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自治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性分析

2016-05-14王赢

智富时代 2016年8期

王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自治区的经济运行效率必须得到有效提升,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在经济管理中,经济运行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初步探索,主张适应经济新常态,从根本上改变各自治区经济效率运行的不均衡与产业发展的失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福祉,对加强各民族友好团结。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自治区经济发展模式;自治区经济运行效率;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前言:

从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是很低的。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时候,相对而言,民族地区发展非常缓慢,和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这样的差距即使在国家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也并没有得到缓解,这种差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消失。在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外流也比较多,并没有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生力量,消费和投资也都远远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自治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也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虽然,近年来交通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整体上还远远落后于水上交通条件较好的东部。这样的财政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影响民族自治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为之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五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仍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有比较大的差距。现今,虽然各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等,而且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民族自治区教育较为落后,对人才吸引力低,科技要素投入过少;民族自治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现在民族地区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增长是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新常态下未来自治区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根据习总书记的描述,整体上看,经济新常态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经济增长速度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以及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新常态对民族地区发展提出了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传统产业大幅收缩、创新能力不足、自我平衡能力弱等现实挑战。

(一)自治区差别化区域政策。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曾指出,“要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由于我国民族众多,要对各少数民族进行科学且针对性的管理,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来说,也是切合实际的。

(二)资源利用能否真正惠及当地。

长期以来,在资源开采利用方面由于片面强调全国性的统一,忽视了资源开发对所在地应当带来的红利。中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的重点是惠及当地。”这就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课题,即民族自治区资源的开发应怎样惠及少数民族。

(三)区域城镇化问题。

中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要与我国经济支撑带、重要交通干线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开始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

(四)少数民族自治区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民族地区城镇化在快速的推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必须升级,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民族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而资源型产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和使用,近年来我国很多资源在逐渐减少,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合理化的实现,是目前需要重点考量的实践性问题。

(五)包容性绿色发展所需的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资源较为集中,水源比较充足,富有生态文化和民族特色,同时又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此少数民族自治区展现出了其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民族地区要紧扣民生的主题,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实现“包容性绿色发展”。这就对民族地区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关注GDP的提升,更注重包容性绿色发展,如何将这一新的发展标准纳入政府绩效的考核,这对于民族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新常态为我国日后经济的发展定下了新的战略目标,它意味着我国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必须随着经济目标和决策目标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自治区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自身的经济,以适应这种新常态的发展和需求。尤其是在政策方面:

(1)可以强化政策支持,对行政审批流程等进行简化,重新规定市场的准入门槛,对于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相关领域,可以允许各类资本的进入。

(2)大力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鼓励全国各地人才来民族自治区进行创业。对自愿来到自治区创业的人才要实行奖励和资助政策,利用贷款贴息、担保补贴、投资补助等形式加大对创业人员的支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

(3)将自治区重大项目的新增建用地计划指标等列入我国重点保障的范畴,使服务型企业运营的成本有所下降,并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二、推进自治区经济效率提升的保障性措施

(一)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通过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扩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范围、扩大种植业保险规模,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大力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加工,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企超对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

(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眼于加快各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做优做强工业、做特做精农业、做活做大服务业。

(三)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力度

加大交通道路的建设,推进大小城市之间的交通建设,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铁等,做好港口水运、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的建设。

(四)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加大金融“支农支小”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到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直接融资;鼓励扩大跨境融资,研究出台支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财政政策,支持引入境外资金。

三、结束语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对于我国各自治区来说,应利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合理出台相应保障措施,合理解决原由自治区经济运行状况所存在的问题,催紧自治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万超.《探寻当代最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大变革》,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2]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