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中国古典戏法生态建设

2016-05-23夏冬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态模式生态环境

夏冬

【摘 要】中国古典戏法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戏法的文化品格、美学建构及表演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戏法的三大生态模式。

【关键词】古典戏法;生态模式;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86-03

2010年,中国古典戏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使得这一濒临失传的艺术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古典戏法将如何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又将以何种生态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呢?本文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寻古典戏法的发展模式。

说起古典戏法的起源要追溯到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有记载称夏桀经常在宫中欣赏“奇伟之戏”,研究者们认为这其中的“奇”很有可能就是戏法一类。戏法艺术真正的成熟是在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古典戏法与西方魔术开始相互借鉴与融合。明清时期是戏法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戏法从宫廷走向了民间,涌现出众多的戏法艺人,他们不仅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还拥有了自己的观众群,而且戏法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演体系和完整的生态模式。

一、古典戏法的生态模式

古典戏法兴起于宫廷,繁盛于民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模式,使得古典戏法有别于西方魔术而独具特色。古典戏法能够流传至今,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首先是由于古典戏法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彰显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第二,古典戏法建立起了独特的美学体系,其蕴含着科学价值及审美价值,独具艺术魅力;第三,在创作实践上,古典戏法在不同时期创造并保留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节目,才得以建构出完整的古典戏法生态体系。

(一)文化品格

艺术品种的生态发展必须有独特的文化品格,而古典戏法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便是其最重要的文化品格。当我们欣赏古典戏法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静谧和谐的柔美感,而柔美的审美特征源于中华文化对“静”的崇尚,无论是《庄子》中“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的虚静,还是孔子提倡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温静,抑或是司空徒赞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空静,强调的都是“静”的观念,于是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精神以静为美的审美理想。中国艺术中的“静”与西方艺术中那种带有哀伤情绪的静穆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静”是静谧、和谐,是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中国的古典戏法恰恰是“静”这一观念的极好体现。西方的魔术以光、电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道具取胜,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惊心动魄的感觉,而中国的古典戏法却是出奇地平淡沉静,演员着一袭朴素的长袍,携一条薄薄的单子,缓缓地踱步而出,慢慢地与你话着家常,就在你不经意间,一件件千奇百怪的东西从长袍里出来了,从日常用品到活鱼活鸟,从装满水的鱼缸,到熊熊燃烧的火盆,让人无暇细想就已惊得目瞪口呆。更不用说《仙人摘豆》了,演员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坐在你的对面,两个碗、几粒红豆,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将一粒粒红豆变来变去,忽而出现在这个碗里,忽而又跑到了那个碗里,最后又在你的面前猛然呈现出一满碗红豆。这就是中国戏法的魅力,在表面的沉静中蕴涵着巨大的魔力。

而像《九连环》这类节目,则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圆式思维。圆环的形状代表着圆满,而“九”又是个位数字中的最高数,又与“久”谐音,取长久、永久之意,所以自古为人们所喜爱,历代皇帝穿九龙袍、造九龙壁,皇宫内的建筑多以“九”为基数,欲使其天下永久;而我国民间大众对“九”也同样偏爱,比如冬季的“数九”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九”也经常出现,比如:九宵、九重天以及“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七十二行、九九八十一难、三百六十行等等,可见“九”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符号。故而《九连环》无论其形状还是数字都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关。

古典戏法兴盛于民间,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艺术,无论是表演方式还是表演内容,都体现着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古典戏法在服装上依汉制,着长袍大褂,持古典式方形的彩单,具有独特的中国审美特质;其所选择的表演道具,大都非常贴近生活,基本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品,比如:酒杯、瓷碗、碟子、勺子、扇子、铜钱等。同时,戏法在表演时,常常伴以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吉祥词句,直观讲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比如:伴随表演,演员口中会不时地根据所变之物说着“三阳开泰”“五子登科”“连升三级”等等,使观众在欣赏着惊险神奇的戏法表演之余,也感受到一种贴心的抚慰,这种浓郁的民族的色彩和生活气息贯穿于古典戏法表演的始终。

(二)美学建构

艺术品种生态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文化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文化品格演化为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即将自身的文化品格精髓融入古典戏法的表演之中。

古典戏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表演上逐渐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诙谐幽默的娱乐精神,二是演员与道具之间的一体性。

古典戏法相对于西方魔术而言,具有更强的娱乐精神,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美学家李泽厚将中国文化称作“乐感文化”,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截然不同,中国人格外重视此生此世的现实人生,表现出对生命、生活和世界的肯定与执着。“乐感文化”中的“乐”正是“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当人与整个世界自然合一,便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中国人始终以一种明朗的乐观主义来看待人生,即使处于逆境中,也能表现出天性中的幽默与诙谐。古典戏法生长于民间,无论是行走江湖、落地卖艺,还是走进宫廷,戏法的那种民间娱乐、民间游戏的生命精神始终生生不息。戏法的表演注重现场感,强调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事实上,古典戏法与双人相声有几分相似,一个在表演,另一个就在旁边协助,不仅协助表演戏法,同时也充当着捧哏的角色。戏法在表演中吸收了传统相声“三番四抖”的技巧,口彩相连,在观众的笑声中,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表演。如果说西方魔术注重“惊”与“奇”,那么古典戏法则更为注重“巧”与“妙”;西方魔术的那种惊奇感带给观众的是刺激的感觉,而古典戏法的巧妙带给观众的则是轻松愉悦的感受。魔术是舞台艺术,观众只能正面观看,而戏法则可以让观众四面围观,充分挑动着观众的好奇心,故而古典戏法的这种娱乐精神成为其鲜明的特质。

古典戏法与戏曲、舞蹈等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较,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戏法对于道具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戏曲、舞蹈中的道具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物的情绪,而戏法中的道具则是用来展现技巧的。西方魔术同样依赖于道具,但这又与戏法对道具的依赖有所不同。如果说西方魔术的道具是魔术必不可少的载体,那么古典戏法的道具则与演员融为一体。魔术更多地依赖于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戏法则无需借助任何高科技手段,完全取决于人的表演,无论是落活儿中从大褂里不断出现的各种物品,《仙人摘豆》中在演员手中时有时无的红豆,抑或是《九连环》的造型变换等等,物与人的交融汇合构成了古典戏法特殊的艺术语汇,而这种特殊性体现的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戏法表演中,演员和道具不仅如同鱼和水一样相互依存,而且二者是融为一体的。

(三)保留节目

古典戏法能够发展到今天,并且有一套完整化、具体化的表演体系,与它拥有一批独具特色的保留节目息息相关。

本文选取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戏法来进行介绍。

“捞活”,亦称“古彩戏法”,表演时演员着一长袍,内藏秘不示人的八种工具来携带要变出的器皿,在几条“挖单”的掩护下,可以变出十几件甚至几十件水果盘以及盛满水的碗盆、燃烧着的火盆等等。这一节目的精妙之处在于,观众明明知道所有的东西都在演员身上,却无法知道这些体积和重量都超乎想像的物品是如何携带的,而且演员的举手投足一如常人,甚至可以在舞台上翻跟斗。

“九连环”是小型手彩戏法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节目。九连环表面看起来是九个单独的圆环,但经戏法艺人演来,时而分成一个个单环,时而多环相连,并且伴随着演员风趣幽默的语言,随手拼搭出多种立体造型,比如:三叶草、海棠花、绣球、花篮、赵州桥、乌纱帽等等。最令人叫绝的是,演员可以把一只环高高抛向空中,再把另一只环抛出,两环在空中相撞后相接。

“仙人摘豆”也是一个久演不衰的手彩戏法,这个戏法的道具也很简单,只有两个碗和五粒豆,演员凭借着手上的功夫,从一粒豆子变起,粘着即现、一捏即无,观众明知豆子就在演员手中,而演员却可以给观众展示手心手背和指缝等部位,全无豆子踪影。在观众的眼皮底下,豆子时而出现在这个碗里,时而出现在那个碗里,一会儿碗里豆全无,一会儿又一个一个凭空变了回来,五粒豆时隐时现,来回跑动,令人眼花缭乱。随着豆子的多少变化,还有一些诸如“二郎担山”“三仙归洞”“葫芦遁宝”“流星赶月”等名堂。节目的高潮部分往往是演员一手握拳,另一只手依次将五粒豆子放入拳孔,突然一松拳,五粒豆子踪影全无,而后再左抓一下,右抓一把,把五粒豆子都找了回来扣入碗中,随后猛然掀开碗,一满碗红豆呈现了出来,令人拍案叫绝。同时,在摘豆的过程中还伴以幽默的语言,引导着观众进入戏法情境。

此外,如“亮摔”“线棒子”“捞沙”等都是古典戏法的保留节目,正是这些独具古典戏法生态模式的节目完善了古典戏法的生态体系。

二、当代古典戏法生态建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典戏法,当今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一是由于戏法特殊的传承模式,使得它不可能像戏曲曲艺那样大规模地教学传艺,同时对传承人的艺术天赋还有着多重要求,而且愿意投身于古典戏法的年轻人为数不多,因此传承人稀少是目前古典戏法发展生态的一大瓶颈。二是演出场次锐减,由于当今观众多元化的审美趋向,古典戏法在与各个艺术门类特别是与现代魔术的竞争中,力量显得异常薄弱。古典戏法的演出很少,除了某些纪念性或研讨性活动中会有一两场古典戏法的专场之外,只能作为某个晚会中的一个节目。三是观众对一成不变的古典戏法的表演方法产生了厌倦。因此,面对社会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冲击,面对高科技的挑战,古典戏法已经失去了它曾经的生态环境,要么自生自灭,要么去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古典戏法不可能只在自我的狭小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选择,它必须沿着世界文化的运行轨道前行,形成多元化生态发展的格局。

(一)原生态戏法

所谓原生态,是指原汁原味地保持古典戏法固有的原生态模式。古典戏法历史悠久,且有不少经典节目,我们有义务把传统的古典戏法保存下来,一方面,利用以师带徒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传承古典戏法的技巧及保留节目,以人传人的方法保留原生态的戏法;另一方面,利用展演、录像、研讨等形式,保留现有的节目,同时挖掘已失传的节目,尽可能多地将戏法的代表性节目保存下来,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保留其原生态形式。

(二)再生态戏法

再生态是指在原生态的基础上,遵循古典戏法的生态模式,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汲取现代科技的营养,进一步整合传统的文化元素,保留并弘扬自身独有的特色,鲜明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比如:戏法具有的游戏娱乐精神,这种精神并不单指表现形式上的幽默、滑稽,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古典戏法应超越单纯的手上技巧的锤炼和形式上的雕琢,培育出一种蕴涵着文明的世俗文化和积极生命理想的艺术精神,再现中国人生生不已、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呈现出丰富性、多彩性、时尚性的特点,因此古典戏法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表演形式上,都应与时代相结合,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崭新的舞台面貌。

(三)新生态戏法

新生态是指古典戏法可以以剧场以外的其它科技传媒作为载体,或者与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生成的既保留戏法生态模式又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品种。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人们对网上聊天、网上观影、网上购物已司空见惯,大众对网络的依赖使得古典戏法的网络生态形式成为可能。古典戏法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宣传自己,借助现代传媒来传播传统艺术。

杂技剧盛行的时代,为魔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古典戏法同样可以在主题晚会、杂技剧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找到与现代杂技的契合点,衍生出新的生态模式。

上述古典戏法的三种生态形式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兼容、互为联系的。古典戏法只有走多元化的道路,借助现代科技、现代传媒以及当代人的艺术理念才能再次彰显其独特的风姿。

参考文献:

[1]傅起凤,傅腾龙.中国杂技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胡青,艾彬.沽上百戏——辉煌的天津杂技[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J].载《中西美学艺术比较》,湖北省美学学会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夏 冬(1969-),女,汉族,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戏曲、杂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模式生态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生态模式构建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数学课堂中的“绿色生态创生模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