时间系统(chronosystem),表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有三大贡献。首先,它丰富了心理学中关于“环境”这一概念,将“环境”从个体周围的如声和光等的及时环境,拓展到了包括社会文化、法律等在内的更大的环境,以此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更具真实性;其次,该理论说明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梳理这些环境因素入手,对个体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干预;最后,该理论指出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特点,提示相关研究既要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成熟,也要关注那些个体发展中的重大事件[3]。该理论启示我们应该关注个体存在的真实环境,对于成人学习环境而言,我们应该关注影响成人学习的真实世界。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成人学习环境结构模型归纳为图1,并以此为依据,探索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微系统层次中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微系统指的是与成人密切接触的几个方面,如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在职成人学习者的工作单位以及成人参加学习活动的教育机构关于微系统的研究,尤其重视其中的交互关系。在直系亲属微系统中,成员间的冲突是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不利因素;在工作单位微系统中,存在雇主—员工间的沟通问题,如不重视员工的学习活动,也存在员工—员工间的沟通问题,如存在妒忌倾向的员工可能干扰妒忌对象的活动[4]。在教育机构微系统中,存在师生之间、学员之间交往不理想的问题[5]。

图1 生态系统理论下成人学习环境结构模型

(二)中系统层次中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中系统强调的是几个微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家庭中发生的事会对成人在工作单位中的表现和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具体来说,繁琐的家庭事务阻碍了成人的工作安排和学习计划的进行,这也是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无法参与学习的原因之一[6];工作单位学习经费支持的缺乏、时间上的工学矛盾等问题[7]不利于成人开展学习安排和家庭活动;教育机构中收费不合理、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的不便、课程缺乏吸引力等问题[8]也对成人的家庭生活和工作表现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机构障碍是制约成人学习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9]。成人学习者在不同的微系统中承担不同角色,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期间的具体问题与困难[10]。有国外研究表明,角色超载是成年女性完不成学业最普遍的原因[11]。

(三)外系统层次中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外系统层次指的是大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和子女的学校等社会环境。虽然成人学习者并不直接身处其中,但这些环境因素确实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比如,大家庭忽视了为成人提供适量的经济援助;有调查研究发现,“体力不支”是制约46岁以上人群参加社区教育培训的主要困难之一[12],但是大多社区机构也没有提供用以帮助成人参与学习的服务及其相关保障措施;子女的学校忽视了家长繁忙的工作与学习安排,这些都会对成年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宏系统层次中成人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宏系统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环境,而是包括了法律与政策、习俗与文化和价值观等无形因素。首先,目前我国法律忽视了对成人学习需要与权力的保护;其次,我国当前存在多方面的社会偏见,这些社会偏见又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以年龄歧视为例,可以表现为强迫退休制度、大众媒体对老年人的负面塑形以及家庭对老年人的忽视等等[13]。这样的社会偏见常常会促使年长者对自身学习能力进行消极判断。很少有机构提供对中老年职工的培训和职业咨询。即使有,因为有些中老年职工内化了对他们能力的消极偏见,为了自尊需要,他们也很少参加这种学习活动。最后,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同不足、成人教育应变能力不强也是阻碍成人学习的环境因素。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一)微系统层次的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微系统中的成员与成人学习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他们的支持对成人学习者而言尤为重要。

对于直系亲属来说,他们是成人学习者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群,如果他们是支持性的,那么他们与成人学习者的互动就会促进成人学习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反之,则会是成人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父母、配偶及子女应该为其重返课堂做出种种努力,在成人学习者面临学习困难时给予鼓励。面对家庭冲突时,家庭成员可以主动采取建设性的解决方式,避免家庭冲突的出现或扩大,帮助成人学习者减少压力。

对于工作单位来说,应该改善雇主—员工的交互关系和员工—员工交互关系。对于雇主来说,应该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帮助员工树立追求卓越成长的共同愿景,且有研究表明,这种追求自我成长与实现的热望能够激发员工勤奋学习的精神[14];要理解在职成人学习者的困难,在工作分配方面予以优待;鼓励团队合作,公正地看待每位员工。重视员工学习、晋升等需求,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员工的学习需要,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完成其本职工作,履行员工的责任与义务[15];对于员工来说,可以帮助有学习任务的其他员工完成一些工作事务;参与学习的员工要乐观积极地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应该改善师生和生生关系。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指导性的材料,告知他们了解可能的社会支持方案,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好学业评估工作,协助他们与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角色特点,教师要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将课程内容与现实情况密切联系起来,鼓励成人学习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开展讨论,帮助学生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交流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这不仅可以方便地解决某些学习中的困难,也有利于结识新朋友,社交需求常常会成为成人学习的动机。有研究显示,结交新朋友是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16]。

(二)中系统层次的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在中系统中,要协调好直系亲属、工作单位和教育机构等成分的关系,以帮助解决好成人学习者多重社会角色带来的问题为切入点,优化成人学习环境。

与直系亲属共同生活,是成年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直系亲属要充分体谅成人学习者繁忙的工作和学业,尽可能地处理好家庭琐事,帮助成人学习者有效应对来自工作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安排,使他们不至于因为忙碌的时间安排而中断学业。另外,对于时间和经济比较宽裕的父母来说,可以尽量帮助子女照顾孙辈,也可以为子女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以使成人学习者拥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工作和学习的挑战。

对于工作单位来说,要切实了解雇员的家庭情况和学习任务,从而合理进行工作安排。首先,可以为员工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如在员工面临考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时候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假期;其次,大型企业可以引进培训、进修,为在职人员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因为公司开展便利的成人教育活动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一定作用[17]。另外,可以建立带薪的休假教育制度,方便在职人员在校外参加学习活动。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与其雇员应当建立明确的费用分担机制,减轻他们在教育花费和家庭开支方面的压力。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可以在考虑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帮助。首先,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利于成人学习者处理好工学矛盾。教育机构可以将课程以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方便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其次,考虑到成人学习者工作时间的特点,在统一授课的教学形式中,可以开设夜间、周末课堂,便于成人合理安排时间。教育机构可以开展临时或短时托儿服务,帮助有幼小子女的成人学习者在其学习期间照顾其子女,以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最后,对全日制学习和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区别收费,针对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教育机构可以在充分考虑运行成本的前提下,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可持续的经济援助,如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成人因参加学习活动而导致的花费和经济上的损失。

(三)外系统层次的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外系统层次的各成分都具有一定规模,他们在优化成人学习环境方面提供的帮助对上述层次学习环境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大家庭,是相对于核心家庭而言的,指的是几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核心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结构。大家庭对成人学习者的社会支持可能是多方面的,这在依赖于血缘关系和族裔关系生活的地区尤其明显。有针对摩梭族大家庭的研究表明,摩梭族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其内部成员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家庭内部建立起了和谐有效的经济合作关系;二是为抚养子女和供养老人和病、残者提供充分保障[18]。大家庭可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可以帮助成人学习者照顾其子女和父母。

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的业务对社区成员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些机构可以从以下途径为成人学习者提供社区支持。首先,对于家中有患病老人的成年学习者来说,时间上的冲突加上道德上的期望,常常导致他们中断学习,考虑到这种情况,社区医院可以独立或者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开展日间、夜间或临时照料服务。其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期望寿命逐渐提高,老年人的学习愿望变得愈发强烈,但是,受衰老或疾病的影响,一部分老年人难以忍受求学过程中的长途跋涉,建立以社区范围为基础的社区老年学校可以减少他们对此类情况的担忧,保障他们的学习需求。另外,对于偏远的农村来说,可以选择合适的中心接入地方和国家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社区电子学习中心。

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子女的学校也可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一些社会支持。比如,儿童的托管服务,灵活的家长教师会面时间,以及利用校内资源在节假日举行一些有益的讲座、报告等。虽然,可能这些举措的初衷并不是要帮助成人学习,但是,它们或多或少都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四)宏系统层次的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宏系统中的各因素能否为成人学习者提供社会支持,关系到其他层次环境系统中的成人学习环境优化策略能否起到作用。

法律与政策为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约束界限,作为制度性的因素,为了保障成人学习的需求,应立法对终身学习的权利予以保障,并由政府在全国各地主导宣传,提升社会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关注度;国家应加大终身教育投入,如为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经济补助,鼓励成人参加培训,针对各类行业的特点建立强制的生涯教育制度;国家或地方制定细化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专门为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服务的学习与就业服务中心。

在习俗和文化方面,阻碍成人学习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偏见,这影响了具体的社会支持的开展,如企业倾向给中老年职工安排轻松简易的工作,不重视中老年职工的发展,忽视年长者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强化了年长者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一项控制了组群效应的关于成人认知发展的研究显示,中国成人晶体智力在74岁前比较稳定,无明显老化,流体智力和注意记忆力可能在45岁以后开始线性老化[19]。且根据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在人生的任何时期衰退与获得都在发生,而中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可以对衰退起到补偿作用。由此可见,认为中老年人是心理方面的弱者的观点是片面的。为了端正社会对中老年人的看法,保证他们参与学习的需要,教育机构可以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中,将年长者和年轻人编在一个班级,鼓励年长者回答问题,帮助年长者重拾自信,同时,当年轻人看到年长者的能力时,也可以改善年轻人对年长者的心理刻板印象。

在价值观方面,社会对成人教育缺乏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知度较低决定的。因此,当前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政府主导的终身教育与学习的宣传工作,构建全国性的成人教育认证机制,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管,杜绝就业过程中歧视现象的发生。对于成人教育本身来说,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纵观建国后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十年动乱”后,重视知识、技术与学历的教育;80年代转为岗位培训;90年代起提出加强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20]。成人教育逐渐从重视补偿教育价值到重视经济价值再到重视人的发展。从教育对象来看,逐渐由青壮年文盲过渡到农民干部职工继而过渡到全社会的成员。这与世界其他国家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基本一致。参考欧盟成人教育的经验,我国的成人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终身教育的文化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民众的社会参与精神,提高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与责任意识,帮助个体自我实现[21]。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价值观要肯定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尤其要肯定教育对低社会阶层的巨大作用,我国的成人教育价值观要给成人学习者提供肯定的评价性支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学习环境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换的环境结构系统。因此,具体的对某个个体的学习环境改善策略,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并且这些特点和需要是不断变换的。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研究成人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但这一理论模型主要关注了环境影响,对成人学习者的主体因素重视不够。笔者以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成人学习环境与成人的身心因素同时考虑,特别是要注意研究成人与各环境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其如何受消极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怎样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等,为理论和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启示。第二,本研究只选择了部分环境因素进行探究,成人学习环境中还存在其他环境因素,如个体隶属的各种社会团体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微系统,能否为、如何为成人学习者提供社会支持仍存在探讨的空间。最后,本研究提到的大多数学习环境改善策略只是理论分析的设想,为了更好地帮助成人学习者,建议今后可以开展某种具体的学习环境改善方式与成人学习情况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1]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07).

[2] [美]劳拉·E·伯克(Laura,E,Berk)著,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2).

[4] 张春雨,张进辅.员工妒忌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6).

[5] 白昊.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成人学习人际生态对策思考[J].职教通讯,2012(16).

[6] 孙晓双.社区老年居民学习参与的障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7] 何光全.我国成人学习基本状况调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

[8] 刘敏.从业人员参与学习障碍分析与消除对策[J].职教通讯,2011(09).

[9] 梅里安.成人学习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指导(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

[10] 杜秀芳,任淑红.成人学习的特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

[11] 劳拉·E·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青年到老年(第四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6.[12] 刘楚佳,李训贵,赵小段.广州市居民社区教育需求的差异比较及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13] 易勇,风少杭.老年歧视与老年社会工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04).

[14] 朱立言,孙健.学习型组织文化与领导角色[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15] 于斌,王勃琳,张书逢.理念型心理契约、雇员关系资本与企业绩效[J].现代管理科学,2011(12).

[16] 王明慧.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基础状态探究——基于对老年学习者的访谈文本解读[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06)

[17] 达肯沃尔德,梅里安.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53.

[18] 陈柳.摩梭大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02).

[19] 唐细容,蒋莉等.成人认知功能的发展与老化:一项控制同辈效应的横断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3).

[20] 王北生.成人教育概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68.[21] 耿润.欧盟终身学习战略的发展、影响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02).

Research on the Adult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Luo Zhiqiang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Research Institu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to adult learners.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s one of the theories which is used to highlight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omeone`s development, and whose influences can be regarded as a human-centered and inside-out structure of microsystem, mesosystem, exosystem and macrosystem.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dult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each level. In order to help adult learners, immediate family, workplac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make changes on microsystem, the connection among them should be harmonized on mesosystem, extended family,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hildren's school can provide some help on exosystem, and relevant laws, culture and value are supposed to be adjusted on macrosystem.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adult education;adult learning;learning environment

2016-08-20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教育学术思想史研究(1986-2016)”(项目编号:16YJA88003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邵晓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2014ZBC015)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邵晓枫.

罗志强(1992-),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2015级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研究.

G720

A

2095-5987(2016)05-0015-06

猜你喜欢

成人学习者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成人不自在
环境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