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6-05-14王宏波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

王宏波

摘 要:语文不仅是一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思维习惯的基础性课程,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特征,而且处于情感发育的关键性时期,这个时期的情感教育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很直接的影响。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的文章比比皆是,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情感的良好发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教学;实施意义;实施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塑造学生良好性格、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促进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之为“教书育人”,也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起责任。而语文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小学阶段教材中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的文章数不胜数,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掘这些教育资源,而仅仅从语文知识传授的层面进行教学则不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学生情感的良好发育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因为学生情感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无法体会感动,更无法达到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状态,这种停留于表面的学习状态很难长时间维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就必然会造成教师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总结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阐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益处颇多,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同时也能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发掘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形成,让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另外,情感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意识,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和语法等知识层面的教学,更多的是情感体验方面的教学,在面对优秀文章时,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只有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在内心深处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学生才会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探析

1.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对很多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理解得不透彻,而且也很难产生内心的共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心底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学辅助,如,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这些直观的教具能让学生产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看一方面可以深入文章的深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种直观感受的刺激下,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情境的设置方面,教师同样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展开,用小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教材文章,通过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了解,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渐走入作者的内心深处,达到与文章作者心灵的沟通。

2.实施有效的课堂互动,交流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不仅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外化的过程,而且在情感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外化过程,这样,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及时的教学调整,提高情感教学的效率。另外,情感教学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敞开心扉,让教师和其他学生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真挚的情感。对此,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想、去感受,而不是在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执行。其次,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能有效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避免学生形成自闭和自卑的性格。

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而且情感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高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教师全面负起教育责任的集中体现。同时,有效的情感教育还能非常积极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为学生未来个人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曲行舟.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