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2016-05-12王新刘承伟黄磊群

教师·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王新++刘承伟++黄磊群

摘要:高职教育“双证融通”教育模式有效地将高职学历证书与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加以贯通及连接,是高职教育改革浪潮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思路和理念。借助高职教育“双证融通”模式,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通道及路径得以扩展,职业人才与市场就业需求之间能够实现更好的衔接。本文就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探究,以期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95-02收稿日期:2016-02-29

作者简介:王新(1982—),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研究。

高职教育本身带有较强的职业性和特色化,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及强调高职院校人才的实践能力[1]。“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方式充分考虑到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能够使高职专业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一、“双证融通”人才培养基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高职教育实施中,“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高职学生的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重获取为目标,其中,高职学生的学历证书是衡量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及理论知识层次的参考和证明;高职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对高职学生学习专业及后期从事职业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及再学习,再教育能力的肯定及认可,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进行应聘及应聘单位考量学生是否具备从业技术标准的重要依据。在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的新时期背景下,“双证融通”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及教育市场化深化的必然要求。

而从高职教育实践来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以往采取的以毕业证发放为主的人才准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毕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出的高要求。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接受一定时期的上岗培训,给企业增添了经济成本。在认识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后,高职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推行实施了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双重视的教育策略,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竞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操技巧好的复合型高职人才指明了方向[2]。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及不足

1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从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之间匹配性不高

高职教育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养成及培养,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促进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并对学生从业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动态把握及考量。纵观高职教育实际开展状况,其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较为常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对学生从业岗位及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学生知识与技能难以充分结合,学用不一问题较为突出。

2高职教育基于学生学历的要求和学生从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衔接性不强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上,主要以学历要求为主,受此影响,学生在高职教育学习中,将学习的主目标放在了学历证书的获取上。而纵观社会各类技术行业,其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高职教育实施的单纯以学历证书发放及获取为主线的教育特点与时代发展、学生从业岗位职业素质能力的要求逐渐背离,高职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衔接性不强。

3高职教育人才考核标准与学生从业岗位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不相符合

高职教育早期实施的课程教学主要以单一化的学科课程教学为主,在教学实施中没有将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相应的,在高职教育人才考核标准的制订上,偏重理论考核及在岗实习考核的趋势较为明显,对学生的职业资格标准考核没有深入涉及,极易导致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及顶岗实习中具有一定能力,但在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层面表现较差,其素质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三、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1构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一方面依赖于教学资源及教学设施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为化解及消除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注重做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完善,结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将高职教育覆盖面从原有的基础知识教育、实践操作教育、岗位素质教育扩展到职业资格教育,通过在本院校高职专业中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获取、鉴定、应用教育,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及职业化程度。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教育模式时,可以给予高职院校充足的课程自主化设置权限,通过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做好个性化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要求之间的匹配和衔接。

2改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职业资格与高职教育课程相结合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善上,应突破原有的仅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及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固有模式,立足高职教育“双证融通”的发展趋势,在高职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本专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现状,另一方面给学生素质能力的深度优化提供保障。而在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中,要围绕高职教育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做好高职教育主干核心课程、实操课程、辅助课程的设置,并在教学内容中加大职业资格教育的比重,进而促进高职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借助其“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将职业资格证书中涉及的内容及实操要点与高职院校的实操教学及上岗实习相结合,一方面使其明确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中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便于其在与企业的对接融合中,掌握最先进的行业技术及知识。

3强化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丰富高职教育考核标准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基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考量,高职院校应做好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标准要求进行细化落实,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在课内外实训实践中,提高其综合技能。高职教育推行的校企合作、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被充分用于“双证融通”人才培养中,借助专项的实训,如机电一体化及土建专业结构设计等,一方面对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考核,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及消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为职业资格证书知识考核架构做好铺垫,另一方面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中的案例及真题,让学生在分组实操及任务式探究中有针对性地分析及解决问题,以提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概率。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标准上,各地区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学校考核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一方面使学生的素质能力能够达到高职学历教育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提供保障及助推,形成“双证融通”的人才考核运行机制。

总之,在开展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中,要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方式的丰富等环节入手,在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中,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安萍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高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64—67.

〖2〗刘华,瞿才新“行知和谐,双证融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1,(1):25—27.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