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

2016-05-14张桂凤

关键词:内部加强思考

张桂凤

摘 要:我国油田企业已进入资源储备不足,开采成本偏高的阶段,生存发展压力巨大,在当下只有勤练内功,精益管理,才是突破的唯一途径,而实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如何突破管理瓶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关系到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加强;内部;制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 F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8-2

1 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及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实现发展战略,提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目的,由油田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构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油田实现发展战略。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合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2 油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急功近利行为导致战略决策形同虚设

我国油田企业经历了产量上升、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难度加大,吨油成本不断上升。除外部环境因素外,内部管理控制也存在很多问题,是导致前期盲目开采,第三个阶段加快倒来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是普遍存在战略决策不当、战略调整不及时或过于频繁,甚至把战略当成一个简单的口号,乱投资、乱上项目屡禁不止,总之高层决策的不严肃性或者说相应的制约措施的不到位,导致战略决策无法落地,影响油田经营和持续发展。

2.2 财务预算、业务预算符合率不高导致业务层面控制不力

预算符合率普遍不高是油田开采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这有其特殊性,油田开采企业与制造业不同,一切业务都可以是计划之内的,但是油田企业却不可以,例如管网由于投用时间长,腐蚀老化严重,穿孔时有发生,突发性很强,出现先抢修,后补计划现象。但是这不能成为预算符合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原因还是管理层没把预算管理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预算管理作为战略规划发展的年度实施总盘子,是一切资源配置优化细化的根基,也是公司高层进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杠杆和考核依据。如果预算管理达不到比较高的水平,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便无从谈起。预算的不严肃性,导致计划与预算两张皮,出现成本年年超支现象,那么业务层面的控制也无从说起。

3 油田企业应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当前我国油田企业面临资源储备不足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适应外部环境和加强内部管理实现管理创效。加强内部管理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得以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油田企业还存在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等等。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

3.1 加强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

依照COSO综合框架三维立体的标准,在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部分中,控制环境确定了管理者的态度,同时管理者的总体素质也影响着控制环境,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意识状态。内部控制不是手册、文件和制度的简单组合,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管理者的自身修养和素质是影响企业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企业内控能否运行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反之,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就能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2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模式

预算管理委员会每年组织油田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将油田的发展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可操作层面,并进一步将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月度预算。为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以**油田采油*厂为例,为了加强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匹配性,将费用要素项目细分为90项,采取零基预算方式,按照主营、非主营、厂级、项目部四大板块分类编制上报平衡后,再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班组,形成年度预算,进行刚性控制。每月根据收入预算,安排成本支出,将当月实现的收入,作为安排支出的上限,每月吨油成本不能超过预算油价的天花板,对所有施工项目进行分析论证,筛选优化,切实抓好生产运行。建立月度“两会两平衡”预算动态管控机制,“两会”即月度预算平衡会、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两平衡即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平衡。每月5号之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预算平衡会,按照服务生产、科学优化的原则优化平衡业务预算,在既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又保证全厂总盘子不超的前提下形成财务预算。每旬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异常分析,对其中偏离值超过5%以上的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分析,形成异常分析常态化、专题分析制度化的管控格局。制定《成本预警管理办法》,坚持每月党政领导联席会生产费用分析制度,对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活动和指标,参照预算运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对单项费用累计超出运行5%和10%以上的,分别用黄旗、黑旗标识,逐级预警,提高预算的符合率和控本降本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得业务层面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3.3 加强内部监督,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油田常设内部监督机构——审计中心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分为油田日常监督、各责任部门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三类,分别由油田、责任部门以及审计机构实施油田内控管理办公室组织或参与针对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等发生较大变化的事项,或根据管理要求开展专项的监督评价。按照企业改革管理部委托外部中介机构进行专项监督评价的通知,配合做好专项监督工作,及时反馈中介机构监督结论。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改善油田运行的效率效果、实现油田发展目标。针对人浮于事,管程序不管人的现状,做到“四个”加强,屏蔽失控风险。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三重一大”联席会决策制度,以杜绝主要领导一支笔;二是加强对企业职能部门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循私舞弊;三是对经营活动中有关敏感、关键岗位未实施定期轮岗、交流,以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发生内部舞弊行为,损害油田利益;四是油田实行分级授权制度,严格授权管理。授权实行六原则:匹配原则,即授权范围与各项相关的业务处理程序相匹配;书面原则,即所有授权必须是书面的;逐级授权原则,即授权只能自上而下逐级对直接下属授权;适当原则,即授权范围只能是完成所被授予处理事项所必须的权利;合规原则,即管理层人员的授权应当符合油田相关文件规定;回避原则,即避免授权人与被授权人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公开原则,即授权一般应予公开,需要对外保密的授权指定专人登记备查。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在当前低油价下,油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压力,只有勤练内功,从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调整管理模式上狠下功夫,努力改变以生产为中心、单纯追求产量、靠堆工作量求发展的管理模式,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轨道,才会实现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我国油田企业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内部加强思考
封闭图形“内部”与“外部”的辨别探究
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新路经
浅析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