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江苏小微企业持续性成长

2016-05-14赵驰

唯实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微江苏融资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推动下,江苏的小微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小微企业持续性成长,为江苏经济发展服务,应着重采取以资金引导破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以技术创新提升小微企业发展实力,以科技金融加快小微企业发展步伐,以产业集聚提高小微企业发展效益。

当前江苏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保障不足。融资约束依然是小微企业转型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这可能在于:一方面,江苏小微企业数量众多,间接融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近些年正在逐步构建由主板、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这些直接融资渠道对于众多小微企业来说依然存在着门槛高、条件严、进入难等困境。上市融资渠道阻塞,使得很多小微企业不得不通过借助民间借贷来解决短期流动资金约束,这致使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据调查目前省内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已达20%以上,如此高的借贷成本,形同枷锁,对于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创新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囿于技术创新要素投入不足,如招不到科技人才、融不到研发经费、得不到政策扶持等,江苏诸多小微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均比较薄弱,导致小微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成长缺乏持续潜能。据统计,目前江苏约有56.6%的企业,存在着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小、只能基本维持原有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的现状;而能够独立开展研发或通过引进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品的企业比例也比较低,不足15%。这对于在遵循丛林法则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下尚未站稳脚跟的小微企业来说,更是步履艰难。由于诸多小微企业尚处于创新创业的起步时期,在技术选择上往往会采取跟踪模仿和技术改进策略,无法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其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山寨产品”,品种单一、质量粗糙、附加值低等,也往往会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也仅仅是处在装配加工环节,徘徊于价值链的下游和“微笑”曲线的底部。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匮乏,不仅严重制约着企业持续性的成长,而且也会使企业发展自身存在抗风险的脆弱性和对跨国公司的依附性。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致的小微企业倒闭潮和破产危机,警醒小微企业必须要重视培育以技术创新为表征的自生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政策落实不快,执行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如在十八大报告中就鲜明地指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后续关于财税金融和减免行政收费等相关措施也相继出台,但由于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过程中部分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跟上以及一些时效性强的政策也存在落实困难和执行滞后等原因,导致这些出发点好、落脚点实的政策举措未能及时发挥作用。另外,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执行不到位、落实不给力、解决不彻底等的现象。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政策明确规定要降低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但经调研发现,现实中的“隐性门槛”和“玻璃幕墙”依然存在,呈现出由“严禁进入”转为“明松暗紧”的态势;在税收减免方面,相关政策也明确指出要不断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给予小微企业最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小微企业并没有感受到这方面的“福祉”,如在由江苏省工商联组织的一次“关于执行新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以来企业负担情况”的调研中,发现有29.8%的企业反映税收负担有所减轻,而有45.7%的小微企业表示和以前一样,税收负担并没有减轻,另外还有11.2%的企业则反映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

加快江苏小微企业持续成长的建议

以资金引导破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资金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撑。当前,“融资难”和“融资贵”依然是制约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瓶颈。对此,一方面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为融资困难而又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降低间接融资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要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适时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征信系统和评级标准,以此甄别出有潜质有前景有偿还能力的小微企业,减少融资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尽快构建门槛低、条件宽的直接融资体系,通过加快发展能够包容更多类型和层次的小微企业的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迫切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可发挥长三角地区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通过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入小微企业,缓解处于起步期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

以技术创新提升小微企业发展实力。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动力。针对当前江苏小微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可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江苏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等,由政府牵线,将小微企业急切的技术需求和江苏丰富的高校科技资源进行对接和孵化,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渐展开在人才、项目、设备和成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内生合作机制,提升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应借助现有科技资源,利用后发优势,尽快提升自生能力。通过抓住“互联网+”的潮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下,延续“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梯级之路,在“干中学”中不断积累创新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以此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链分工地位。

以科技金融加快小微企业发展步伐。提供科技金融服务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新保障。针对当前小微企发展中政府服务不到位的现状,根据小微企业对科技和金融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可尝试将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有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四个参与主体组成的科技金融体系,进而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新型保障。具体来说,政府作为科技金融体系中的特殊主体,除了给予小微型企业及时的信息服务以降低因系统性风险所引致的不确定性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冲击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科技金融所提供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揽子保险险种,如产品研发责任险、专利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以及项目投资损失险等,建立根植于小微企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以此破解小微企业发展成本高、死亡率高和成长性低(“两高一低”)的发展困境。另外,政府还可以与银行、保险机构等针对辖区内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建立三方联动机制,通过设立风险保障基金或是天使投资平台,为小微企业的科技贷款提供风险补贴,进而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创新功能,提升政府执政效能。

以产业集聚提高小微企业发展效益。推进产业集聚是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新途径。针对当前江苏小微企业分布不集中的发展现实,可尝试推行产业集聚式发展模式。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集聚,能为企业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技术创新和提升竞争能力提供可实现的新路径。对此,江苏一方面应通过建立更多的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园区,为小微企业提供集聚的载体和环境,在政府有的放矢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方面可以借鉴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集群。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注重对一些已初具规模的小微企业进行扶持,努力为其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以此吸引相关企业的进驻和联结,由点及面地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目前,江苏沿江已形成了如宜兴环保、扬中低压电器、丹阳眼镜、海门绣品、吴江羊毛衫和盛泽丝绸等一批以小微企业为中坚的比较成熟的企业集群。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加快江苏小微企业集聚式组团式网络化发展,逐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板块经济和县域经济。

〔本文系东南大学赵驰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小微企业发展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小微江苏融资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
图说江苏制造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