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影视剧《战长沙》成功的启示

2016-05-14陆威克党婧

青年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消费社会

陆威克 党婧

摘要:本文以《战长沙》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受众、历史观、西方影视叙事模式的有益借鉴等多方面探究抗战影视剧《战长沙》收视口碑双赢的原因。

关键词:《战长沙》;消费社会;叙事艺术;成功启示

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近代革命史诗剧,《战长沙》影片制作商借此挖掘了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元素与市场消费心理,巧妙地达成了其商业目的。除此之外,其通过对西方影视叙述模式的借鉴以及草根式叙事手法的运用,从而将革命经典中的正能量带入当代大众文化氛围之中,让人们在茶余饭后看电视消遣的时候获得一定程度上精神洗礼。《战长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部精彩的主旋律影视,更给当代影视人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消费社会下对受众的精确定位

在消费主义浪潮席卷之下,抗日题材影视剧通过巧妙的商业包装,进入当前纷繁复杂的文化市场中并成为一种可供人们消费的文化资源,以迎合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从《战长沙》这部抗日题材影视剧可以看出,创作者们以大众心理需求为导向,并有意规避令人反感的说理教育和敏感的政治话题,为受众奉献出一场文化上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受众也接受了一场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研究分析受众行为的过程中,影视剧的创作人员可通过受众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对传播内容所反馈回的意见、态度等内容来预测和解释受众的消费行为,如作为消费者,受众对相关影视剧进行了消费,表明该题材影视剧拥有了新的受众群体,这些受众群体愿意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上为自己钟意的偶像或者相关影视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抗战剧《战长沙》的创作团队正是基于这一因素,牢牢抓准年轻受众的消费心理,将台湾当红偶像霍建华和大陆知名女演员杨紫作为该剧的主演,除了原有抗战剧的潜在消费受众,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八零九零后的年轻观众,极大地拓展了这部抗战剧的受众群体,为这部剧的持续热播提供了可能。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抗日题材影视剧完成了具有革命性的自我转变。尽管或多或少地承了具有发声筒作用的政治功能,但是这类题材的影视剧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较好的融入商业浪潮之中,牢牢抓住受众心理、为自己注入时代的养分,最后获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为今后抗日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道路。

二、现代开放姿态下严肃的历史观

抗战剧是国人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对构建当代青年的道德意识、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影视剧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但同时其历史的底线不容撼动。

《战长沙》并没有沿袭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刀枪不入的桥段,而是秉持严肃客观的历史观,用简约而不失浓厚的笔墨描绘了抗日时期长沙保卫战中民不聊生的惨象。同样,该剧正视并认可国民党军队为赢得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例如在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中,方先觉军长奉命率领第十军坚守衡阳四十七个昼夜,孤立无援。场面之残酷、结局之悲壮,为八年抗战中之罕有,他们的精神令后人肃然起敬。镜头中传递出的历史观、战争观,表达了影视剧主创人员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内心呼唤。

抗战剧不可过度娱乐化,但可以加入娱乐性的元素;抗战剧不追求刻意的偶像化,但也不排斥明星演员的参演;抗战剧不一定以宏观的战争场面见长,但要把握好叙事的节奏和冲突的设置。抗战剧可以为了艺术效果而为其进行一些改编,但切不可脱离真实的土壤,更不可因为金钱的利诱而丧失文艺创作者的基本良知。

三、商业与文化的精妙平衡

从影视剧《战长沙》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商业化时代,只有实现基于市场认可的商业与文化的巧妙平衡,才能既传递出导演所希望表达的主题理念,同时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战长沙》找准了市场需求的导向。从观看抗日题材影视剧观众的年龄分布上看,随着新生代观众的异军突起,观众在年龄层次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为了吸引并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战长沙》添加了言情偶像剧的元素,并以当红偶像剧演员作为影视剧的主角,由此能引起年轻观众极大的兴趣,且能够使其产生思想号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其创作力求通俗易懂。《战长沙》在叙事上说得清、在主题表达上道得明、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看得懂。因为抗日题材影视剧无需用过多的笔墨宣讲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问题,而是客观真实地再现与还原历史风貌,因此其并没有将镜头聚焦在前线恢弘的战争场面上,仅仅只是描写这场战争中一个普通家庭的风雨变迁。该剧故事线条朴实自然、通俗易懂,进而引起人们对人性与战争问题上的深层次思考与观照。

抗日题材影视剧作为一种主旋律引导下的文化产品,具有宣传与弘扬抗战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在市场化、商业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抗日题材影视剧如何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并产生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何在商业与文化的平衡较量中占据一席之地,《战长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四、对西方发达影视叙述模式的借鉴

美国好莱坞的影视叙事模式,大致形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其从产生到发展到最后的成型,对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迅速占领全球电影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障。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是好莱坞几代电影人与亿万观众长期博弈、不断磨合的结果。它不是一条定律,也不是一个公式,而是多种叙事策略的组合,是个相对稳定的叙事架构。

影视剧《战长沙》就借鉴了好莱坞影视叙述的模式。其一是“兼顾类型特征,塑造凡人英雄”。男主人公顾清明的塑造也走出了类型化的窠臼,外表孤傲,但也蕴藏着柔情,其次还有薛君山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其虽霸道蛮横,但也在关乎个人性命安危的同时,不舍弃保家卫国的念头,誓死抗日;其二是“掌控观影心理,适时慰藉受众”。好莱坞影视善于制造悬念以吸引观众注意,从而给观众以紧张、惊险、意外的感受,并最后总能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大团圆结局的手段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起到心理慰藉的作用。如在影视剧《战长沙》的最后,父亲胡湘宁慷慨赴死,母亲病重而亡,奶奶上吊自杀,胡家的独子小满也在一次对日本小股分队的伏击中牺牲,可以说胡家的命运犹如长沙城家院中的那棵大树,叶色枯黄,飘落殆尽。当胡湘湘和丈夫顾清明重返故地时,家门口挂起了“胡氏裁缝铺”的招牌,胡家的手艺在小满妻子秀秀的手中传承,她肚中的孩子是胡家未来的希望,此时,胡家院中的大树又向阳般生长。在胡家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和悲剧后,为满足观众大团圆式结局的心理预期,导演安排了这样一幕,可以说是既借鉴了好莱坞大团圆式的结局,又符合中国传统消费心理。

五、让人感同身受的草根叙事

在传统的抗战剧中,一个理想、完美的英雄人物似乎成为一种标签烙印在观众记忆深处。但在《战长沙》中,通过将剧中的人物形象趋于“去英雄化”、“平凡化”,由此展现人类情感的厚度,令人物的性格随着剧情的变化而逐渐清晰、逐渐饱满。影视剧《战长沙》中,无论是主人公胡湘湘,抑或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可以说是清一色的草根阶级。他们出身普通家庭,他们性格或许并不那么完美,他们的行为也会折射出某些人性的弱点。但我们顺着故事的脉络透过故事的发展,见证着这些小人物的成长,看着他们一步步地完成生命的蜕变,观众们无不为这些草根英雄而喝彩而感动。

六、结语

类似于《战长沙》这样的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承载历史,也会反照当前人们的社会现状,甚至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可见,它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其不仅是一个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国家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代表一个国家的基本价值准则。因此,我们在研究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既需要在对消费社会市场下的受众进行精确定位,又应当本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观,借助于全球文化视野和新语境中的影视叙事机制,以寻求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发展的解放和转型。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消费社会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