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

2016-05-07周梦叶

关键词:户外活动危险事故

周梦叶

【摘 要】

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决不能怕出事,因保证幼儿安全而影响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应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因而我们可从教师的指导、时间场地的安排、户外活动材料的投放、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教育幼儿规则意识等方面来保护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

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往往越是活跃的运动游戏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越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牺牲幼儿充分、活跃、自主的户外活动。经历一些小事故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经验的获得。从这些事故中,孩子们逐步学会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培养起回避危险的能力,进而避免日后大事故的发生。

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决不能怕出事,因保证幼儿安全而影响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应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幼儿在户外的安全问题呢?

一、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应给予正确的语言提示和指导来使幼儿学会保护自身的安全。活动前教师应告诉幼儿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并告诉幼儿怎样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如在跑步前应告诉幼儿不能跑跑停停,这样后面的小朋友容易撞到前面的小朋友,跑步的时候双手不能插在口袋里,应该双臂前后摆动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样才不容易摔跤。玩球时要注意旁边的幼儿,不能对着别人的脸扔球;跳绳时要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等等。

活动中,在幼儿了解了常规的游戏方法后,也应该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尝试一些非常规的活动方法。努力把“保障孩子的安全”和“为了使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教师对幼儿的尝试活动既不轻易制止或包办代替,也不强求幼儿一定要做成某种动作。活动中,教师应守护在幼儿身边,告诉幼儿基本的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等。对幼儿进行安全指导,让幼儿逐步掌握应对不同危险情况的方法。这样不只局限于保护幼儿的身体,也培养幼儿预测且为孩子日后独立进行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尽管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尝试增加了活动的危险性,但是比起只知道遵从教师指示活动,我们更希望培养能够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幼儿。在活动中对身体发育迟缓,特别是下肢发育迟缓的、体弱的、缺乏身体柔韧性的,以及浮躁的、冲动的、争强好胜的、粗暴的、动作迟钝的、依赖性强的、神经质的幼儿等,教师注意照料或尽可能使其在可以听到自己声音的范围内活动,以便根据情况及时对其危险行为予以提醒。

二、时间场地的安排

全园幼儿统一时间都出来活动,势必造成幼儿跑动互相碰撞的现象,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另一方面幼儿的活动空间小,跑步、投掷、游戏都受到场地小的影响,必然达不到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幼儿的体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应根据幼儿的班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进行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分别活动。这样,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人数减少,幼儿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根据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大班的幼儿活动项目多,活动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提供面积大的活动场地;中小班可以适当减少。同时,应每天对户外场地、活动器械进行安全晨检,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幼儿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幼儿的活动时间长了,活动量大了,促使进食量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了,促进了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三、户外活动材料的投放

在户外活动中,材料是幼儿直接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安全性。在户外活动投放的材料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有可能是脱出来的螺丝钉,可能是锋利的金属边缘,这些都会伤害孩子,因而投放的材料时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我们应确保整个活动的空间、场所、环境没有任何尖锐的棱角和坚硬的器具,不会产生撞击情况,不会因摔跤而造成伤害等等。应采用质地轻柔、棱角圆滑的木材或塑料、橡胶、泡沫、海绵等制作的器材作游戏的道具;游戏材料的立体高度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诸如“独木桥”“跷跷板”“平衡木”之类的安装设计高度离开地面二三十厘米即可;游戏的固体材料或液体材料均应无毒、无臭、无刺激性、无腐蚀性,不会因接触而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等等。

另外,投放的材料也应符合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投放难易程度不同材料,供不同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这样才能既保证幼儿的安全又促进幼儿动作水平的发展。如:幼儿在进行踩梅花桩的游戏中,有的孩子平衡能力较差、比较胆怯,如果提供的梅花桩过高,幼儿很容易摔跤,常常需要要在老师的搀扶进行,还不愿意参与,此时教师就应为幼儿同时提供高度不同,大小不同的梅花桩,使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循序渐进地投放材料,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难度。如:在投掷和抛接类的游戏中,可先投放体积大,容易投掷和接住的材料,再逐步更换为体积小一些,投掷和接住都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对幼儿进行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锻炼。

四、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

幼儿控制和协调能力较差,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反应不够灵敏,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但幼儿又很好动,好奇心强,各种活动都想尝试一下。因此,教师一方面在制订活动目标时,要让幼儿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提高相应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怎样玩。如跑步、投掷、跳跃、跨障碍物等;运动器械怎样玩儿,怎样取放运动器械,什么动作不能玩儿,后果如何等。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与培养,以及幼儿在实践活动当中经验与方法的积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活动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应及时提醒给予纠正并加以保护,使幼儿逐步形成安全活动的意识。

五、教育幼儿应有规则意识

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中都应有一个遵守的规则,那么,户外体育活动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讲明游戏与活动的规则,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又能充分保证在有序的环境下充分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

教师只有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和减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教师可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如讲故事、看图书、演木偶剧等)指导幼儿理解、掌握这些规则。如对于滑梯的使用,老师不是规定幼儿只能从上往下滑,而是让孩子理解:使用滑梯时,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下方或上方是否有其他幼儿正在逆向游戏,就可能发生危险。这样孩子掌握的不是简单的游戏规则,而是应对各种不同情况的灵活多变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使游戏设施和活动空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满足了幼儿各自不同的游戏需要。

另外,教师应特别注意环境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发生事故后,要尽早让成人知道,以使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危险,及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当判断,有效排除或避开危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危险事故
学中文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废弃泄漏事故
喝水也会有危险
户外活动开始啦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