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和企业故事研究

2016-05-16张伟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青年企业文化

张伟

摘 要:以电铲车间为例,通过发生在电铲车间的故事,发掘总结电铲车间的车间文化内涵,以及电铲车间的车间文化又是如何影响车间生产生活的,研究两者与车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故事;青年

一、意义及现状

(一)现状

电铲车间的人员结构中“80后、90后”为主的青年占到75%。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崇尚自我、发展方式日趋个性化、多样化而且不安现状、浮躁虚荣、缺乏团队协作和实干精神。他们这种独特的个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80、90后”自身存在很多缺点,但是他们同时拥有追求快乐、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什么东西能对“80、90后”进行正确引导呢?用企业文化引导就是比较好的方式。首先要让“80、90后”从内心深处认同和理解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执行将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二)意义

当前煤炭市场低迷,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需要不断的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而想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作为企业管理者,对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而企业管理制度本身能体现出企业文化。其实企业管理制度化过程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部分。体现企业核心理念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企业文化有着促进企业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形成之前,制度的执行只能靠外在的监督进行约束,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去做,企业管理成本很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自愿的行为,无须加强监管。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更有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方法及经验

任何企业都希望形成如詹姆斯·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 中所言的“宗教般的企业文化”, 但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扩散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故事,通过故事来展现和宣扬其文化内核与价值观念, 企业故事是企业文化迅速崛起, 迅猛发展, 常变常青的有效形式, 它可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内聚力和外发力,提高企业文化的内外传播率和文化认同率,实现企业文化的名牌效应。

(一)企业文化

从企业文化建设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相互影响与提升的螺旋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文化创造。

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组织内部广泛认可的一些组织运营的理念或者思想。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零散的而非系统的,在组织内部可能是“未经正式发布的或声明的规则”。在这一个过程中,企业关注的是发展进程中那些难忘的、重大的事件或者案例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气质或者精神价值。这些事件或者案例的背后往往是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的情境下发生的,这种冲突和矛盾下的企业选择正是企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第二阶段,自觉的文化提炼与总结。

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取得一定的市场进步或者成功时候,就需要及时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市场成功的核心要素有哪些。这些成功要素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成功的工具和方法,具有可参考或者复制的一般性意义。更加重要的是,企业往往在取得市场成功的同时,吸引了更大范围,更多数量的成员加盟。各种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交汇冲突,企业如果缺乏共同的价值共识往往会发生内部离散效应。这一阶段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亟待自觉的进行一次文化的梳理与总结,通过集体的系统思考进行价值观的发掘与讨论,并在共同的使命和愿景的引领下确定共同的价值共识。

第三阶段,文化落地执行与冲突管理。

日益庞大的组织规模和多元化的员工结构,为文化的传播和价值理念的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前期总结和提炼的价值理念体系如何得到更大范围内组织成员的认同就成了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文化落地与传播的手段和工具不计其数,从实践来看,企业在文化落地阶段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文化落地建设。

1.文化传播平台和渠道的建设。企业首先要建设一个打通内外,联系上下的传播平台。所谓打通内外就是要发挥好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传播形象的作用,既要在内部传播,更要重视对外的展示。所谓联系上下,就是要建立一套高层与员工能够平等互动的文化沟通管道。从实践来看这样几个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文化案例与杰出人物代表,日常活动建设以及专题活动建设等。

2.价值观的识别与管理。组织在确立自我的价值体系之后,要能有效的识别和管理组织内部的价值观。最重要就是做好人才输入时的价值观甄选、组织内部日常的价值观检测以及员工的价值观培养与矫正等三项工作。首先价值观测评是一个对人才进行有效甄选的工具和方法,保证进入的员工在价值观与理念方面与企业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或较高的匹配度;其次,岗位素质模型也是落实文化理念与价值规范的良好载体。

第四阶段,文化的再造与重塑。

文化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建设过程。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题对企业的领导者而言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否定与肯定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提炼并不代表着企业的经营者们掌握了全部真相或绝对真理。因此,一个健康的组织一定是有一个“活的”文化体系与之相伴相生,这个活的文化体系具备并不具备自动进化的智能,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进行系统思考,并根据组织内外的环境与组织发展的需要进行文化的更新、进化甚至是再造。至于文化更新的频率有一个合适的时间。文化建设进程是企业主动进行的一次从实践到理论,进而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过程,文化落地阶段正是理论(总结提炼了的文化思想体系)指导实践的过程。只有牢牢把握价值观管理这个核心,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或者失误。

(二)企业故事

故事通常是指具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的真实的或虚构的作为讲述对象的事情,它应具备丰满的人物形象,紧张抓人的故事情节和人情人性,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三个必备的条件,企业故事通常是一段关于企业成员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特定环境或事物的具体反应的叙述,同样企业故事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有企业领导和普通员工参与的企业故事的人物形象;由创业者的创业运筹,企业的红火发展,企业的变革创新构成的企业故事的跌宕情节;包含艰苦奋斗的生产作风,团结友善的合作精神,任人唯贤的人才战略,开拓创新的发展思维,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等在内的企业故事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价值意图,企业故事是反映企业文化主旨和质量的一个指标,也是企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传承载体,要成功地从企业平常的人与事中甄别和提炼出所需的企业故事,就必须考察企业故事的性质,概而言之,成功的企业故事应具备两个基本性质:

1.典型性,并不是本企业发展运筹过程中的所有人和事都可以被纳入企业故事的范畴。同样,并不是其他企业的所有经典故事或寓言故事都可以被移植到本企业,企业故事和企业文化之间毛与皮、枝与根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演绎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根据具体的场合和人物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因而,本企业的特殊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具体定位、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主题等决定了企业故事必须具有典型性,必须体现本企业的特色。

2.亲和性。亲和性是指企业故事要具有趣味性,通俗易懂,让员工感觉是“自家人的事”。所选择的故事人物来自于不同的层面,代表着不同的层次。这表明企业文化的弘扬是不分职位高低的,无论哪一层级的人都有信心可以做出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三、成效与结论

学会讲故事是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文化不但要努力促使它形成,而且还要让它在企业内部成员中传播,并且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得以流传。企业文化中很多东西是无形的,能够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其实并不多,而能真正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有时却是那些并未被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企业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往往能通过各种“故事”的形式在企业中传播和流传,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能起到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也能震撼员工的心灵。电铲车间运用故事这一有效载体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并注重故事的通俗性、亲和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将企业所倡导的理念、精神等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中,使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

(一)电铲车间的故事

1.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文化创造。

比如:2013年10月3日早上8点15分点检人员在对1103#电铲点检时发现切换柜内接触器触点有严重烧蚀现象,不能再继续使用,随即回到车间准备配件,对已经损坏的20对接触器触点进行了更换。接触器触点更换完毕,在进一步检查切换柜与提升/行走逆变柜,排除了可见故障点后,对电铲进行了试机。试机时发现,切换柜在工作时仍有强烈电弧出现,随即确认接触器拉弧现象只是电铲故障的一个表象,真正的故障点还未找到。电工人员随即聚在一起分析故障原因,认为所有可能的硬件故障点均已排除,唯一可能的故障原因就是程序出错。维修人员在对电铲程序进行查验时发现程序有密码保护,维修人员无法进入。在与厂家技术人员讨论该故障原因后,厂家技术人员十分认同电工班维修人员的故障处理过程,也认为是PLC程序出错导致的该故障,并提供了几个可能的程序密码。

电工人员对可能的几个密码进行了测试,仍然无法进入,电工班班长王清心、班组骨干高方欣和技术员于宝青想到是不是可以通过某种技术软件对密码进行破译,在得到所有在场人员的认同后,回到车间通过网上搜索下载了一种破译软件。在破译软件的帮助下,顺利的进入了电铲操作系统,并对电铲程序进行了更换。程序更换完成后,电铲经过试运行,恢复正常工作。

在此次1103#电铲故障修复工作中,电铲车间电工班维修人员在班长带领下,放弃假日休息时间,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顾不上一刻休息,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国庆节第四天早上8点顺利排除了故障,充分发扬了电铲车间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但他们在做这些工作时却像是出于一种本能,是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文化创造。

2.自觉的文化提炼与总结。

在发生上述事件之后,班组按照车间新闻宣传管理制度和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规定,会自觉的完成上述事件的新闻报道和机电故障分析报告。从而在企业制度的推进下员工逐渐将事件中隐含的文化提炼总结出来。电铲车间还经常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促使员工提炼总结车间文化故事。下面这则《五哥的故事》就是车间在开展我与神华共成长”企业文化故事征集活动时收集到的:

提起“五哥”,北电胜利公司设备维修中心人人都认识。他既是工友眼中的老师傅,又是他们的“老大哥”,他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煤矿,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他就是——钱秀彪。

钱秀彪家庭与煤矿的关系很亲密:父亲是矿工,弟弟是矿工,自己是矿工,侄子也是矿工。要说起他们家的故事,都与煤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充满着神奇的色彩。

1990年,钱秀彪从老爷子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当起了乌煤公司电铲维修钳工。那时条件艰苦,维修工具极度缺乏,每次下坑要自己步行到维修现场,一走就是半个多小时。遇上雨天道路泥泞,走路下坑更是困难。工作现场没有大型吊车,他们就全靠人力抬,拿人扛,自己做了定滑轮,用汽车拉。这些现在看起来的危险因素,在当时也是由于客观缺少设备的原因造成的。

在一次往电铲上“搬运”配件时,员工王立君“违章”开车拉配件,造成汽车保险杠断裂。事后,矿上按照规定对王立君进行了经济处罚。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考虑到王立君家庭困难,钱秀彪与他结成了一对一帮扶组,每逢年节都给他送去慰问金,买上米面油,登门看望王立君一家。

虽然制度是死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是相通的。方式也很多种,但目的只有一个:安全大于天。

2004年,通过战略重组,乌煤公司融入神华集团,成为神华大家庭的一员。很多先进的生产设备、维修设备陆续投入坑下,一批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特点的仪器、车辆定位仪、露天实时调度系统等,时时刻刻监测着坑下的安全变化,保护着员工的生命安全。

钱秀彪还有另外一个让人交口称赞的事情,就是他带出来的徒弟足足有好几十人。个个都成了修铲高手。徒弟们分布于公司各级岗位,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早已经走上了技术岗位,有的获得了集团的劳动模范,有的徒弟甚至进入了管理层。有人问起他带徒弟的秘诀时,他总是笑着说“千看不如一练”的话,其实就是说,自己先示范给徒弟看,等弄清楚工作原理后,他就让徒弟们自己动手,自己给徒弟们打打下手,把自己的“望闻问切”修铲技能毫不保留的传给徒弟。

繁忙的工作之余,钱秀彪还不忘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父亲由于常年在矿井下工作,患上了关节炎,走路不方便。钱秀彪就买了电疗仪器和智能泡脚桶,加上中药药材,每天给老人泡脚。母亲血压高,他就买回来血压计,坚持每天早晚给老人量血压,陪老人散步,与老人谈心。他是多么的亲近老人啊!

“五哥”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到现在不惑之年,每天忙碌于繁忙的维修任务中。有人问他,“你后悔吗?”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不后悔!因为我爱这一行!”那汗水在他沾满煤尘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一道痕迹,像是煤田里的一弯清泉,默默的流淌着,默默的奉献着,直到泉水流干的那一刻……

3.文化落地执行与冲突管理

电铲车间作为基层单位无法把握人员入口关,无法保证进入的员工在价值观与理念方面与企业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或较高的匹配度。但电铲车间团支部在车间成立不久的2012年8月9日就拉开了首届“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电铲车间”青年论坛—技术交流活动的帷幕。按照工龄顺序每周安排一名有独立岗位工作经验的青工主讲,同时鼓励广大青年积极献计献策,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实践,激发广大青年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勤于学习、增长才干。青年论坛活动搭建了青年成长的舞台,在尊重青工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同时也逐渐使青年与车间形成了共识,成为了电铲车间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的重要渠道。

同时,电铲车间还将每周四设立为领导接待日,员工可以和车间领导直接反映问题,做的无障碍沟通,领导与员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车间文化也更容易在员工心中落地生根,执行车间管理时也更能用心执行。

4.文化的再造与重塑

其实电铲车间每一名员工的成长变化也都对车间的企业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车间文化的变化又时刻影响和改变着每一名电铲维修人甚至是每一名家属。就这样不断变革、与时俱进。

电铲车间近期拍摄的微电影《初见》就是根据车间员工高方欣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名单身维修电工,通过家里介绍认识了一位老家的姑娘,但是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能见面,相处半年后由母亲带姑娘来看他,结果本来约定见面三天,但是因为矿里设备临时发生故障加班两天的故事。此微电影展现了当代年青一辈神华人奋力拼搏、努力进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得到了家属的支持并出演了其中的角色,在放映过程中又感动了更多的家属和员工。当然真实故事中的那位姑娘也更加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了,并用爱绘出了温馨的一个家。

(二)结论

电铲车间2012年才成立,时间并不算长,而要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中要创造出灿烂的企业文化,只能靠企业创造出来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来完成,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厚重的文化理念,既激励和鞭策了电铲维修人,也深深地熏陶着电铲维修人的身边人。其对企业文化故事的成功塑造,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品牌功能。

1.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2.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

3.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4.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5.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

参考文献:

[1] (美)柯林斯 等著,真如译. 《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9.

[2]韦华伟.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难[J].现代商业银行,2005(12):28-29.

[3]刘志迎.企业文化通论[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5-19.

[4]袁书强.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J].人才嘹望,2009(6):22-22.

[5]游冬娥.论企业故事及其功能[J].中北大学学报,2007(1):4-5.

猜你喜欢

青年企业文化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