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05-07袁向宏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剖宫产优质护理护理

袁向宏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余庆县妇幼保健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时间、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伤口愈合时间为(7.31±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42±214)d,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精神状态,一定程度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32-02

剖宫产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剖宫产成为妇产科中常用的术式,而从临床实践的反馈情况来看,剖宫产的应用效果良好,治疗产科合并症如难产、妊娠并发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1]。然而,剖宫产是一种有创手术,术后子宫收缩以及腹部切口会引发疼痛,而产妇的生活质量、情绪等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本次研究即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做了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余庆县妇幼保健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30.15±6.23)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37.35±3.13)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29.77±5.74)岁;孕周为36-39周,平均(30.11±3.63)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22例。经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第一,产前优质护理。在产妇分娩之前,护理人员应先给患者做心理评估,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段。如果产妇患有产前恐惧症,则医院应安排专业心理医生给患者做心理治疗;如果产妇不存在心理疾病,则由护理人员来给产妇做健康知识宣教,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害怕等感受[2]。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并注意倾听产妇的感受,尽力给产妇排忧解难。第二,产时优质护理。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后分娩之前,护理人员应在旁全程陪护。在分娩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安慰性的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及肢体语言来帮助患者生产[3]。此外,护理人员在术中还应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协助其做好消毒、铺巾、穿手术衣等工作,并在术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产妇的血压变化,如果发生了子宫大出血、羊水栓塞等急症,则应积极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术中及时更换浸湿了的无菌单,以降低感染率;严格无菌操作。第三,产后优质护理。产后,护理人员应叮嘱产妇多卧床休息,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下床走动,比如在家属的看护下外出散步。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改善其产后心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产妇家属如何给产妇更换衣物,指导产妇如何尽快融入母亲角色。第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产妇了解药物治疗、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护理等各方面的知识[4]。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产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观察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为(44.52±3.22)分,(35.14±3.75)分;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45.64±5.12)分,(35.21±3.16)分。对照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为(45.03±3.14)分,(39.77±4.13)分;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45.44±5.43)分,(40.17±3.33)分。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切口愈合时间

观察组产妇伤口愈合时间为(7.31±1.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42±214)天,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产妇因分娩方式与一般的产妇不同,所以在分娩过程中其心理、生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产后疼痛、切口愈合不良等各种并发症。本次研究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做了探讨,对比了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的产妇其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更低,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这就提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当中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优质护理是一项集中式的护理模式,它的目的在于改善护理服务,保证产妇的分娩安全,以及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优质护理的应用达成了护理目标,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了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同时又促进了伤口愈合,缓解了产妇的术后疼痛。

综上,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昆.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99):281-282.

[2]张蓟.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33(06):237-238.

[3]耿长燕. 探究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6(33):216-217.

[4]周艳春.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9(24):125-126.

猜你喜欢

剖宫产优质护理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