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说《飘》中女性人物的解读

2016-05-09沈琳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解读

摘 要:《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斯嘉丽以及其他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父权制文化是导致悲剧的根源,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斯嘉丽这一敢于反叛父权文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媚兰与艾伦两个完全屈从于父权文化的人物形象,本文解读了小说《飘》中女性人物的悲惨命运,并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对小说中的悲剧的根源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飘》;女性人物;悲剧命运;解读

作者简介:沈琳琳,女,汉族,河南新郑人,学士学位,现供职于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院,讲师,从事语文课及普通话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前言:

小说《飘》以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祖母为原型,塑造了小说女主人公斯嘉丽,并以斯嘉丽南北战争前后的悲剧命运为主线,表现了在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的悲惨生活,并在作品中塑造了其他的女性形象,但无一例外,都有着悲剧的命运,而这也是当时父权主义压迫下,美国女性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飘》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飘》中,父权主义对女性人物的压抑尤为明显,这是造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惨命运的最根本原因,在父权主义压抑下,书中有的女性人物敢于反叛,而有的女性则选择屈从。

(一)具有反叛精神的斯嘉丽

斯嘉丽的反叛精神在少女时期就有所体现,母亲和保姆教导她成为一名温柔贤淑的淑女,但斯嘉丽经常抗议,十分讨厌做作,时常和男孩子玩在一起,并且可以毫无顾忌的穿成年女性的性感衣服。斯嘉丽的反叛精神还体现在其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上,其他贵族小姐都是被动地等待被男人挑选,而斯嘉丽更加向往自由的爱情,为了能和自己喜欢的阿希里在一起,斯嘉丽主动表白,勇敢的追逐爱情。在与阿希里结婚无望后,斯嘉丽不顾反对嫁给查尔斯。在战争爆发后,斯嘉丽褪去了贵族小姐的光环,为了全家人辛勤劳作。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也是具有反叛性的,她嫁给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并挑战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迎着所有人和社会的指责建立了锯木厂,并且在生意竞争中不择手段,展现了斯嘉丽女强人的一面。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也是悲剧的,她嫁给了瑞德,而瑞德无法忍受斯嘉丽的强势,最终离她而去。斯嘉丽的悲剧生活不仅仅体现在婚姻中,更体现其为了打破生活的束缚,为了追逐自由的爱情,为了挑战父权制度而导致爱情的破灭和生活的悲惨,究其原因,是斯嘉丽这个人物形象与父权文化的强烈冲突[1]。

(二)屈从于父权制的媚兰和艾伦

媚兰不仅仅是斯嘉丽的朋友,也是斯嘉丽的情敌,媚兰温婉、善良的性格与斯嘉丽具有反叛精神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斯嘉丽遭到整个社会的指责不同,媚兰则得到了整个亚特兰大人的偏爱,甚至玩世不恭的瑞德在看到媚兰捐献自己的婚戒时也深受感动。媚兰是单纯的、善良的,但同时也是悲剧的,媚兰不会去挑战父权制度的权威,而是完全屈从,在于阿希里结婚后一直默默奉献,以阿希里为主,冒险怀孕却最终丢了性命,媚兰代表的父权制压抑下当时社会女性的思想。

斯嘉丽的母亲艾伦一直扮演的是贤妻良母的角色,温柔体贴,为丈夫、为庄园不断忙碌着,其对丈夫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艾伦有着当时社会主流的所有女性美德,而在南北战争爆发后,艾伦因照顾伤员感染疾病最终身亡。

《飘》中这三位女性人物虽然有着不同的性格,但其命运都是悲惨的,艾伦和媚兰屈从于父权制度,虽然温柔、善良、贤淑,但也逃不掉父权制度的压抑,她们坚信并且恪守的理论道德使她们最终迷失在生命中,爱情里,而斯嘉丽敢于挑战父权制度,敢于追逐爱情,但最终敌不过父权思想的压制,斯嘉丽与当时社会和父权制度的矛盾,注定其在爱情的路上和生活的路上坎坎坷坷,悲情一生。

二、《飘》中女性人物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女性哺育人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自然哺育万物,促进自然社会的发展。女性尊重自然、守护自然、热爱自然,在小说《飘》中,女性人物钟爱自然的表现有很多,例如斯嘉丽为了庄园和橡树的辛勤工作,例如艾伦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庄园泰拉。在女性人物钟爱自然的同时,自然也赋予了女性人物以力量,斯嘉丽就经常从泰拉中得到安慰,泰拉就像大地母亲一样,能够一点一点治愈斯嘉丽的心灵,抚平她的伤口。

《飘》中女性人物与自然也有着相似的命运,战争的爆发使得自然受到严重破坏,土地废弃、房屋倒塌、庄园破坏、满目疮痍,而书中女性人物又何尝不是在战争的摧残下变得悲惨。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飘》的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父权制文化是斯嘉丽和其他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的根源[2]。与男人们的狂热不同,书中女性人物只有迷茫和伤心,而在男人们奔赴战场后,她们又要收拾心情,承担养家糊口、照顾伤员、募捐前线等责任,战争剥夺了女人美好的一生,剥夺了女人繁衍生息的机会,就像摧毁了自然,使自然变得荒芜了一样,在战争爆发后,书中的女性人物也变得“荒芜”[3]。更可悲的是,在书中,女人本来就是男人的附属,本来就是无关紧要的,本来就是在父权制度压制下可以随意践踏的。

结论:

综上所述,《飘》中展现了父权文化压制下,女人们的悲惨生活,女性在父权制度下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书中对女性人物的描写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对斯嘉丽反抗命运的形象塑造,表现了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抗争,而悲剧的一生,则写出了斯嘉丽在抗争之后的无奈。

参考文献:

[1]徐彦.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的塑造[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104-107.

[2] 李少伟.《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171-172

[3]谢景芝.《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85-88.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解读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奋斗者的命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