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语文阅读教学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05-14王晓英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标新立异创新思维

王晓英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设置疑问,标新立异,训练学生的超常思维;要激活想象,训练学生的辐射式思维;要充分利用空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关键词:设置疑问;标新立异;激活想象;空白;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要设置疑问,标新立异,训练学生的超常思维

超常思维就是用反常的方法来思考,是对原来思维框架的突破与发展,是标新立异。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这种思维的表现是“怀疑”,是“求异”,实质是“否定”,是“批判”,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求真求新。如,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对于欧阳修所抒发的感情,就有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不是自扬其短,而是自鸣得意。他在《醉翁亭记》中大肆宣扬自己的悠闲,因为“政清”则“事简”,同样,“事务简约”,也表明了“政治清明”。学生不受教材、参考资料的限制,能谈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就是求异的超常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超常思维。质疑求异,使学生思维更活跃,钻研课文的兴趣更浓,通过阅读课上的质疑训练,学生变得聪明了,爱用思考的大脑审视教材,及评价作家了。

二、要激活想象,训练学生的辐射式思维

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这种思维在阅读中表现为:借助于联想,从具体的阅读内容出发,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积累,由此及彼,联系与之相关的解释性、证明性、比较性材料,多角度地创造阅读理解的背景,在对照中分析鉴别,求同求异,从而将阅读后的感悟和理解推向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推进到一个更深刻的层次,建立多维式思维框架。

如,教学韩愈的《马说》,在把握“说”这一概念时,就文体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柳宗元的《捕食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了解“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跟现代杂文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可议论,可叙事,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还可以联系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把“说”与“表”“记”“铭”等作比较,以区别并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

训练学生的辐射式思维还可以通过想象,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这个空间想到另一个空间,使狭小的扩大,使简单的变复杂,使平面的变立体等。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最后一句话提问:“祥子为什么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后,学生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因为他冷,所以他哆嗦。”“因为他任凭别人吆喝又被雨淋。”“因为旧时的劳动人民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像风雨中的树叶摇摇欲坠,任人摆布。”由此可见,触类旁通的辐射式思维,使阅读感悟的信息渠道从单一型变为多元型,使学生阅读理解的思考层次由平面式变为立体式,使感悟理解后的知识、信息不仅在数量上成倍增加,而且在联系中互相贯通,从而优化了学生读书学习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阅读的高层次产生创造的灵感,突破陈见,萌生新观点,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反应,它能促使学生相互激励,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三、要充分利用空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合理运用文本中的“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留下的“空白”,让学生根据皇帝最后的心理活动想象:在游行大典结束之后,皇帝回到皇宫会怎样?也可以从皇帝的语言、心理、动作及大臣们的活动等方面来发挥想象。学了《孔乙己》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戏剧、诗歌中语言的“空白”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师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的观念,注重学生思维的辐射性、求异性、超常性、批判性和形象性等训练,引导学生敢于持不同的见解大胆地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立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丽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王秀梅.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5(6).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标新立异创新思维
东方力量
鼓励“发问” 允许“出奇”
大胆标新立异,开创全新境界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小学数学学习要学会记笔记
我的习作我做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