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中浅谈异国形象

2016-05-09阮洋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东方主义谭恩美

摘 要:形象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形象”的生成、发展和影响,在于研究他者形象和异国形象的发展过程及其缘由。形象学以异国、异族形象为研究对象,这与谭恩美作品中书写的异族、异国、异文化等“异”是契合的,为研究谭恩美作品中描写的文化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谭恩美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她的小说创作背景多为自己和母亲的亲身经历以及从长辈们那里听到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国明显地作为一个“他者”而出现在小说《灶神之妻》中。

关键词:形象学;东方主义;华裔女性;谭恩美

作者简介:阮洋(1990.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发表于1991年的《灶神之妻》再一次使得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受到了广泛关注,谭恩美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细致入微、以情动人的写作风格再次赢得了国际性赞誉,但其民族性也一直是众多评论者关注的焦点。美国的评论家们称赞谭恩美,认为其作品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但是谭恩美作品中是否如实地还原了中国呢?中国形象和中国人的形象是否被受到东方主义影响的作者而塑造地定型化了呢?通过分析这种矛盾的文化情感,可以深度探究作者的身份认同问题。

形象学中的套话是指某个民族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概括他国或者他国人形象的约定俗成的词语,是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对他者形象的一种象征性表述。套话在个人表述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某种一致性,众人认可,众人使用,在话语交往中有特定的所指,标志着对他者的固定看法。谭恩美虽然具有华裔血统,但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她仍旧属于地道的美国作家,她所塑造的中国和华人形象属于异国形象和异族形象,描述其形象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套话。首先就是麻将,麻将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具或者说是符号不断地出现在谭恩美的作品中。在百无聊赖的随军生活中,打麻将是各位太太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而且不仅女人们爱打麻将,男人们更是酷爱这项活动。作者常用用“双手累的摸不动麻将牌了”、“通宵达旦打麻将的飞行员们”等词语来描绘打牌的场景。雯妮为了病重的女儿去找医生,而丈夫文福和医生正在一起打麻将,他甚至为了牌局大声斥责了雯妮,丝毫不顾女儿的死活。这样的描写使“麻将”早已超出了原本它所代表的休闲娱乐,在深层次上它成为了塑造不思进取、麻木不仁的华人男性形象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当这种套话随着华人形象反复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时候,它会毫无疑问地印证了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物”对中国人扭曲的形象,而这种华人形象的背后就是软弱无能的近代中国形象。

“迷信”则是牢牢贴在华人身上的第二个标签。谭恩美深谙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定式心理,《灶神之妻》的第一章就以“神仙店”为名,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同时也迎合读者心理,加深他们心中中国古老、神秘的异国形象。关于中国人是如何相信鬼神之说,如何执着于吉利之言的描写在《灶神之妻》中也屡见不鲜。雯妮在生第一个孩子前不小心把剪刀掉在了地上,而剪刀掉落这样的事被认为是极其不吉利的,结果她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后来剪刀又被打翻在地,她的丈夫果然也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而且就算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环境,在雯妮来到了美国之后也丝毫不改往日传统,在花圈上装饰红丝带;认为丈夫的病重与电工有关;不相信逻辑,将各种各样的假设,宗教、医学和迷信与她自己的信念全都搅在一起。珍珠的姨婆到了美国之后屋子也里始终供奉着香炉,较为讽刺的是除了普通的水果之外,姨婆还用纯美国式的香烟和威士酒用来祭祀。“迷信”成为了每一个华人的专属特点,成为了这个民族毋庸置疑的特色。华裔女性慢慢失去了个性而变成了一个符号——都爱打麻将、笃信鬼神、喜欢干涉子女的生活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谭恩美将生活中的主观带入到小说中,满足西方读者窥视的心理,重述了西方人眼中异族迷信的刻板形象。

虽然谭恩美在作品中时而流露出一种出自于西方国家的优越感,夸大甚至误读了中国乃至中国人形象,但当她处于华裔女儿身份来看待中国文化的时候,同样也会将优质的一面展示给西方社会。在《灶神之妻》中读者会时常看到一些节日、聚会的场景,作者着重描写人们如何准备食物,在一次次的节日、婚礼甚至是葬礼的描写中读者都能体会到中国人重视家庭、珍视集体的民族特性。不善表达的母亲选择通过食物来向女儿表达浓浓的爱意,雯妮在与女儿珍珠促膝长谈的时候端上一碗猪肉汤面,这时的食物是母女彼此敞开心扉的契机,也是一条维系母女情感的重要纽带。

谭恩美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她在言说和书写的过程中最终摆脱了本人的双重边缘化身份,超越了种族和种族主义的束缚,从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来探索当今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活的人类。因而,在其作品的诸多形象中虽然贯穿了中西文化冲突与矛盾,但在冲突之后作者所关注的却是人类共性而相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这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对于种族与民族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谭恩美,灶神之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马玉,谭恩美作品中的华裔女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3(3).

[4]于秀娟,双重身份下的双重写作——谈谭恩美、汤亭亭作品中的异国形象[J].聊城大学学报,2003(2).

[5]温纯,《灶神之妻》中作者文化意识与文化身份的断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东方主义谭恩美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后殖民语境下的欧美鲁迅研究与误读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
《麦田》的问题
当代美籍华裔文学中族裔身份流动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论《中式英语》 对东方主义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