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14郭敏杨龙彪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受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郭敏 杨龙彪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8周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026-03

原发性高血压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趋于年轻化。积极降压治疗,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1]。临床研究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的疗效[2,3]。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分别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目前临床关于二者联用疗效方面的报道不太多见。本文旨在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诊断符合 WHO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入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80例原发性高血压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0岁,平均(45.3±6.1)岁,病程1~16年,平均(11.3±2.1)年,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间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物,予低盐饮食、自我心理调适、适当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片,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每天1次,晨7点口服,缬沙坦(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 mg/片)80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应用缬沙坦80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血压测量按我国目前统一的标准,每日8:00~10:00测坐位血压,安静休息5~10 min后测坐位右臂肱动脉压,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者[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收缩压为(113.04±24.57) mmHg,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收缩压为(121.71±32.19)mmHg,观察组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为(80.33±17.66)mmHg,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为(85.20±22.94)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其中观察组1例出现头痛、头晕。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为主要目标,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6,7]。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研究发现,高血压的临床治疗采用单一类型降压药难以获得显著地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多,目前临床主张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且研究证实较单用可产生显著的降压作用[8,9]。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II)拮抗剂之一,其通过抑制AT1受体和刺激AT2受体而扩张血管,改善心室及血管重塑,抑制醛固酮分泌,排钠储钾,从而达到降压作用[10-12]。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类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为第三代Ca2+拮抗剂,其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阻止Ca2+进入细胞内,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减轻外周阻力而使血压下降[13]。且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心率、房室传导及心肌收缩力均无明显影响,6~8周内达到最大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

本研究中观察组4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8周后,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王莹等[14]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收缩压为(113.04±24.57) mmHg,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收缩压为(121.71±32.19)mmHg,观察组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为(80.33±17.66)mmHg,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为(85.20±22.94) 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二者联用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协同作用,既可直接扩张动脉,又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扩张动静脉而起到降压作用[15]。刘克勤[16]将1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72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给予缬沙坦治疗。持续用药6周后结果证实,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8% vs 81.9%,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2% vs 5.6%,P>0.05),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能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进.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79-80.

[2]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5.

[3] 孙芳美.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60-161.

[4] 李进.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 22(4):14.

[5] 符汉平.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 海峡药学,2015,27(5):110-111.

[6] 王红霞.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17-18.

[7] 唐维敏.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1923-1925.

[8] 成迎晖.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临床疗效[J]. 内科,2011,6(6):558-559.

[9] 张建军.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4):61-62.

[10] 叶同兴,刘佳.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10:2111-2112.

[11] 周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4,19(4):487-488.

[12] 李四平,刘朝斌,肖春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J]. 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6),188-189.

[13] 武国东,及志勇,武燕萍,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16-3018.

[14] 王莹.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体会[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63-64.

[15] 范海琴.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A):59-60.

[16] 刘克勤.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C):39-40.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受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