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建模教学策略

2016-05-14吴利敏熊建飞

化学教与学 2016年6期

吴利敏 熊建飞

摘要:针对高考试题对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考查的特点,提出了回归教材,以碱性锌锰电池为例,对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书写进行思维建模,构建电极反应式书写模型:先写出电池构成,再运用两个意识。

关键词:电极反应式; 思维建模;电池构成;两个意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6-003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6.010

思维建模的方法适用于自我建构知识,是教师创设建构主义课堂的一把钥匙。思维建模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和拓展知识结构,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维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与修改原有知识结构,做到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化。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建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大多数题的特点是新,让学生感觉很陌生,有点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掌握好原电池基本原理,运用两个意识,此类题型就迎刃而解。本文拟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寻找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联系,进行思维建模,构建电极反应式书写模型:先写出电池构成,再运用两个意识。

一、真题分析

真题一(2015课标Ⅱ) 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 和 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题分析] 此题与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碱性锌锰电池原理一样,只不过这个电池是酸性锌锰电池。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若不注意电池的环境(酸性环境),则很容易写错。

真题二(2013课标Ⅱ)“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 NaCl 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 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试题分析] 此题所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特点是新,让学生感觉陌生,不知怎样下手。

真题三(2013课标Ⅰ) 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3Ag2S 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试题分析] 此题对学生来说感觉很陌生,不知道怎样入手,其实这是一道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试题,只不过比较隐含,需要学生用原电池基本原理去挖掘。

二、思维建模

以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碱性锌锰电池为例,对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试题进行思维建模。

化学电源必备的两个条件: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碱性锌锰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Zn和MnO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可以简单地表示为:Zn—KOH—MnO2(电池构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因为Zn只具有还原性,可以判断出Zn作负极; MnO2中Mn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Mn的化合价一般有0、+2、+3、+4、+6、+7价),具有氧化性,由于Zn只能做负极,因此MnO2做正极。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考虑环境意识,即电极反应产物所处的环境,如在书写负极反应时,Zn失电子变为Zn2+后还要和OH-生成Zn(OH)2沉淀。在书写正极反应式时,2MnO2+2e-+2MnOOH +配平电荷守恒只能在右边加OH-离子,而不能在左边加H+,因为这是碱性环境。

由此得出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书写思维模型:先写出电池构成,再运用两个意识。

三、迁移应用

真题一 (2015课标Ⅱ)

电池构成:Zn—ZnCl2、NH4Cl(酸性)—MnO2,根据氧化还原意识,Zn作负极,MnO2作正极。根据环境意识,书写电极反应式,负极:Zn-2e-■Zn2+,正极:2MnO2+2e-+2H+2MnOOH,总反应为:2MnO2+Zn+2H+2MnOOH+Zn2+。

真题二(2013课标Ⅱ)

运用化学电源思维模型,首先写出电池构成:Na—钠离子导体—Ni/NiCl2。根据氧化还原意识,Na只具有还原性,作负极;NiCl2中镍的化合价为+2价,具有氧化性,作正极。根据环境意识,书写电极反应式,负极:2Na-2e-2Na+,正极:NiCl2+2e-Ni+2Cl-,总反应为:2Na+NiCl22Na++Ni+2Cl-。由此判断出B选项错误

真题三(2013课标Ⅰ)

此题信息较为隐含,从题干中能看出考查的是电化学方面的知识。从题给信息来看是对原电池基本原理的考查,虽然不是化学电源,但原理却是一样的。应用思维模型,写出电池的构成:Al—NaCl—Ag2S,根据氧化还原意识,Al作负极,Ag2S作正极。根据环境意识书写电极反应式,负极:2Al-6e-2Al3+,正极:3Ag2S +6e-6Ag+3S2-,在写总反应时,要注意Al3+与S2-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彻底双水解,总反应为:2Al+3Ag2S+6H2O2Al(OH)3↓+6Ag+3H2S↑。由此分析可得正确答案为B。

四、教学反思

在思维建模时,要回归教材,在教材中寻找原点并进行深入挖掘,所建的模型要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适用性。有效的思维建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具有本模型的典型特征,如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模型的典型特征:先写出电池构成,再运用两个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 苹.生物教学中实施思维建模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7):125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