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肉”还得靠自己

2016-05-14李艳鸣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吃水果粗粮主食

李艳鸣

眼下正是“不减肥徒伤悲”的季节。胖的、觉得自己胖的人,都纷纷开启“疯狂”的减“肉”模式。主食不吃、一天吃两顿、每周打次球……事实上,这样的减重方式都是错误的。相关专家认为,减重不是靠一个月的少吃或者运动就能解决的,而是“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有毅力,能坚持。有的人坚持不下来,想借“外力”帮忙,选择针灸、埋线等时下热门的中医外治手法。但要知道,在针灸、埋线的同时也是需要配合饮食与运动的,而且并非人人都适合。所以总结一句:减“肉”还得靠自己!

说起“减肥”都是一把辛酸泪

季洁:我的绝招就是吃苦瓜。洗了生吃,虽然有点难。其实不只是一点难,我是完全咽不下去的,但苦瓜确实是很好的排毒食物。吃得苦中苦,才能达到目的啊!

仁来风:我不吃米、面,把粗粮、薯类当主食。然后每天跳操加快走一个小时。戒零食、油炸食品,大量喝水,一年掉了40斤。

徐来:减肥的人都知道“过午不食”吧,试过半个月瘦了6斤,但是一恢复饮食就反弹了。真真是饿哭的感觉。

芭比:我用过外涂的药。涂在腿上。裹上保鲜膜。每天晚上不吃饭,跑上一个钟头,大汗淋漓。跑完步,睡前还穿上紧身的长腿袜,踩单车运动30~40分钟。都是在网上看来的方法,坚持了几个月丝毫没变化,还让人精疲力竭。

海伦:我坚持了20天,早上只吃半个苹果,跑步一小时,晚上一个西红柿,跳绳一千个,20天瘦了25斤,中间跟死过一样,但恢复正常饮食后的3天就反弹了一半。

冯同学:不吃晚饭加散步。两个月瘦了近20斤。

“减重”需要膳食平衡,并非这不吃那不吃

对于很多人都用过的“节食”“只吃水果”“不吃肉”等“减肥”方法,营养专家们并不赞同。在营养专家看来,正确而健康的“减重”应该遵循“均衡营养、平衡膳食”的原则。下面这几种错误的“减肥”方法不可取。

不吃主食,只吃水果事实上,会不会胖跟一个人的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有关,而非摄人的是主食还是其他,所以在这里需要还主食一个“清白”。不吃主食,只吃水果这种做法大错特错,要知道某些水果的含糖量很高,水果吃多了也可能会“长肉”,甚至可能会引发高血糖。

省掉一餐 其实这也不是“减重”的好办法。如果省掉一餐,那么到下一餐的时候,可能会因为饿而增加进食的欲望,吃得更多。这种方法因为一整天的摄入量少了,可能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有研究表明,长期营养不均衡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不吃主食,只吃牛肉跟鸡蛋这样会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加重肝肾的负担。

只吃水煮蔬菜营养不均衡,这么吃下去迟早出问题。临床中,笔者就碰到过不少缺铁性贫血的女性,一问起来,都说自己不吃肉。事实上,瘦肉中的铁含量较高,建议女性适当吃些瘦肉补充铁。

总结一下,很多在“吃”上动脑筋的“减重”者,其实都没有达到“均衡营养、平衡膳食”。一个人每一餐都需具备主食、蛋白类食物以及蔬菜类,缺一不可。主食像米饭、面条、面包等。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鸡蛋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减量”,记住,是每个种类的“减量”,而且要慢慢减,不是一下子就减掉,那样会受不了。另外还需控盐、控油,油炸类食物尽量少吃,零食最好不吃。正常的“减重”指标是一周减1~2斤。对“减重”者推荐粗粮,每天一餐中有粗粮即可,粗粮会增加饱腹感,相应的减少摄入量,而且粗粮的膳食纤维含量高,对便秘有好处。

运动“减重”不是“动了”就“减”了

杨女士跟朋友打了一场羽毛球,大汗淋漓,一称体重,“掉”了1斤,杨女士就认为自己“减肥”成功了。实质上这“掉”的可不是“肉”,而是“水分”。

其实,像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这种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并不适合用来“减重”,因为对抗性运动属于无氧运动,消耗的是糖,而不是脂肪。“减重”需要多参加有氧运动。

适合“减重”的运动方式有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坚持一周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周期性的运动如果停了3天,肌肉对运动的记忆力会下降,又得重新开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体重便反弹了。另外,现在“微信晒步”也让不少人进入了“减重”盲区,笔者的建议是,在运动时戴上手环,平时不戴,这样记录的运动量才是准确的。每天8000步左右就够了,别贪多。

在运动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准备一双合适的鞋子,要求鞋轻、底软、鞋跟3~5厘米高。(2)热身运动必不可少,做5~10分钟的拉伸运动,感觉有点发热之后再开始。(3)切忌“暴饮暴食”式的运动,要循序渐进。(4)出现肌肉酸痛时,运动就要减量。(5)运动期间最好吃白肉跟蔬菜,不建议吃红肉。(6)运动中适当补水,不能喝冰水与运动饮料,也不建议大口喝水。(7)称重一周一次为宜,最好定时,避免在吃饱或大量饮水之后称重。

中医外治“减重”招数也不少

目前中医针对“减重”的项目包括针灸、埋钱以及耳穴。其中以埋线最受欢迎。

许多人以为埋线需要做手术,把线埋进身体里。其实,它有点像打针,通过特制的针管将线打进去。虽然它比针灸方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也出现过患者对线过敏的情况,会出现红肿、发炎、流脓等,因此,中医师会慎重对待每一个埋线的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针灸不会有过敏这种风险,但一般一周要做3~5次,相比15天做一次的埋线要费时间。针灸做三个疗程后需要停一下,这样是让穴位有个“休息”的时间。需要提醒的是,不管哪种方式,都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需由有资质的医生来操作。不提倡自行在家针灸减肥。

中医手法“减重”其实是“双向调节”,它可能让胖的变瘦,也可能让瘦的变胖。而且它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可以“减”下来的。另外,不要以为靠这种方法“减重”就一劳永逸,也需要同时配合饮食与运动,像油炸食品、甜食、酒这些都不能碰。同时,运动也不能少,建议进行慢跑跟快走。

平常没事的时候按按阴陵泉穴、曲池穴,这两个穴位对“减重”也有一定的帮助。按阴陵泉穴有利水、祛湿的效果,适合那种我们经常说的“喝水也会胖的人”;按曲池穴可以清热解毒、通便,特别适合肚子鼓鼓的、经常便秘的人。每次按3—5分钟,按的时候有酸胀感才有效。

猜你喜欢

吃水果粗粮主食
聪明吃主食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爱吃水果的牛》
吃水果,不许吐子儿
粗粮不宜细加工
粗粮养生不养胃
粗粮代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