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6-05-14诸刚欧阳志红陆静兵

职业·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实践探索管理机制

诸刚?欧阳志红?陆静兵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的主要运行模式,在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作用,同时对确保校企合作的稳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管理机制 实践探索

课 题:本文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管理类科研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Y-GL-15-27)。

一、现状分析

自教育部2006年提出校企合作办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来,各地职业院校均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校企合作的形式根据各自的特点也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江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确定科研攻关和区域经济研究方向,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产学研的有机融合。想要能够确保校企合作长期健康持久地发展,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合作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基于自身办学特征与实力,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双方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从校企合作的效果分析,目前较为成功且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校中办厂,资源共享。学校通过其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等资源与企业进行合作。学校为合作双方提供硬件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与科研等相关资源。

第二,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基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企业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按照企业提出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第三,职教集团,合作共赢。在政府主导下,由职业院校、相关企业等组成的职业教育联盟——职教集团。依靠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以企业的工作岗位为学校提供教学支撑,实现了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共同培养人才,资源与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以上合作模式各具特色,各职业院校根据其自身区域经济的特点,均探索出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校企合作缺乏融合度和依赖度、校企合作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三、机制探索

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要寻找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持续合作的激励点和利益平衡点,探索各种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顺利实施。

1.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中实践教学的内容、运行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委员会定期换届、召开会议,共同研讨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训方式等。借助校企各方的优势,双方人员相互交流,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并以合作协议的方式,从机制上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2.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拓宽其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对学生开展各项技能训练,而企业则要考虑其自身所追求的利益。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合作目标、各自关注的重点问题,才能使实训项目有效开展,实现实训基地的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集中建设管理。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可以试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同时要解决好校内实训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合作互补关系,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率。校企双方建立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则以承担企业生产为主,以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学校要坚持定期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委派相关专业教师对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实习实训效果进行全程监控。校内外实训基地应在满足校企双方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实训基地管理机制进行运行和考核,力争实现教学、生产、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功能的用途。

3.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它主要包括:组织保障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其中,组织保障机制是指学校和系部均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学校层面的是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工作计划,协调沟通与企业的联系,检查评估合作的效果和质量监控等;系部的机构则负责具体落实、推进专业与企业的全面合作。条件保障机制主要从师资、实训基地资源、教学资源以及经费等方面保证。运行管理机制主要从教学管理机制、人事管理机制等方面考虑。

此外,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顶岗实习机制也是职业院校从专业建设角度应该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

四、实践尝试

为确保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作能够健康、持久、有序地开展,我们在管理机制方面做了如下尝试和探索。

1.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在办学理念方面,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指导思想,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校企合作这一基本原则。在申报新专业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集体研讨后做出决定,新专业申报(或老专业改造)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订、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和内容的确定等,均充分听取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实际。此外,还通过聘请企业一线人员到校任课,指导实训、参与实训场所的建设等活动。所有这些项目活动的落实均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予以保障落实。

2.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以笔者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它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大众”定向班,定向班本着与企业实现教学内容、师资、文化与管理四个对接的原则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于企业的生产模式、作息时间、生产场地和季节性等与学院的常规教学管理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故学院对定向班的管理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首先是教学内容与师资方面,教学内容要随着企业的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材及实训内容要求等均需要有一套动态调整机制。此外,传统的授课形式、技能训练方式也将与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对接,有些教学内容的讲授、技能的训练将随着企业的生产节奏、方式、时间节点进行。校企双方师资的有效对接,是指根据需要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为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活动,学院制订了相关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其次是在管理方式上,学生不论是在学校上课学习,还是在企业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均以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为主要模式,在综合技能训练及顶岗实习的管理上则以企业为主,企业根据其管理规章制度,以对待其员工的管理方式对参加训练和实习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此外,在文化对接方面。学院积极鼓励专业参与企业文化活动,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定向班的学生参与企业的“全员生发”活动,它是企业举办的一项活动,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全员生发”就是培养员工做一个自主、自尊、自信、自爱的人,让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员工变得强大,并形成合力。其主要指导思想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思路基本一致。定向班的学生是企业的未来,借助“全员生发”等相关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早日融入企业。

3.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为保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正常有序进行,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其宗旨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密切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制订学校“校企合作”的工作计划,对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可行性调研、确定和签约工作,负责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联系安排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招聘会的统筹工作。

总之,学院出台了相关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由院长担任组长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方面确保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有序进行;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上也明确予以规定,需保证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担任指导教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

五、思考启示

从一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校企合作较为成功的典范分析,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成功与否,校企合作是否具有生命力,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相关事宜。

第一,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应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

第二,高职院校必须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摆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校方对校企合作工作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将校企合作的相关教学资源参与到合作的项目之中,最大限度地吸引企业的参与,使合作功效最大化。

第三,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通过观念、制度、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让全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使职业教育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晓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许敏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28).

[3]陈丽.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与研究[J].中文信息, 2015(6).

[4]汪长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1).

[5]贾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

[6]李国平.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7]叶继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0).

[8]黄才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

[9]李凤友.关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9).

[10]彭新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吉林农业(C版),2011(12).;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实践探索管理机制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