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6-05-07柳烨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柳烨

【摘要】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7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肿瘤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为(52.31±8.05)分,对照组为(53.04±8.32)分,相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评分为(34.52±6.34)分,对照组为(48.53±4.23)分,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2.73%,P<0.05。结论 给予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个性化护理,可将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乳腺肿瘤术;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09-01

乳腺肿瘤在临床上很常见,影响患者的生活,需给予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担心术后影响美观,甚至拒绝手术,因而需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为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的疗效,现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7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肿瘤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年龄为25-56岁,平均年龄为(31.63±4.68)岁,病程为2-8个月,平均病程为(3.65±1.62)个月;观察组,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为(32.64±4.47)岁,病程为4-9个月,平均病程为(3.75±1.67)个月,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 心理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正确面对现状;鼓励患者讲述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措施或方法;保护患者隐私,对手术部位不可过度暴露,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② 体位护理:全麻未醒者去枕平卧,术侧手垫软枕,使手高于肘的水平,有利于血液循环,将手部肿胀,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③ 注意患侧肢体:对患侧手臂远端血液循环运行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关注绷带加压包扎的松紧度;如出现皮温低、皮肤颜色暗红、扪不清脉搏,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的现象,立即对绷带松紧度调整;如出现绷带松脱的现象,应给予重新包扎,协助患者舒适的功能体位;④ 妥善固定引流管:乳腺肿瘤术后常给予负压引流管,术后注意引流管内是否出现血块阻塞的现象,观察引流管是否出现扭曲、滑脱,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避免引流不畅;观察负压引流量,切口敷料是否渗出;为防止压力逆差造成引流液、气体的逆流,在对引流瓶进行更换时应使用止血钳将无菌引流管夹住;⑤ 预防上肢水肿:由淋巴回流不畅、皮瓣坏死后感染及腋部死腔积液等所致,因此术后对患者进行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不可在患侧上肢;对皮下积液及时进行处理;对术侧上肢进行按摩;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对腋区及上肢进行热敷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SAS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为(52.31±8.05)分,对照组为(53.04±8.32)分,相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评分为(34.52±6.34)分,对照组为(48.53±4.23)分,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2.73%,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乳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乳房时女性第二性征,大多数患者在做手术时不愿意接受,不愿因手术造成乳房上的疤痕,更有甚者需将整个乳房切除,这使得患者更难以接受,部分患者为了自己身体的美观不愿意配合治疗,进而耽误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还有一部分患者术后难以接受事实,会出现抑郁、烦躁等情绪,因此特别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安慰、鼓励。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来院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术后鼓励患者讲述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措施或方法;对患侧手臂远端血液循环运行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注意引流管内是否出现血块阻塞的现象;对患者进行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不可在患侧上肢等;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个性化护理,其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2.73%,P<0.05。由此可知,给予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个性化护理,可将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静.王金星.吴素梅,等.持续行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270-1272.

[2]刘秋华,林均清,甘丽萍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呕吐的影响 [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C].2010.

[3]吴贤清. 全程优质护理在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 包头医学,2014,04:230-232.

[4]郑薇,吴伟主,朱飞虹,杨峂,孔振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5,14:140-143.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浅析个性化护理对皮肤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