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分析

2016-05-14王秀荣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师生关系

王秀荣

摘 要: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来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新课程、开发新资源。学生也已经由被动地接受道德规则和知识与文化转变成了道德的主动建构者和文化的积极创造者。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当中不断地克服学习困难。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价值;课程形态;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4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课程当中一门重要的综合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的同时,对其进行品德教育。面对全新的课程和教育形势,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就成为了《品德与社会》教师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此,笔者就对这一课程在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课程价值的问题把握

深刻地理解课程价值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来看,儿童的社会活动是教学的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是该课程的目标,综合性是其课程存在的形态特征。只有更好地理解这一门课程的综合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综合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更好地体现分科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关联,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品德与社会》来说,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为基础,将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法律规范、自然科学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思考,主动地认知社会环境,准确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活动当中得到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该课程的价值是多元化的,但课程目标始终不脱离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对社会发展的适应,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能孤立于道德建构和生活体验之外,即德育功能是其教学的重中之重。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之亲历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品德与社会》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性和体验性,主张将学生放入特定的教育情境当中,亲历活生生的社会场景,后形成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将事先预设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建构,体会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价值就体现在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当中生成和体验。

二、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问题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课程和教学分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领域,为不同的人物所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关注的是课程,研究课程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专家的专利,具有专制性特点。教师所关注的则是教学,其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和超越教材,只能忠实而有效地根据课程要求按部就班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就成为了一种奢望,他们只不过是没有线的木偶,机械地重复专家所“设计”的教学过程。而在现代课程观下,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转变自己对课程、对教材和教学的认识,辩证统一地看待课程和教学,并尽可能地将二者融合起来。于是乎,教师所要做的已经不再是“原版再现”教材,而是考虑如何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何通过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经验。这时的课程已经变得相当开放,学科、社会、自然、自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应该展示出真实而生动的现实世界。

作为课程形态之一,教材所呈现的自然应该是帮助学生发展认知、健全人格的最佳范例(至少在专家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但是绝不能要求学生全盘接受,而应该将其融入到一系列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批判。哪怕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答案的知识,我们也大可引入到教学当中,编写到教科书当中,为学生创造讨论的话题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如此一来,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指导手册和工具书,成了学生不断发展的文化中介,成了师生之间对话与互动的话题了。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围绕话题而展开,在互动当中获得了发展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应该在教学当中不断地创生新课程、开发新资源。学生已经由被动地接受道德规则和知识文化转变成了道德的主动建构者和文化的创造者。课程与教学的转化和促进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和教学的整合。

三、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的重构问题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不管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学关系都应该突出互动性的特点。因此,实现由师生单向知识传递向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转变,就成为了有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教材当中的概念、规则等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知识和经验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至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则完全不在教学所要考虑的范畴之内。

从全新的教学观来看,教学就是师生间互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就自己的所思所想尽情畅谈,就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共同分析,在分析与讨论当中达成了共识。如此一来,以教材为中介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少,而师生互动越来越多,教学已经因为师生互动而完全统一起来了。

由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更具体一点来说,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当中不断地克服学习困难;当然,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尊重、沟通,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积极向学生学习,分享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问题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获得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如果教学内容和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道德和品德教育就变得过于抽象,教学过程就因为缺少了生活依托而沦为了一种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人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生活,不可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唯独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社会认知的增加和社会技能的提高。显然,尽管教材的编写已经尽可能选择了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素材,但其编写的局限性仍不容忽视,仍不能将教材作为教学目标实现的唯一媒介。

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当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且永远是教学的基点,我们应该不断地补充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教学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教学的创造性越强,由课程到教学再到生活的通道就越顺畅。即课程的生活化并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新过程。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