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CIK在前列腺癌治疗中耐受性的临床研究

2016-05-14姜涛胡志林王国良叶剑飞毕海马潞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

姜涛 胡志林 王国良 叶剑飞 毕海 马潞林

[摘要] 目的 探讨(DC-CIK)免疫细胞治疗前列腺癌的耐受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 方法 2014 年 11 月~2015年12月前列腺癌患者 36例 ,行手术包括开放的(2例)或腹腔镜(2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2例)(经会阴),术后应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36例,术后未应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肝肾功能、耐受性、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结果 36例前列腺癌患者在完成DC-CIK免疫细胞治疗3个周期后肝功、肾功毒性反应均为 0 度。患者总体生活状况治疗后明显提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症状领域的疲乏、疼痛、恶心呕吐明显改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期后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6例患者中2例在输注后体温升高,最高达39.0℃;1例体温达41℃;1例出现下肢轻微水肿,2d后消失;1例出现困乏,5h后缓解。 结论 腹腔镜或开放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3周期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是远期疗效及影响缺乏确切资料,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治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困乏、双下肢水肿,但需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CIK细胞;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011-04

在欧美,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第一位,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但近年来逐渐增长。早期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常体检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1]。前列腺癌一旦转移放、化疗等方法效果均不理想。近年研究表明以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混合培养后回输体内的细胞免疫肿瘤技术治疗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2],DC-CIK免疫细胞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有效率54%[3]。DC 细胞是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功能最强;CIK细胞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可以杀伤肿瘤活性。DC-CIK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技术的两个重要部分包括DC细胞与CIK 细胞,前者负责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后者发挥自身细胞毒性和分泌细胞因子可以杀伤肿瘤细胞[2-4]。本文研究36 例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均完成3 个周期DC-CIK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技术后患者的肝肾功能资料,评估其安全性及耐受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 年 11 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6例,均行手术包括开放的(2例)或腹腔镜(2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2例)(经会阴),男36例,年龄45~86岁,平均(67.3±11.9)岁。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2002-TNM分期,T1N0M0者2例,T2N0M0者10例,T3N0M0者10例,T4N0M0者6例,T4N0M1b者4例,T4N1M1b者4例。术后应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3 个周期。

2014 年 11 月~2015年12月前列腺癌患者36例,行手术包括开放的(2例)或腹腔镜(2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2例)(经会阴),术后应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3周期。对照组36例,术后没有应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3周期后评价肝肾功能、耐受性、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1.2 纳入标准

①腹腔镜或开放的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②术后1周以上外科情况解除;③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除外合并身体其他恶性肿瘤者;④除外有严重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者;⑤Karnofsky评分≥70,PS评分≤2;⑥预期寿命>6个月;⑦要求治疗前为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指标不能超过正常值的1.5倍,心电图检查正常;⑧本人及家属签署《生物细胞免疫肿瘤治疗技术知情同意书》和《免疫细胞治疗申请单》。按此标准,共36例纳入研究。

1.3 DC-CIK免疫细胞治疗

治疗前取外周静脉血(50~120 mL、细胞中心实验室提供的采血袋)。采血前1 d和采血当天少食油腻、清淡为主饮。

1.3.1 细胞培养 于中心实验室进行处理、培养、诱导。第1周培养DC细胞。后按比例一将成熟的DC细胞和CIK混合培养,培养2周后平均分3份。提前一天通知主治医生,连续3 d回输患者。

1.3.2 运输条件 路程预计超过1 h的,温度≥37.0℃或温度≤2℃时,保存和运输须保温箱低温(2℃~8℃)。细胞在常温下,1 h内到达不用特殊处理。剧烈震荡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经静脉输给患者。

1.3.3 细胞的输注 特别强调的是在细胞输注过程中,慢速,滴数维持在(35~45)滴/min。每次需予地塞米松2 mg。疗程之间间隔1个月,如有特殊情况具体输注时间可以调整。

1.4 评价指标

1.4.1 生活质量评估 参照国际通用的卡氏评分[4,5],将生活质量及体力改善状况(Karnofsky)评价,提高>20 分有效。

1.4.2 毒副反应 不良反应、耐受性、毒副反应的评价按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WHO)进行[4]。毒副反应包括肝肾毒性、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及发热、心脏毒性,均分为 0~Ⅳ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应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样本采用均数检验;生存资料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肾毒性反应

患者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均为正常,在完成DC-CIK免疫细胞治疗3个周期后,36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0。按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WHO),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毒性反应均为 0 度。见表1。

2.2 总体生活质量的评估

患者的总体生活状况评分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症状领域的疲乏、疼痛、恶心呕吐明显改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提高,治疗3周期后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总提高率分别为9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36例前列腺癌患者DC-CIK 免疫细胞治疗3个周期后毒副反应

DC-CIK 免疫细胞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其中2例在输注后体温高逐渐,最高达39.0℃,给予物理降温,临床检查未发现特殊原因,暂停输注,待体温正常后,继续输注,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因当天输注DC-CIK 免疫细胞治疗前30 min,皮下注射IL-2,即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欣吉尔)200 U,体温达41℃,临床给予解热镇痛、物理降温、对症支持治疗,6 h后缓解;1例出现下肢轻微水肿,2 d后消失;1例出现困乏,5 h后缓解。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见表4。

3 讨论

前列腺癌在中国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但近年来逐渐增长,易骨转移。对内分泌治疗初始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多数最终产生激素抵抗,并最终导致死亡[6,7]。肿瘤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减弱、进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通过患者自身的DC-CIK 免疫细胞回输的办法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而且能起到正向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它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多种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兼有T细胞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细胞毒活性,我们既往的研究表明,DC和CIK共培养,可促进CIK的增殖并增强其功能[8,9]。而DC-CIK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疗效也得到广泛认可。

近年来,生物医学发展迅速,相应的生物治疗也随之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方法,受到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10-11]。目前临床上采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技术一般应用于术后或者晚期保守治疗的患者,取得一定临床效果,逐渐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肿瘤作用。CIK细 胞是肿瘤杀伤细胞,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肿瘤作用,且副作用小,是因为CD3+、CD56+为双阳性细胞,它的肿瘤杀伤作用同时对自体及异基因的肿瘤细胞,回输时无IL-2,因此可减少寒战、发热等副作用的产生[12-13]。本文1例发热患者即是因为回输前输注IL-2引起,给今后临床使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技术,提供了很好的避免副作用的提醒。

本文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表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评估反映了患者治疗和生活过程中多个领域的情况,全面地评价了前列腺癌患者经DC-CIK治疗3周期后的生命质量[13-15]。本研究认为,经DC-CIK治疗3个周期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①DC-CIK治疗3周期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包括疼痛、疲乏和恶心呕吐,症状的改善会减少患者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获得较好的心理体验。②DC-CIK细胞治疗3周期后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③DC-CIK治疗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提高。

分析本项研究,先后出现3例发热的患者,分析患者发热原因可能与回输的细胞中含有IL-2的细胞因子有关,多数患者的发热可控,可自然减退,其中有1例患者的因为在输注前30 min肌注过白介素-2,导致体温41.0℃,给予相应处理好转,说明机体免疫系统活跃,通过积极回输DC-CIK细胞,应该有效。临床上如果体温高于39.0℃,可口服泰诺林配合物理降温,多数患者的体温可以控制,说明大多数患者对DC-CIK细胞免疫肿瘤治疗3个周期能耐受,治疗方法安全。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在回输前48 h内不用IL-2及其相关制品,可有效减少寒战、发热等副作用的产生。1例出现困乏,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并积极心理疏导,未给予任何治疗,6 h后缓解,1例出现下肢轻微水肿,2 d后消失,原因不明,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我们采用DC-CIK细胞治疗联合手术或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36例患者,均改善了患者因前列腺癌引起的临床等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未发现严重的临床副作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提示DC-CIK细胞联合手术或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我们目前病例较少,观察随访时间短,远期疗效及影响缺乏确切资料,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方毅,王译,苏毅,等. DC-CIK细胞联合内分泌治疗骨髓侵润性前列腺癌初探[J]. 西部医学,2013,25(2):238-241.

[2] 喻学林.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32-133.

[3] 费金璇,吴宇佳,周莉,等. 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抗CD27抗体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J]. 浙江临床医学,2015, 17(2):169-170.

[4] 耿奇,李秀萍.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4,27(1):134-135.

[5] 田杰,贾玫,陈信义,等. 艾迪注射液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19(15):310-313.

[6] 朱再生,付强,徐礼臻,等. 改良的保留神经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30例[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10):680-682.

[7] 胡文豪,周小波.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TLRP)与开放性手术的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5, 53(12):12-15.

[8] Chen B,Liu LF. Effectiveness of immu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recurrence rate of cervical cancer[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5,(9):1063-1068.

[9] 夏禾爱,郝剑锋,陈玲,等. DC-CIK细胞的制备及其对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0):2194-2197.

[10] Xing D,Zhao Y. DC-CIK biotherapy for a recurrent 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 of the salivary gland: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4,(8):1565-1568.

[11] 马英桓,胡祥,陈哲,等. DC-CIK细胞联合治疗80例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48-50.

[12] 李建旺,彭大为,黄春珍,等. 自体CIK细胞及DC细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5):459-461.

[13] 卞晋荣.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的效果评价[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5):306-309.

[14] 赵纪宇,陈立军,赵立,等.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5例报告[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2):144-145.

[15] Zhao M,Li HB,Li L,et al. Effects of a gemcitabine plus platinum regimen combined with a 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immunotherapy on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rat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4,(7):1403-1407.

(收稿日期:2016-01-03)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治疗路径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