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2016-05-21辛浩波潘光政

弹性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耐水性剥离强度黏剂

辛浩波,潘光政

(青岛科技大学功能高分子研究所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交联聚合物互相贯穿而形成的交织网络聚合物。参与互穿的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交叉渗透、相互缠结,起到了相互贯穿、互相协同的作用。不同大分子链之间互相缠结,使不同结构微细化,这种网络间的缠结能够明显地提高体系的分散性,改善不同相区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实现聚合物之间性能互补[1-2],因此近年来IPNs成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

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和丙烯酸酯(PA)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近年来PU、PA、EP两两形成互穿网络的研究比较多[3-5]。EP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耐化学性好等优点,可以利用EP提高PU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PA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候性,可用PA对PU进行改性,提高其耐水性与耐候性。同时将EP与PA对PU进行改性,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改善PU的性能[6]。本实验采用分步法配制了接枝PU/EP/聚丙烯酸酯(PBMA)互穿网络聚合物(g-IPNs),研究了不同接枝度对IPNs黏接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羟值为107~118 mgKOH/g,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甲苯二异氰酸酯(TDI):TDI-100,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EP:E-51,环氧值为0.48~0.54 mol/100 g,上海树脂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质量分数不小于98.5%,苏州市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乙酸乙酯: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分数为98.59%,青岛华源化工有限公司;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设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ERTEX70型,德国布鲁克公司;动态力学分析仪:DMA242型,德国耐驰公司;示差扫描量热仪:DSC204F1型,德国耐驰公司;热重分析仪:TG209型,德国耐驰公司;电子拉力实验机:Zwick/Roell 2005,德国Zwick/Roell公司。

1.3 试样制备

(1) 将一定量的PTMG和EP置于三口圆底烧瓶中,升温至100 ℃,搅拌混合,连接抽真空装置,控制温度为(110±3)℃,高真空下脱水2 h。将温度降至(60±3)℃,停止抽真空,加入TDI,升温并保持(80±3)℃,反应2 h,得到PU预聚体。

(2) 将一定量的BMA、HEA和引发剂AIBN置于另一三口烧瓶中,控温在70~80 ℃,反应2 h,随后加入PU预聚体中,混合搅拌0.5 h后真空脱泡,得到的聚合物密封保存。

(3) 将得到的聚合物与固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快速并平稳地搅拌均匀后,涂覆在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橡胶试样上进行黏合实验。PU/PA/EP试样的制样过程同文献[7]。

1.4 性能测试

动态力学分析(DMA):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测试,测试条件为:-80~120 ℃,升温速率为3 ℃/min,频率分别为5.0 Hz、10.0 Hz、16.7 Hz和20.0 Hz;热失重分析(TGA):测试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 ℃/min,升温范围为40~550 ℃;胶接试样采用NR/SBR制作试样;T型剥离强度按照GB/T 2791—1995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分析

波数/cm-1图1 红外谱图

2.2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将不同含量的HEA添加到IPNs固化材料中进行DMA测试,图2是测试材料在10 Hz条件下的DMA曲线。

温度/℃图2 不同HEA含量的接枝IPNs的DMA曲线

w(HEA)=0为未接枝的IPNs,未接枝的IPNs材料具有2个tanδ峰,分别为-0.5 ℃和52.0 ℃,这是因为杂链分子主链与碳链分子链热力学不相容,出现相分离。当加入少量HEA时,tanδ峰由-0.5 ℃到12.2 ℃,52.0 ℃处的峰减弱,这是由于HEA的加入使得PBMA与PU/EP的相容性提高。随着HEA含量进一步增加,g-IPNs成为亚微观均相,并且材料的tanδ峰值升高,这是因为HEA含量的增加,长支链支化度提高,并且交联密度也提高,使得材料的大分子链更易互相缠结,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分子内部运动的摩擦力增加,材料的tanδ峰增大。

2.3 热失重分析

将不同含量的HEA的改性IPNs固化材料进行TGA测试,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HEA改性IPNs后,TG曲线较未接枝的IPNs材料变得平缓,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升高,这说明了改性IPNs比未改性的IPNs耐热性明显改善。随着HEA含量的增加,改性IPNs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升高,这是因为碳链的热降解温度较高,约为460 ℃,因此随着接枝度的提高,主链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使得材料耐热性提高。

温度/℃(a) TG曲线

温度/℃(b) DTG曲线图3 不同含量HEA接枝IPNs的TGA曲线

2.4 差示扫描量热法

将不同含量的HEA改性的IPNs固化材料进行DSC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温度/℃图4 不同含量HEA接枝IPNs的DSC曲线

由图4可以看出,接枝与未接枝的IPNs材料在0~200 ℃无明显的吸热峰,原因是EP、PBMA与PU相容性较好。未接枝的IPNs在203.5 ℃出现吸热峰,接枝的IPNs在204.0 ℃出现吸热峰,接枝度高时吸热峰高降低,但吸热峰位置的温度略有升高,原因是接枝的存在破坏了PU硬段微区的规整性。

2.5 T型剥离强度分析

在合成PBMA的过程中加入少量HEA功能单体,利用HEA中的—OH与PU预聚体中的—NCO反应,实现PA与PU、EP的接枝共聚。表1为不同含量HEA对胶黏剂剥离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适当的接枝有利于增加PA与PU的相容性,减少可能出现的相分离,从而提高胶黏剂的黏接强度。但是,如果HEA的用量过多,合成的胶黏剂黏度会过高,不利于涂覆及浸润,甚至会出现凝胶现象。所以综合考虑确定HEA的质量分数为3%。

表1 不同含量HEA对胶黏剂剥离强度的影响

2.6 吸水率

将PBMA与EP/PU混合,由热力学不相容性导致PBMA与PU/EP的相容性不甚理想。此时加入适量的HEA,通过化学键将PBMA与EP/PU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三者的相容性,改善胶黏剂的耐水性。接枝胶黏剂吸水率如表2所示。

表2 接枝胶黏剂的吸水率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接枝率的提高,体系中交联密度同步提高,硬段不能紧密排列,导致硬段的聚集态规整性排列被破坏,软段能够更容易穿过硬段形成的微区,使得相容性增加,耐水性改善。

3 结 论

(1) 本实验采用分步法分别研制了非接枝和接枝PU/EP/PBMA IPNs材料。PBMA与PU/EP形成了接枝互穿网络结构;接枝的IPNs热稳定性明显优于非接枝的IPNs;适当提高接枝率能够显著改善IPNs材料的相容性。

(2) 适当接枝有利于增加体系中PMBA与PU/EP的相容性,减少可能出现的相分离,从而提高胶黏剂的黏接强度,使材料的T型剥离强度增加,HEA质量分数为3%时,T型剥离强度达到极大值4.6 kN/m。

参 考 文 献:

[1] 游晓亮,夏修旸,汤嘉陵.聚氨酯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与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25(9):65-68.

[2] YANG J,WINNIK M,YLITALO D,et al.Polyurethane polyacrylat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I Preparation and morphology[J].Macromolecules,1996,29(22):7047-7056.

[3] 刘敬松,沈一丁,赖小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J].化工进展,2010,29(4):699-703.

[4] LI M R,ZHENG Z.Polyurethane (urea)/polyacryIates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IPN) adhesives for low surface energy materials[J].Polymer Advanced Technologies,2012,23(7):1077-1083.

[5] 周应先,陈宪宏,侯清麟,等.接枝和非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功能材料,2012,43(20):2777-2781.

[6] 黄洪,傅和青,邓艳文,等.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20(4):583-587.

[7] 陈由亮,辛浩波,杨锋,等.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TDI-80对PUE性能的影响[J].弹性体,2009,19(4):33-37.

猜你喜欢

耐水性剥离强度黏剂
不同涂层的彩钢板对防水密封胶粘带剥离强度影响的研究
不同涂层的彩钢板对防水密封胶粘带剥离强度影响的研究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稳定性的研究
水性丙烯酸直接涂覆金属涂料的早期耐水性研究
PTFE板材烘板后剥离强度衰减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粉煤灰对混合石膏基砂浆性能的影响
玉米酒精粕基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自法国的新型水基胶黏剂使用经验
防水剂对石灰偏高岭土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内墙乳胶漆漆膜的耐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