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2016-05-19王海燕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考物理措施

王海燕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是从学生单纯掌握知识后,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如何透彻了解知识的能力。针对新高考的需求,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备考,改进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和对物理高考命题走向的把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对的问题。本文对物理备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备考复习的措施。

[关键词]高考 ;物理;措施

近年来,对于高考这一关系到许多学生的重要选拔考试,国家对高中教育理念有了全新的改革,新课程理念对物理高考方面的指导教学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化,从教材的选择,课题的重点圈选,到考纲的预计和规划都需要有一个完善全面的进步和更新。在命题上,遵循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上则不拘泥于大纲;在试题设计上,逐步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在试卷长度的控制上,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作答时间;在试题布局上,有利于考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答,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

一、高中物理备考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复习体系。在物理高考复习当中,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学。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避免遗漏现象的发生,但是却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影响复习效率。教材提到的知识点通常都具有渐进性和重叠性,是为了方便学习而制定的,但并不适合用来复习,知识点的重叠会使得复习的时间延长,效率低下。

2.做大量练习题,学生陷入题海。在物理高考复习中,教师会让学生大量解题,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有的老师不顾学情,抛开课本,肆意拔高,大讲特讲,学生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有的老师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知识训练课。学生做试卷之后,教师逐题讲试题,包讲到底,学生不爱听。每一部份复习结束后,进行一下阶段测试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待学生做完试卷后,逐题讲解,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一题不落,结果是“教师累得够呛,学生急得够呛”,浪费了学习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3.问题结构较乱,难度过高。当前的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复习时间紧,所以有些教师草草结束了一轮和二轮复习,目的在于多和学生进行整卷训练和真题训练,同一张卷子上选择的问题缺乏内在的、有意义的逻辑关系,问题较为孤立,问题的设置难以迁移到学生头脑中的问题原型,无法实现问题的拓展和整合,影响了学生认知结构重组的效率.;受高考压轴题的影响,有些教师在高考复习时,也追求问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设置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低层次设问的铺垫,有些问题设置很怪、很偏、特难,从这些问题的设置效果来看,不仅仅没有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还产生了“负效应”,学生的认知结构被搅乱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考前综合症,反而不利于复习目标的实现。

二、物理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高考题再怎么灵活,它都要紧扣课本、围绕考纲来命题。只要我们的基础知识牢靠了,基本技能掌握了,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形式的高考!所以,在首轮复习中,我们务必要加强"双基"训练。要立足于课本,从教科书中寻找中考题的“影子”。尽管近年来高考物理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许多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所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要通过典型的例、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我们在一轮复习阶段要多练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相比而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对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很有帮助,而且也不费时间,效率也就比较高。

2.专题训练,提高能力。在这一阶段,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对于所学的知识要进行梳理和联系,围绕典型问题、高考热点复习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全面复习。同年级物理教师每人研究一两个专题,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取长补短。高中物理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物理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基本的物理思想包括理想法、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讲解与渗透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只有这样,考生在中考中才能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研究题型,模拟高考。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我们在本轮复习中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要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能及其限时训练,科学表述、增强防错能力,查缺补漏。编制符合新课程标准及命题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进行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讲解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与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去体会感悟。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进行回味练习,扫清盲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于解题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三、结语

总之,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紧扣大纲,抓好双基,注重选择例题,挖掘深化课本功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复习,会有效地提高高考总复习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向翠萍,高中物理教学之点滴[J].教育学院学报,2013.

[2]宋大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六种策略[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4.

[3]张学东,浅析高三物理总复习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

猜你喜欢

高考物理措施
只因是物理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我不是教物理的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