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

2017-01-20苏州洲

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苏州洲

摘 要:《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从作者童年的故事为出发点,讲述了自己童年中难忘的故事,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自己童年的怀念。《城南旧事》的叙事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从多个层面为读者展示出了人物的性格,本文主要针对《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南旧事》;叙事艺术;应用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以作者幼时生活在北平的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叫英子,所以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集的时候也给小说的主人公取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借助这个小女孩的视角描写了小孩眼中的成人世界,以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尤其是叙事手法的应用,为后来女性小说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城南旧事》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叙事模式,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向读者展现出人物多面性的人物性格,使叙事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以下方面。

一、连续性的叙事方式

连续性的叙事方式是指通过连续的思维,将不同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的叙事方式。《城南旧事》虽然是五个故事构成的小说集,但是五个故事之间都是通过英子这个小姑娘的视角把它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五个互不关联的故事,其中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小主人公的形象贯穿始终。比如:英子一家从台湾搬到北平,除了英子的北京话比较地道外,其他人说“惠安馆”时都带有浓重的乡音,来自闽南的妈妈说成“灰娃馆”,爸爸说成“飞安馆”,来自顺义的宋妈称“惠难馆”,还有小英子帮着母亲纠正数数的发音等等,英子生活中这些小插曲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同时人小鬼大的英子也给惠安馆的秀贞带去了欢乐。所以《城南旧事》的整体特点就是连续性的叙事方式,作者用这种叙事方式将北平的记忆通过英子这个小姑娘展现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二、由内到外的叙事方式

由内到外的叙事方式就是先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注重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进而引出整个故事的叙事方式。比如在《惠安馆》这篇小说中,大家都说秀贞是疯子,但是在英子眼中就觉得秀贞笑的很好看,这就是通过英子的内心活动对秀贞的看法,为后来秀贞与大学生相爱,大学生被抓走以及秀贞生下女儿,女儿被扔掉等等一系列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也表达了英子对秀贞的同情。通过由内到外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情节的发生到发展更加自然生动,也符合读者的思维方式。

三、回忆性的叙事方式

回忆性叙事方式并不是对往事的重新再现,而是把作者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的叙事方式。林海音写《城南旧事》的目的就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种怀念还带有丝丝的乡愁。而这里的童年生活是指的北平而不是台湾,因为当时林海音写《城南旧事》时42岁,她3岁从日本回到台湾,5岁举家迁到北平,在北平生活了20多年,30岁后才再次回到台湾,可以说她的成长阶段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而这种影响也是刻骨铭心的,所以林海音塑造的英子这个形象有自己的影子,并借助英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老北京那胡同,那四合院,那叫卖声的怀念和回忆。

四、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

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是作家比较常用的叙事方式。林海音擅长从细节入手,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城南旧事》就是通过英子这个小女孩眼中的世界,展现整个社会这一大世界。比如:英子帮着秀贞找到自己孩子的故事。当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子的身世和秀贞女儿的身世很像,又看到她脖子上的胎记,就把她带到秀贞那,母女相认后,秀贞带着女儿去找父亲,最后父亲没找到反而惨死在火车下。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成人眼中对未婚先孕的不容和英子眼中对秀贞的同情。作者通过这种小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人性。

五、互相交叉的叙事方式

互相交叉的叙事方式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打乱顺序、交替的叙述两个或多个故事的叙事方式。《城南旧事》一方面从英子的视角去叙述孩子眼中的世界。比如,爸爸说骆驼脖子上挂铃铛是为了赶走狼,而在小姑娘看来骆驼要走远道,脖子上挂铃铛“叮叮当当”的响,听起来很热闹,可以赶走寂寞。另一方面从英子视角看到世人的不幸和悲哀。比如,英子亲眼所见的秀贞,未婚先孕,又失去孩子,虽然后来找到孩子,但最后母女却惨死在火车下的悲惨遭遇。大部分故事是秀贞断断续续讲给英子听的,而英子又是个孩,虽然叙述出来感觉很平淡,但平淡中读者也能读出其中的悲伤。这样的叙事方式虽然表面上是孩子的视角,实际上内在表现的也是成人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郭群.儿童视角下的成长书写与精神返乡——论《城南旧事》的叙事视角及其意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2] 楚恒叶.《呼兰河传》与《城南旧事》的儿童视角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3] 张艳辉.基于儿童叙事视角解读林海音《城南旧事》人性美[J].语文建设. 2015(29).

[4] 孔祥兰.心灵的童年——林海音《城南旧事》的人物表现和语言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