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色彩中的格式塔理论

2016-05-14刘康轩王晨升成苈委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识别性色彩

刘康轩 王晨升 成苈委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课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在视觉界面设计中已经有广泛的运用。本文通过分析色彩中的格式塔理论,利用格式塔理论中元素雷同性与识别性的特点实现对目标元素进行合理的分级和分组,辅助用户的认知;另一方面,提出由于格式塔形式自身特点造成的认知良好却“寻路困难”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对今后视觉界面设计中格式塔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格式塔理论;色彩;雷同性;识别性;寻路困难

1 格式塔中的雷同性与识别性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试图解释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人类视觉是整体的: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对视觉输入构建结构,并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形成整体认知。

什么是构建结构呢?构建结构实际上就是一个区分与归类的过程。其中区分的过程需要用户感受到该元素的识别性,以便从众多信息中辨识出自己所寻找的信息;归类的过程需要用户找到要素之间的雷同性,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划分进同一组。比如一张图中,有若干不均匀排布的圆形和正方形,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图中的方块联系在一起,而不理会其他背景元素,尽管这几个方形元素距离不一。这是因为我们视觉系统在构建结构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这几个正方形相对周围圆形的识别性,从而将它们区分出来,然后这几个正方形又因为具有外形颜色上的雷同性,视觉系统很自然地会将它们归为同一类,从而完成整个区分与归类的视觉构建过程。

值得一说的是,这里构建结构涉及人们的一个完形心理,即人们有喜爱平衡、对称、简练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也被称为“完形趋向律”。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2 结合北京移动手机客户端界面分析色彩中的格式塔理论

接下来,我们结合北京移动手机客户端来研究下色彩中的格式塔运用对用户认知的影响。

北京移动手机APP内有欢乐版和商务版两个版本,在欢乐版首页界面,我们看到用户的流量信息(流量总额、已用流量和剩余流量)分别用三个外形相似的气泡显示,根据格式塔的雷同性,很容易让人将他们归为同类,用户很自然地理解它们是同类信息;而三个气泡彼此之间又通过三种不同的颜色红黄绿区分开,突出了各自的识别性,从而很清晰地表现它们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而在商务版中将同样的三个信息隔离开了,其中“本月剩余”和另外两个流量信息的显示方式差别很大,缺乏雷同性,用户很难将他们归为同一类。

但雷同性和识别性之间关系十分微妙,如果满足雷同性,缺乏识别性,就会造成界面元素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问题。我们看欢乐版下面的流量业务入口中,四个业务入口外观采用外形相同的贝壳,虽然满足了雷同性让人知道它们业务层面的相关性,但由于它们外形颜色完全一致,如果不看上面的字几乎无法区分开,用户极容易误操作。这方面商务版中做得更好一些,它用四个外形相似颜色不同的色块区分开,让用户很轻松地感受到这四块展示的是不同的功能却又有一定的联系。

当元素间缺乏雷同性就会造成界面元素虽然各不相似,却又截然不同,当这种互不相同的信息总量超出用户能最多接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认知障碍。例如北京移动APP的设置界面,整个界面各个元素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标区分,互不相同,尽管识别性不错辨识度很强,但由于元素之间毫无雷同性,导致界面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章法。使得用户一时之间很难找到想找的入口。

在流量分类明细的界面里,用户滑动查看后面的界面时,会发现界面上方的色块与下方的滑块颜色不一致,这无疑不符合人认知归类的视觉构建,根据认知习惯,人们会自然地将具有雷同性的色块归为同一类,这实际上也是格式塔接近性原则。因此这里建议将界面滑点颜色与上方色块颜色统一,这样既增加了同一界面里的“雷同性”(同一界面上下色块颜色相同),又保持了界面之间的“识别性”(界面之间颜色不同)。

在企业黄页界面,点击上面“中国建设银行客户服务热线”后,用户很难看出绿色的号码功能键与哪个企业名字对应,甚至更容易认为跟功能键下面的企业名字对应,从而造成用户误操作。简单地说即企业名字与它的电话之间缺少“雷同性”;点击和未点击的企业之间缺乏“识别性”。那么,我们改进的思路也很清晰了,即制造企业名字与其对应的电话之间的“雷同性”并增强点击和未点击的企业之间缺乏“识别性”,所以我们可以将界面上的绿色分割线去掉,然后将点击后的企业名字和下面的呼叫图标变成相同的颜色。

3 寻路困难

什么叫“寻路困难”?字面上理解就是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该往哪走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或者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处。放在软件应用中,寻路困难的局面同样存在,由于种种原因,用户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操作完成任务,或者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个流程之中等等。分析其原因,实际上由于格式塔形式自身的“对称”、“均衡”、“重复”等特点,往往使得整体识别性方面存在缺陷,容易造成认知良好却“寻路困难”的局面。

在网站多步注册界面,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在注册流程中突然会找不到自己目前处在哪一个流程步骤中,是身份验证?还是补充个人信息?虽然界面上方的导航步骤每项排列均匀,认知良好,但仍容易让用户“迷失”。那么如何改进呢,我们这时可以通过打破原有均衡、对称的形式,添加某些特殊标识或装饰,从而增强界面的识别性。就这个界面来说,我们如果在当前所处流程上用鲜艳色块标识出来,并于下面提交按钮颜色一致,那么很轻松的避免了“寻路困难”的囧状。

实际上,这种问题在移动app中的导航设计里体现更明显,结合北京移动客户端导航来看,在导航条里将用户当前所处的界面“流量”用凸起的蓝色色块标记出来,让用户能随时了解自己所处的层级位置,使用户不至于出现“迷路”的窘境。这点在其他app中也有体现。

4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在界面设计中,运用色彩中的格式塔理论,一方面可以利用元素的雷同性与识别性对目标元素进行合理的分级和分组,辅助用户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格式塔形式自身的“对称”“均衡”“重复”等特点,往往使得整体识别性方面存在缺陷,造成认知良好却“寻路困难”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法是“打破”:在总体完形中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变,适当地打破其均衡、重复和对称性;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添加”:使用标识、装饰等易识别的元素,增加整体界面的识别性。

参考文献:

[1] 鲁敏,汪晓娥.阿恩海姆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及其色彩理论研究[J].大众文艺,2012(14).

[2] P.Trummel . Shape of concept:color percept…graphics,geometry and gestalt[J] .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2002(8).

[3] 牛力,徐磊青,汤众,等.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J].设计研究,2007(05).

[4] 彭雅莉.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

[5] 毛艳艳.动数字媒体界面色彩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识别性色彩
商用车夜间识别应用研究
品牌标志创意概念的发生因素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国产汽车标志设计批评
神奇的色彩(上)
符号的识别性在广告视觉形式中的体现——以标志设计为例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剂的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分子识别性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