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迹与九州:“创世纪”的人文意义

2016-05-14胡阿祥

唯实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世纪大禹九州

胡阿祥

一、大禹治水

“禹迹”、“九州”两个名称,往往见于诗人的吟诵中。以“禹迹”指称全国,比如唐人张说的“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五代晋朝的《武功舞歌》:“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以“九州”指称全国,比如唐人王昌龄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禹迹”与“九州”在诗中往往成对出现,如南北朝庾信的诗:“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明人胡翰的诗:“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那么,为什么会有禹迹、九州这两个祖国的名称?为什么这两个名称又往往成对出现呢?仔细说来,这里面不仅联系着有趣的历史事实,而且还夹杂着许多的神话传说呢!

读过《圣经》的朋友都知道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没有读过《圣经》的朋友也肯定听说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见载于《圣经》的《创世纪》里,说上帝耶和华看到他创造的世界变得一团糟,就决定毁灭所有的人类,只留下为人虔诚、与人和睦相处的好人诺亚一家。于是上帝叫诺亚造一条大船,那船长450英尺,宽75英尺,高43英尺,这跟现代的远洋轮船差不多大。诺亚又捕捉了许多动物放在船上,然后上帝就让暴雨连下了40个昼夜。洪水汹涌澎湃,淹没了整个地球,只有诺亚方舟漂浮于汪洋大海中。等到洪水消退了,诺亚一家和他带上方舟的动物,就成了这场可怕的洪水后仅存的生物,并且一直繁衍至今。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创世纪”呢?这就是大禹治水。话说尧帝时,洪水滔天,到处泛滥,人民不得安生,于是尧帝命令鲧治理洪水。鲧用围追堵截的方法治了九年,却是堵上了这里,又溃漏了那里,纵然忙得焦头烂额,却没有什么成效。接任尧帝的舜帝一怒之下,就把鲧杀了,又委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劳心焦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禹累得身体枯瘦,嘴变得像鸟儿一样尖小,由于长期泡在泥水里,他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上没有汗毛,他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到处奔波,脚上长满了老茧,以至行路困难,一跛一瘸的,人称“禹步”。也许是禹的真诚感动了上苍,又也许是禹的确治水有方,反正洪水被禹治平了。治平洪水之后,立下丰功伟绩的禹获得了“大禹”即“伟大的禹”的称号,随后又接受了舜帝的禅让,成为新的君王。大禹后来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标志着夏朝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君、家、国三位一体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历时4000多年,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推翻帝制,才宣告结束。

在大禹那样的时代,竟然能够驯服滔天的洪水,这是不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大禹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刻苦耐劳、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调查规划、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是不是特别值得尊崇的英雄?也因为此,大禹得到了后人长久的怀念,这种怀念又以各种方式表现了出来。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大禹治水,得到了应龙、巨龟、河精的帮助。应龙飞到高空,鸟瞰大地,判断地理形势,然后用尾巴画地,做出标记;随着标记,大禹率领民众,疏通、拓宽、开凿了一段又一段的河道,这些河道后来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大江大河。巨龟驮着大禹从天帝那里求得的“息壤”——一种能够无限生长的土壤,堵塞河堤的决口,又在必要的地方多撒一些,于是就长出了山丘。人面鱼身的黄河河精从翻腾的水波里跳出,双手奉上《河图》,那《河图》上画的是治水的规划、方案。当然,大禹治水也惹恼了水神共工,共工一夜之间把洪水水位提高了好几丈,许多山头都被淹没了。面对恶神,大禹只能采取武力,于是召集群神打败了共工。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感恩感念,真挚有情。《左传》记载,周天子派刘夏出使,在洛水入黄河处,面对着滔滔河洛,刘夏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这话是说:多么美好啊,大禹的功劳!他光明磊落的德行照耀千秋!倘若没有大禹治平洪水之患,我们早就化成了鱼鳖!孟子赞美大禹说:“禹疏九河……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话是说:大禹疏通了九河,田地不再遭受水患,因此中原大地的人们才有了收获,有了粮食。

比如围绕着大禹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今天黄河山陕峡谷中的龙门口,那是大禹治黄河时拓宽整治的,所以也称禹门口;陕西旬阳县禹穴,那是大禹治汉水时住过的地方;山东济南市的禹登山,大禹曾经登过。四川汶川相传是大禹的出生地,安徽怀远相传是大禹夫人涂山女的家乡,浙江绍兴相传是大禹的归葬地,这几处有关大禹的名胜古迹尤其繁多。至于禹庙,更是遍布神州大地。

然而比较言之,“禹迹”、“九州”这两个我们祖国的名称,更加彰显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这又怎么理解呢?

二、“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归根结底,其实大禹治水,功不在水,而在于地。道理很浅显,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地。大禹治水,使得洪水各归其道、汇流入海,进而才使得陆地显露出来,为人所居,正如《左传》所描述的那样: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茫茫无际的禹迹啊,被划分成了九州,开通了条条道路,百姓有了居住的房屋与祭祀的宗庙,野兽有了丰茂的青草,百姓和野兽各有各自的住处,遵守道德,互不干扰。从这段描述中也可以看到,“禹迹”是被划分为“九州”的,“禹迹”的范围就等于“九州”,“禹迹”、“九州”本是相互关联的一对名称。

说到这里,几个问题就来了:“禹迹”、“九州”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对名称?出现的时间与指称的范围又是怎样的?

先说禹迹。大概是在西周的时候,出现了“禹迹”这个名称。从字面义理解,“禹迹”就是大禹那一跛一瘸的“禹步”走过的地方。这“禹步”走过的地方有多大呢?按照《尚书·禹贡》的记载,那是包括了从黄河北岸到长江北岸的27座山,弱水、黑水、河水、汉水、江水、济水、淮水、渭水、洛水9条水!马马虎虎地说,就是当时的全国各地吧。因为正是大禹治水,拯救了大地,造福于万民,人们为了纪念与缅怀大禹的功绩,就把他踏遍的山山水水合称为“禹迹”而延续下来,“禹迹”就成了全国的代称。

再说九州。稍晚于西周时出现的“禹迹”名称,春秋时又出现了“九州”名称。考察“九州”的原始含义,其实不是指九个具体的州,而是指水中的许多州。这得从“九”字说起。在中国古代,“九”往往不是实数,而是表示数量多到无以复加的虚数。清朝学者汪中曾经写过一篇经典文章《释三九》,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也就是说,“九”是虚指的极数。比如成语“九牛一毛”,意为从很多牛身上拔下一根毛,比喻在极大数量中的极小数量。“九州”也是这样,是指许多的州。那么“州”又是什么意思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古文州。”这意思很清楚,州是个会意字,指水所围绕的陆地,或者说指人们可以居住的水中的陆地,大概就相当于水中的岛吧,这个意思的州,现在写作“洲”。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禹迹”与“九州”是一对名称了,原来它们都与大禹治水有关。因为大禹治平了洪水,显露出许许多多块陆地,人们得以安居在这些陆地上,所以这些陆地就被合称为“禹迹”;“禹迹”是由许许多多块陆地、也就是“水中可居”的州组成的,所以“禹迹”也被称为“九州”。

三、九州:从空泛到实在

有趣的是,到了战国时代,原来指许多块陆地的空泛的“九州”名称,变成了各有其名的、实实在在的“九州”。其中与大禹治水直接关联的具体的“九州”名称,见载于《尚书·禹贡》中,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有关各州的分布情况与大致范围,看看上面这幅南宋的《禹贡九州山川之图》就清楚了:

看着这幅近千年前的地图,虽然描画的更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情况,我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因为这些州的名称甚至位置,很多沿用到了今天,有的成了今天省区的简称,比如河北省简称冀,河南省简称豫,有的仍是今天的政区名称,比如河北省有冀州市,山东省有兖州市、青州市,江苏省有徐州市、扬州市,湖北省有荆州市。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九州”名称寿命的长久、影响的深远。然而问题在于,本来空泛的“九州”,为什么到了战国时代就变成了实在的“九州”呢?这就要说说《禹贡》这篇重要文献与“托古改制”这种传统思想了。

《禹贡》是中国传世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的一篇,字数不多,只有大约1200字。古人认为这篇文献是大禹治平洪水、划分九州、依据九州土地的肥瘠状况而制定贡赋等级的记录,所以命名为《禹贡》。而按照现代学者的理解,《禹贡》写成于战国时代,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统一的向往,其中的“九州”,就是学者们为未来统一时代所设计的政区划分方案。那么,为了未来的统一而设计的政区划分方案,为什么非要说成是大禹的“九州”呢?简而言之,这是要“托古改制”。

我们知道,在农业经济占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秦时代,人们很尊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年人,直到今天,不是还有“不听老人言,吃苦日子在眼前”的说法吗,不是还有“老生常谈”的成语吗。处在这种“老就正确”的思维定势下,人们很容易向往过去,向往古代。因此,思想家们提出一项政治改革的设想,政治家们规划一项政治改革的方案,首先就要托古,就是把当前的设想、方案假托于古代,说这种改革不过是恢复古代已经实行过的制度罢了。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古代有尧舜禹那样的圣君,有夏商周那样的盛世,这样的圣君与盛世所实行的制度,当然也是尽善尽美、整整齐齐的——大禹时代就是这样。

当然,还有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在历史记忆与古史传说中,大禹的形象可谓充满了“正能量”,比如墨子称道大禹说: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庄子·天下》)

反过来看看战国时代,真是今不如古,群雄割据,杀伐连年,烽火狼烟,人民痛苦不堪,社会混乱异常。于是学者们——无论是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还是法家学派的商鞅、申不害、韩非,以及其他学派的大师们,都向往统一、反对分裂,并且按照各自的设想,勾画着未来统一时代的蓝图,其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就是恢复大禹九州的政区制度,以方便政府的管理与人们的居住,因为在设计者们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多的,既便于统治者的实施,试问哪位统治者不希望成为大禹那样的圣君呢?也便于老百姓们接受,大禹可是救民于洪水之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超级英雄啊!

其实九州具体名称的来源取义,也有力地证明了大禹九州由空泛到实在、由模糊到清晰的历史背景,是在统一趋势日渐明朗的战国时代。比如冀州得名于冀国,春秋时冀国为晋国所灭,所以冀州的范围与晋国的范围相当;徐州得名于徐国,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扬州缘于越国,扬、越二字音近义同,战国时越国为东南霸主;荆州得名于楚国的别称荆国,楚国早期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一带立国,春秋战国时楚国是南方大国;雍州得名于雍城,雍城即今陕西凤翔县,春秋战国时秦国在此建都200多年。另外,青州是九州中最东面的一个州,属于齐国的范围,按照春秋战国流行的五行学说,东方色青,所以取名青州;兖州属于卫国的范围,得名于沇水,沇水是济水的别称,济水流经今河南、山东境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四渎”即江、河、淮、济之一,济水今天虽然已经湮没了,但仍留下了许多相关的地名,比如济南,就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豫州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周天子周国的地方,东汉刘熙的《释名》说:“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豫州”的“豫”,是居中的天子希望安闲舒适的意思;至于梁州,那是战国时代秦国新开拓的疆域范围,即汉中、巴蜀地区,秦人架有栈道通达,而梁就有桥梁沟通的意思。如此看来,《禹贡》九州的具体名称以及方位、范围、背后的相关国家,都是春秋战国时代情况的反映,也就是说,如果不到战国时代,学者们是无论如何也编造不出这样一套州名的。

遗憾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虽然完成了统一的重任,然而战国学者们设计的规模与名称俱备的九州,却没有被秦始皇帝嬴政采用,秦朝分天下为36郡。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以《禹贡》九州为基础,实行了州制,然而不是九州,而是十三州,十三州中,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荆州、扬州七州是《禹贡》的州名,《禹贡》的雍州改名凉州,梁州改名益州,另外加上了幽州、并州、交趾、朔方,这十三州的正式称呼是“十三刺史部”,习惯上则称“十三州”;另外,西汉武帝的十三州并不是行政区,而是监察区。再到东汉晚期,州变成了国家一级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而从此以后直到清朝,作为行政区的州也是一直存在的。今天,我们国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设置有“自治州”,比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等。至于现行政区名称中带“州”字的,那就不胜枚举了,甚至成为时尚,以致现在许多政区改名时,若不带上个“州”字,好像就不雅致了,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吧。

四、孪生兄弟与“创世纪”的意义

总结上面的讨论,大禹治平水土,人民得以安居;九是虚指的极数,在地理上后来多指八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加中央,于是“禹迹”、“九州”成了全国的代称。分析禹迹、九州这两个名称,“迹”指大禹足迹所至的范围;“州”本来是指水中可居的陆地,后来演变成九个理想中的大行政区。也就是说,“迹”、“州”这两个字是通名,与“禹”、“九”这两个专名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指称全国的专有名词。而从理论上讲,如果“禹”字加上与“迹”义同义近的通名,或者“九”字加上与“州”义同义近的通名,也就可以构成与“禹迹”、“九州”义同义近的、指称全国的专有名词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禹迹、九州有着众多的孪生兄弟,它们“出生”的年代有早有晚,但都是指称全国的古老名称。比如禹迹的孪生兄弟有禹甸、禹域、禹服;九州的孪生兄弟更多,有九有、九囿、九围、九土、九原、九牧、九伯、九服、九畿、九共、九域、九方、九垓、九区、九野、九壤、九宇、九县、九廛、九夏,等等。我们简单地选说几个。

比如禹迹的孪生兄弟禹甸,《诗经》里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甸是治理的意思,禹甸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宋人方夔的《苦热》诗说:“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又如禹迹的孪生兄弟禹域,近人黄遵宪称道梁启超:“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茫茫禹域,惟公是赖。”陈毅元帅的诗:“百年家国恨,禹域日倾颓。”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禹贡学会”及《禹贡》半月刊,在《募集基金启》中说:“今日一言‘禹域,畴不思及华夏之不可侮与国土之不可裂者!”

再如九州的孪生兄弟:九有,西晋潘岳的诗:“茫茫九有,区域以分”,近人黄遵宪的诗:“茫茫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九围,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隋书·西域传》:“自我皇隋,平一宇宙,化偃九围,德加四表”;九土,西晋左思的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北宋司马光的文:“至于十国五代之际,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九域,《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北宋王存著有《元丰九域志》,那是记载全国疆域的地理总志;九夏,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制书:“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如此等等,这里就不再累赘举例了。

问题在于,为什么“禹迹”、“九州”会有这么多的孪生兄弟呢?

一般的原因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流行复古思潮与创新时尚。因为复古,一些旧名号被重新使用起来,而且被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涵义,如禹甸、九有、九围、九土;因为创新,许多新名号又被造立出来,从而使得诗歌文赋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禹域、九垓、九区、九野、九壤、九宇。

特殊的原因在于,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与“九”这个数字的特别象征。

先说“九”这个数字的特别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九”不仅代表虚指的极数,是极多的意思,还是一个神圣的数字、吉祥的数字。《易经》以“九”代表乾坤万物,《黄帝内经》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中国古代称帝王为“九五之尊”,九月九日是两个最大阳数的重叠,所以称为“重阳节”,中国古代品评人物,分作“九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与此相关联,以“九”这个数字配上合适的字眼,称呼我们的祖国,也就寄寓了神圣的意味与吉祥的祝愿了。

再说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水是生命的源泉,试问在人类历史上,哪一个古老的文明不是傍水而居呢?古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概莫能外。然而,傍水而居尤其是傍着平原地方的大江大河而居,也容易遭受洪水的袭扰乃至灭顶之灾,于是能否解决洪水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人类早期文明能否维系、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实哪怕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水利对于农业而言,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命脉所在。于是我们看到,世界各地都有洪水与治水英雄的神话传说,其实这类神话传说都有历史的影子或者依据。具体到我们中国,洪水与治水英雄的历史与传说,就是大禹治水。

上升一步来说,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在于:此前人类只能被动适应的自然世界,变成了一个有主动的奋斗、有历史的记忆、有血有肉的人文世界;自然经济为主、缺乏行政管理的生活,开始向农业经济为主、政区有序管理的生活发展;部落联盟、选贤任能的社会状态,逐步变为统治权力、家族世袭的国家体系。如此等等,于是大禹成了华夏先民与大自然既搏斗又适应的象征,成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标志,成了开创中国疆域的偶像,成了中国“国家”的奠基人。而从这层意义上说,治平洪水、划分九州、传位于儿子启的大禹的历史与神话,正是我们中国的“创世纪”,这样的“创世纪”,较之《圣经·创世纪》里诺亚方舟的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充满“正能量”;而再由这样的“创世纪”中凝练出来的“禹迹”、“九州”及其众多的孪生兄弟,也就非常恰当地成了我们祖国古老而雅致的名称。

因为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禹迹”、“九州”成了我们祖国的名称。与此相联系,因为地理视野与世界观念,“四海”与“天下”又成了我们祖国另一个系列的名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讲再讨论。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创世纪大禹九州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天下为家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新春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和亲女的原型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历史上的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