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综合科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6-05-11凌维欧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摘 要】本文结合隆安县第三中学的教学实际,以物理科、历史科为例,论述高中综合科在教学方法上的内在联系、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高中 综合科 物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04-03

高中综合科目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物理科教学实践认识到,综合科各学科在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测试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笔者深入了解和探究了学校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并巧妙地借鉴和运用到物理科的教学上,使物理科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以此论证了综合科目之间在教学方法上的内在联系、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一、引用历史科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方法

学校是典型的西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来自县内各乡镇的农村或山区,具有基础差、综合能力低、心理上自卑的特点。相比较于历史科,学生的物理科基础更差,知识漏缺现象更严重,缺乏上进心和主动性,大有“谈物理色变”的畏惧心理。每到物理课,学生要么是神色凝重、如临大敌,要么是听之任之、厌倦乏味;每到物理测试,学生一拿到试卷,便面露难色,满是大祸临头、随你处置的无奈。在文理分科时,大多数学生因为理科综合难学,尤其是物理科难学而毫不犹豫地选择文科,导致文理科班数比例相差悬殊。2015届的8个教学班,文科占了5个,理科仅有3个;2016届的9个教学班,文科占了6个班,理科是3个班。这充分说明了学校高中物理科的教学首要解决的就是消除学生的畏惧畏难心理,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笔者发现,高一新生入学后,总是比较快地喜欢上历史科、喜欢历史教师,总是盼着上历史课,学习兴趣高涨。经过深入了解和探究,笔者充分领悟了历史科教师是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并藉此借鉴了历史教师的做法来消除学生对物理科的害怕和排斥心理,使学生对物理科的自卑和不自信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

来自农村的高中学生总觉得自己物理科成绩差,所以胆小怯懦,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参加讨论,课下不敢提问或者请教老师,他们只是似懂非懂地按老师的思路来听课,造成思路狭隘,体验不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快乐感,体验不到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的亲切感,这与物理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忽视情感目标有关。笔者将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到物理课堂上,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身边,和学生亲切随和地交流、沟通;不因学生基础差而训斥、歧视,耐心细致,言语诚恳真挚;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并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言、上讲台操练;鼓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问老师或同学,求得解决,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把问题写在作业本里或字条上请教老师;通过分组,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养成敢于讨论问题、交换意见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变得喜欢思考问题,敢于当面讨论问题了。师生之间就好像是亲人、朋友一样,课堂气氛融洽,充满着亲情、友情的欢乐,大部分学生不再讨厌物理科、不再害怕物理课了。

(二)突出物理科的人文特色,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通过课堂教学,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是和历史科一样的,都注重于与社会的关联和影响,突出学科的人文特色,注重与日常生活、与各学科的融合,强调知识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笔者还引导学生感受到,历史科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同样适用于物理科,学物理就像学历史一样容易。例如,关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该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笔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带电粒子想象为生活中能够看得见的物质,如小汽车在行驶,或雨滴从空中滴落,或地理课的行星运动等,进而去想象看不见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状况。笔者深切感受到,联系日常生活、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以通俗简单的方式来讲授物理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样的方法消除了学生的自卑和畏难心理,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学生对物理科的心理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厌学、怕学的心理鸿沟基本没有了,大胆学、认真学、慢慢地进步的想法深入学生心坎,学生的学习心理显得平衡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和主动性被唤醒了。

二、借鉴历史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笔者深入历史课堂,亲身体会和体验了历史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深受鼓舞和感触: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物理科,同样可以提高物理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朗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识记教学要点

历史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历史科的早晚读,或者课前几分钟,教室里书声琅琅。笔者注意到,由于学生认真地读书,加深了对历史教材的熟悉,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识记。关于朗读的好处,学生体会深刻,他们说:“历史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物理科也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尤其是相关的定理定律和公式。对于基础欠缺的农村学生来说,多读书,先熟读,再理解,后运用,这也不失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的一种好的对策。笔者根据授课内容,每节课留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证明,通过阅读,学生熟悉了教学内容,背下了定理定律和公式,物理科的课堂教学变得顺畅了,学生听得懂物理课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在物理课堂上,也听到了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的声音。

(二)巧设问题,提高思考和解题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笔者发现历史教师设置的问题切合教学实际,以基础题为主,难易适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侧重于学业水平测试题,也一定程度地融入高考试题,既达到了训练典型题目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思考问题、成功解答问题的快乐。学生本来就觉得物理知识深奥难懂,物理试题往往无从下手,因此,选取适当的物理问题和训练题尤为关键。太难了,学生听不懂、不会解答,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借鉴了历史科的成功的经验,物理科的课堂练习,自然是舍弃高难度的题型,以运用和夯实基础为主,学生只要认真思考、充分探究,一般都能解答出来,即使暂时不会解答,经过与同学的探讨,或者经过教师的点拨,也能够解答成功。物理课上,学生听得懂、会思考、能答题,师生之间的交流思辨越来越多地充满了轻松快乐,课堂气氛沉闷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学生的思考能力、解题能力也相应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教学方法立足于实际,立足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笔者注意到,历史科的课堂教学方法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立足于实际,现实化、生活化;二是立足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物理科的课堂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两个原则。

历史科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能充分结合实际,从导入开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所选取的素材,都做到联系现实和实际,无不体现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现实化、生活化,这是历史课深受学生喜爱、课堂教学效率高的原因之一。物理知识原本就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关于力学、电学等原理,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都有迹可循。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学生能看到、感受到的现实生活,让物理课现实化、生活化,引起学生共鸣,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真切的感到所学的物理知识确实有用,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要求。

笔者听学生说过:“历史老师说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问学生是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学生频频点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学生明白兴趣和爱好在学习上的作用,这就说明学生是有学习的主观意识的,那么,物理科难教、难学就不是什么改变不了的事实了,关键是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得当,是否可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来。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从学生对历史教师的热情、对历史课的喜爱便可看出来了。相当多的教学方法在历史课上运用自如,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只要不是生搬硬套,这些方法在物理课上一样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多媒体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课生动丰富有趣,同样可以拉近学生和物理知识的距离,让物理科活起来、动起来。那些深奥难懂的物理知识、不易操作的物理实验,经过多媒体的展示和演示,学生便能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学习兴趣和爱好便油然而生。再例如,创设情境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也可以活跃物理课堂。物理课上,演示实验就是较好的一种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关于“平抛运动”,笔者让学生亲自演示抛出粉笔头、让玻璃球从桌上滚落、喷射水流这三种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这一规律。类似于演示教学这样的情景教学法只要教学目的明确、步步深入,就可以让学生在兴趣和爱好得到激发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有很强的感性认识,学会发现规律、理解规律、掌握规律,从而轻松地掌握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来的有效方法很多,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史科的教学方法,笔者坚持做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生的兴趣,整合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灵活改变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三、学习历史科训练答题技巧的方法

本县乡镇初中的数学和英语两大科的教学较薄弱,学生基础较差,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难有进步,在高考中得分很低,因此综合科的成绩直接决定着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得综合科者得高考”是每一个考生的主要奋斗目标。如此,综合科答题技巧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历史科在答题技巧上的有效的训练方法对综合科来说极具借鉴意义。

(一)认真审题,胆大心细,讲方法、讲技巧

历史科在答题训练中讲究认真审题,把握题意、紧扣题意确定解题方法,还要细心大胆,这是必须掌握的答题技巧和规律,这对综合科来说是极具学习和效仿范本。例如,关于审题,和历史试题一样,物理试题的题目里也隐含着考察的范围,暗示着用什么原理和公式来解答,因此必须要认真审题,紧扣题意确定解题方法;关于胆大心细,各科基础差是学校学生的共性,所以做题时往往缺乏信心、思维狭窄,在训练做题时,都需要像历史科一样,鼓励学生既要大胆,也要心细,决不放弃一分两分,一分两分的积累才能考出好的成绩;关于讲方法、讲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注重步骤和技巧,物理试题的答题也是如此,方法和步骤清晰恰当,就能解答成功。

(二)强调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笔者注意到,基础不好的学生,在组织答案时思路往往不够清晰,答案显得混乱,涂改现象严重,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失分。历史科教师在训练答题方面做到了注意细节,能特别注重纠正学生答题的不规范、书写的不工整,改变了学生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的状况。学生说:“历史老师把我们的答案剪切下来,放到幻灯片里给我们看,我们这才知道我们写字有多难看,才知道涂改得黑乎乎的答案有多难看。”借此,笔者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和试卷,针对其中的不足和失误进行纠正;强调计算题要先打草稿,再将答案搬到答题卡上,防止写错、涂改,避免不必要的扣分;提醒学生要仔细检查,查看答案步骤和要点是否齐全,力求答案准确无误。笔者发现,学生的作业和答卷果然整洁整齐了,效果很好。

笔者借鉴和学习历史科的教学方法,确实产生了信手拈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课堂有了可喜的变化,物理科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精神状态变了,改变了原来的信心不足、态度懒散、伏台睡觉、走神开小差的不良现象,变得开朗热情、信心增强;变得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物理成绩也变了,不但段期考成绩的及格率有了提高,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还扭转了长期以来学校高中物理科毕业会考通过率徘徊于60%的超低情况,2015届和2016届的通过率分别为97.94%和90.02%。

所谓教学相长,不仅仅指的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也包含学科之间的教学相长。笔者的实践证明,高中综合科之间在教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之间在教学方法上相互交融交叉、相互影响推动,可以共同促进和提高综合科的教学效率,实现综合科的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凌维欧(1976— ),男,壮族,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隆安县第三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留言板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