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探析

2016-05-14林楚雯邓复群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林楚雯 邓复群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其认知、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实际情况,以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日后进一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党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点任务,而学生党员群体中建设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所高校都要落实到位的,本文通过对学生党员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其认知、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实际情况,分析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日后进一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解决目前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瓶颈问题。

一、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调查情况

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的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及其他非党员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按照学生党员的比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6份,回收率为98.09%。根据回收问卷进行统计,统计情况如下。

(一)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通过本次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对程度题的统计分析,分别对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词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1表示认同程度最低,4表示认同程度最高。

1.学生对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词认知程度总体较高。

问卷调查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整体情况,从数据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了解”的程度,但还没有达到非常了解的程度。认知度最高的是“友善”,达到3.57的平均值;认知度最低的是“法治”只有3.10的平均值。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析,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词的认知度最高,有3.53的平均值。

2.学生党员整体对核心词认知程度相对更高,但偏差不大。

对比学生党员(含预备)与非学生党员认知情况,从中看出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学生党员(含预备)整体对社会主义核心词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偏差度不高,仅差0.32。

3.学生党员对“法治”、“爱国”、“敬业”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对“富强”、“民主”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对学生党员(含预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词的认知程度进行分析,可见学生党员对于“爱国”、“诚信”、“友善”的核心词认知相对较高,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这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到位,除了“富强”、“民主”、“平等”外,学生党员对于其他核心词的认知度均高于非党员学生,其中“法治”的偏差值最大,差距值为0.97。

(二)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词都以“非常有必要”、“有必要”、“没什么必要”、“完全没必要”和“不清楚”五个维度进行调查,以此了解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对比学生整体情况、学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的差别。

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度较高。

学生整体认为十二个核心词都有必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认为各核心词有必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超过96%,认同度较高。通过对比学生党员对于各核心词认同比例的平均值与非党员学生的相对比,可见学生党员对核心词的认同度更高,且认同均值处于98%以上,相对理想。

2.学生党员对“富强”、“公正”、“敬业”、“友善”的认同比例相对较低。

虽然总体的认同度都比较高,但是“富强”、“公正”、“敬业”、“友善”的认同最低,处于98.08%,观察调查情况,这些核心词有个别党员认为“不太必要”、“不清楚”,虽然量不大,但是值得关注。

(三)学生党员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

问卷要求学生对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维度从“很好”到“比较差”及“不清楚”进行程度分级,通过对比学生整体评价意见、学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差别,可以分析学生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关注度、参与感。

1.学生整体评价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良好,但个别评价需要关注。

从数据中得出,学生整体评价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集中在“好”的层次,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于“公正”、“法治”的践行评价,超过53%的人评价在“一般”或以下;第二,对社会层面的4个核心词的践行评价认为“一般”的比例变大,至少每一项的一般以下评价不低于27%;第三,每一项核心词的践行情况表示“不清楚”的情况增多。

2.学生党员对核心词践行情况持肯定评价比例相对更大。

学生党员对国家层面的四个核心词持“好”以上的肯定态度均超过60%,而非党员学生最高评价的“和谐”也只有57.41%,可见在国家层面,学生党员更关注并更肯定国家追求价值目标所做出的实践行动。学生党员肯定社会层面的践行情况最低比例和最高比例分别是50.92%~74.04%,分别是平等和法治,但总体肯定评价超过一半。对于公民层面,爱国的践行情况也是所有核心词里获得肯定评价比例最高的。

3.部分学生党员对“公正”、“敬业”、“友善”三个核心词的践行情况表示不清楚。

统计学生党员最不了解其践行情况的核心词,整体情况较理想,学生党员中只有个别人对“公正”、“敬业”、“友善”三个核心词的践行情况表示不清楚,其中“友善”的最高,为1.92%,需要关注。

(四)学生党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践行情况评价

调查学生党员(含预备),自评公民层面价值观中践行情况,其中认为做得最好的是“诚信”,超过37%的人认为践行得“很好”,而达到“好”以上评价最高比例的是“爱国”,超过86%。

而非党员学生评价学生党员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数据统计显示:公民层面的四个核心词都有超过62%以上认为学生党员践行达到“好”以上,总体评价较高。

二、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统计,并组织学生进行沟通调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目前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情况,总体来看,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词的认知程度较高、认同程度理想及践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党支部学习活动有待丰富

观察调查情况,这些核心词中个别党员认为“不太必要”、“不清楚”,虽然量不大,但是值得关注。对事物产生认同,是在充分认识与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提高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度,仅靠学习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党内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有待加强

无论是学生党员还是非党员学生都认为学生党员在“敬业”方面的践行仍有待改善,不过不同的是,学生党员自我评价“敬业”方面是因为对自身要求较高,认为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上都有进步空间,因此在四个核心词中评价相对较低,再加上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做到以学业为主,但还是缺乏社会实践,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模范带头作用有待提升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非党员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在“敬业”方面的践行仍有待改善,有部分人表示“做得不好”或者“不清楚做得好不好”,超过33%的人认为做得“一般”。从访谈中了解,部分党员在某方面确实没有做好,更有些原因是,党员做了,非党员没有感受到,得不到认同,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结合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均已经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但建设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具体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培育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学生党员“熟知于心、晓之于理、践之于行”。

参考文献:

[1]于磊.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3,05:58-59.

[2]张丹.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9:92-100.

[3]殷昊.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72-73.

[4]郝明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全过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2:19-20.

[5]刘祯祯.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J].党建研究,2013,04:187-18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管理策略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