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升本”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11容华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容华

【摘 要】以广西师范大学“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工作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职升本”培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升本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22-02

“中职升本”是为打破职业教育断头路而实施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新举措。广西自2013年开始“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工作,现已经历了两个年头。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以首届“中职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为今后“中职升本”培养工作提供实证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亮点。广西“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工作既是广西教育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突破,也是加快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为广西现代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普高升本”学生的培养工作历经了数十年,已有较为成熟的培养制度,然而,“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中职升本”生与“普高升本”生不论从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职升本”生与“普高升本”生在授课方式、管理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研究“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培养转型,还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的交流与衔接,为中职—本科的贯通培养,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完善提供实证参考,并多渠道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中职升本”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西师范大学首届“中职升本”的228名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其学习现状,主要归纳出以下问题。

(一)学习基础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基础理论学习对多数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感到学习困难的科目依次排序为英语(58%)、数学(32%)、专业理论课(15%)和专业实践(10%)。74%的学生认为,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是造成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78%的学生希望重新补习初、高中课程,提高理论基础。

(二)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学习困难面前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解决办法的学生占半数(52.1%)。还有近半数的学生,学习上碰到困难不予理睬,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教会其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信心和动力不足

为了解“中职升本”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从“中职升本”学生的人生规划、学习计划、学习信心、学习动力和学习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在人生规划方面,2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规划,77%的学生人生规划模糊,3%的学生没有人生规划。在学习动力方面,25%的学生学习很有动力,71%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4%的学生表示没有学习动力。在学习满意度方面,有32%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感到满意,67%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还有1%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学习自信心方面,59%的学生有学习信心,能顺利完成学业,37%的学生对顺利完成学业信心不足,还有4%的学生对完成学习没有信心。

可见,超过半数的“中职升本”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学习计划,有学习信心,但学习动力不足,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也不是很满意。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增强其学习自信。

(四)生活习惯不科学

调查显示,“中职升本”学生的闲暇时间多用于娱乐(上网、聊天、看小说),这类学生占总数的95.7%,这其中也有76%的学生也会利用部分时间去学习,但多数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小时,可见,“中职升本”学生的生活习惯不科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变。

三、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展示平台,增强学生自信心

1.开设大学生文化讲座。广西师范大学为“中职升本”学生量身定制的“大学生博雅课堂”,安排了九个系列讲座。内容包括“从广西师大校史看广西师大精神”、“天人合一的山水桂林”、“中国古典文化与大学人文修养”、“科学技术教育与大学生科学素养”、“与青年学生谈思维创新”、“大学生礼仪素养与个人修为”、“我的大学生活”、“中职升本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特点”、“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些讲座既有教学名师的精辟总结,也有学院领导的正确引导,还有年轻教师的经验之谈。通过精心设计的大学文化系列讲座,对“中职升本”学生进行大学精神感染和大学文化熏陶,旨在提升“中职升本”生的学习信心,树立学习目标,规划大学生涯,更好地实现中职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2.为“中职升本”学生安排独立的自习教室。“中职升本”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很难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课后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复习和预习。为培养“中职升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为他们专门安排独立的自习教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不定期地下班辅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便于同学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

3.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提高“中职升本”学生的自信心。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但职业教育在社会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中职升本”学生由于从中职而来,再加上文化基础较差,因此,自信心明显不如“普高升本”生。但“中职升本”学生却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其刚入学时专业技能是“普高升本”学生所不能比的。因此,扬其所长,充分展示其优势,是提高“中职升本”学生自信心的最好途径。学校通过搭建“飞扬职师”科技文化节、“专业技能展示周”等专业展示平台,让“中职升本”学生自信亮相,纷纷亮出专业绝活,成为各类专业展示平台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极大地增强了“中职升本”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授课方式和评价机制,夯实专业基础

1.调整授课内容,注重中职—本科课程内容衔接。“中职升本”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与“普高升本”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采用“普高升本”同样教材授课显然是不合适的。为做好中职—本科课程衔接,我们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增加一些基础课程。如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之前增加自编教材的课程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第二,调整授课内容。对于一些中职开设过的专业主干课,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如汽车构造课程,在中职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电类诊断技术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深入。第三,调整课程的设置,根据“中职升本”和“普高升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如会计专业课中珠算、点钞、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培训这三门课,在“普高升本”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为必修课,而在“中职升本”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为选修课,通过这样的调整,有基础的“中职升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相应的课程,避免重复学习,也使得中职和本科课程得到有效地衔接。

2.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中职升本”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中职三年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即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先操作后理论。为此,我们也对授课方式进行了改进。第一,采用“形动导向”教学法授课,在操作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第二,采用“业师同授”的方式教学,对于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内容,请行业专家到课堂进行现场讲解,对于理论知识要求较高的内容,由本校理论课教师讲解,这种“双师型”授课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采用“以赛促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组建学生参赛队伍,长期对参赛队伍进行指导和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技术水平。

3.采取“加减法”原则,调整评价机制。根据“中职升本”的生源基础,在总体要求不放低的原则上,对评价机制做了相应的调整。即在学位授予条件上做“加减法”,在技能要求上做加法,要求学生取得比“普高升本”学生高一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取得两种同一等级不同类别的证书;在英语要求上做“减法”,要求学生达到应用能力B级水平就可以获得学位。这种毕业要求的调整,更好地体现了“中职升本”学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三)改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1.独立编班。“中职升本”学生根据专业独立编班,可以照顾到“中职升本”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

2.授课教师队伍组建和培训。对授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让教师了解“中职升本”学生的特点,并选择较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老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授课教师相对固定,有利于教学的持续和稳定。

3.成立“帮扶”小组。班级内根据学习情况成立“帮扶”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和不会做的作业,也能及时找到同学进行咨询和辅导,这样一种措施,能很好地缓解一些成绩差的同学的学习压力,也能促进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和讲解等能力的提升。

4.双向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座谈会、班会课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困难,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中职升本”的学生感到温暖,并有信心继续完成学业。

总之,广西师范大学对“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职升本”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效果是显著的。第一届“中职升本”生退学率仅为4.2%,多数学生都能顺得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当然,“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也将继续深入研究,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毓.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3(16)

[2]单福彬,等.“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与[J].教育与职业,2014(35)

[3]甘金明.梧州学院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