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穴小说在宋代的嬗变

2016-05-09程广昌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嬗变宋代

摘  要:魏晋六朝时期洞穴小说成熟并极大繁荣发展,在经过了唐代的高峰式的繁荣之后,洞穴小说的发展进入宋代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通过魏晋六朝时期的早期洞穴小说与宋代的此类作品相比较发现其变化之处,并浅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洞穴小说;宋代;嬗变

作者简介:程广昌,男,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01

从西汉时期的《邗子传》的滥觞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出现,洞穴小说的模式可以说经过一系列发展有了成型的模式。

一、魏晋六朝时期的洞穴小说

早期洞穴小说在进入洞穴之前都会经过一段路径,或是景色优美,道路曲折而又人迹罕至的道路进入洞穴异境,如《桃花源》的武陵人;或是通道会险恶,惊险曲折。如《神仙拾遗》中嵩山叟;再就是于绝地而峰回路转发现洞穴异境,《搜神后记》中的《袁相根硕》是此类代表。

在洞穴异境之中主人公一般都会有一番奇遇。他们一般会在这另一个世界里与仙人们相处一段时间有的学会了某种本领,有的得到了一些宝物,而有的则服食了某些人世间不曾有的东西而强身健体,人生长寿,更有甚者会和仙女婚恋并生活一段时间。但是所有这些经历都是以离开仙境洞穴为结局。

向前推溯,人类历史经过原始时期的穴居生活的进化史必然会在整个群体的心理中产生一种洞穴情节,因为这是人类最早的受庇护之地。人类社会早期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与崇拜形成了神秘性的群体心理特征,《列仙传》中也有西王母居住于石室中的说法。

魏晋六朝时期道教神仙思想再度兴盛起来,整个社会对升仙之道推崇至极“皆言神仙道术及远方怪异之事”[1]如《神仙传》作者葛洪本身就是一名道士。而许多大山的山洞都有人迹罕至,幽静僻远的特点,成为道士们远离世俗修行的绝佳场所。以至于道家“建构了一个与世俗人间相隔又相对应的神秘幽深的神仙世界,并安置了道教在人间的鬼神系统,而这个被后人反复渲染、想象、夸张和描述的世界,就引出了天台,桃源等仙境故事”。[2]

另外,魏晋六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也使得人民产生类似《桃花源记》中“避秦时乱”的思想,很显然类似于桃花源这样的人迹罕至的洞穴是不错的选择。

二、宋代洞穴小说的变化

到了宋代时,洞穴小说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进入洞穴路径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主要是表现在进入洞穴之前通道描写模式化,许多不同的此类故事文本在这部分的描物写景几乎是雷同的。如《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和《洛阳三怪记》两篇文本中关于进入洞穴之前的描写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段韵词。甚至于连见了洞中人物的描写也是雷同到极致,这种模式化的书写在话本小说中显得更加明显。

其次是洞中奇遇的变化。到了宋代,这种奇遇除了会遇到神仙之外还会遇到鬼怪,妖精之类的不好属性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突出点是他们有时会获得某种信息,这种信息往往会对主人公之后的生活和甚至人生造成至关重要的转折。当然,既然不是神仙,这种遇到鬼怪妖精的奇遇也有可能带来坏的遭遇,这种遭遇在话本小说中尤为多见。

再就是主人公身份的变化。在早期的洞穴故事中主人公多是普通的平凡人,下层人民居多,一方面这种设定便于宣扬道教的神仙思想,另一方面,这种角色设置也给社会战乱动荡主要受害者的下层人民带来此生的希望与憧憬。而到了宋代,此类故事的主人公角色设置很多都变成了书生,官吏,甚至手工业者和富豪也有出现,还有很多即使开始是一介草民,一番奇遇之后也会成为将军官吏。

三、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除了上面捎带的分析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话本小说的出现与繁荣。丰富的说话内容留下了众多此方面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巨大的欣赏接受群体也在此形成。这种受众的欣赏要求势必对创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话本小说作为说话人的底本必然会在很多地方使用“书套子”的形式来确保自己能更好的临场发挥式的表演讲述。

二是文人在宋代的辉煌。科举制度的大力推行,并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改革,如采取试卷糊名的方法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并且大大增加科举的录取人数。这些措施就造成了统治机构的各级官员大都是由文人担任的局面。许多创作者本身就是文人,无论是笔记小说的官员创作者,还是没能科举中第的书会才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自我代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所以主人公的角色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宋代小说创作理论观念的进步。首先是注意到小说的巨大社会功能,在小说创作时会带有某种目的意识。在许多文本中的洞穴中的主人公奇遇是受到伤害与损失。这类遭遇的洞穴小说一般都会在结尾处作一番对世人的劝导结语。小说的教化功能在这里展现出来,《醉翁谈录》“可凭三寸之舌褒贬是非”就是“说话”社会功能的体现。[3]

四、结语

总之到了宋代,洞穴小说较之于魏晋六朝时期,在继承了唐朝时期此类小说创的一些发展创新之后,出现了部分结构叙述模式化、主人公角色设置的变化、洞穴奇遇内容的演变丰富以及宗教意识的削弱等变化,所有这些都是与当时的历史时期的特征相符合的,都是为了适应那个时代的需要。

注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1页.

[3]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4]萧相恺.《宋元小说理论的新贡献》[J],《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003期,第232页.

猜你喜欢

嬗变宋代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以《全宋词》为蓝本看宋代歌妓词人及其词作
关于衡州花鼓戏的嬗变及传承探微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