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问”出激情

2016-05-07丁会

关键词:教学模式过程语文

丁会

【摘 要】

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它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保持积极动脑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就应该主动学习和思考,摆脱被动灌输的局面。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式小学语文的基本概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建议,旨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式 策略

一、问题式小学语文概述

1.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内涵

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指的是语文教师在师生互动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提问,并开展课堂讲授环节,解决学生的疑问,并突出重难点。

2.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特征

首先具有探究性。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敢于提问,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主动探究问题,让语文教学富有启发性。其次,自主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是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鼓励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分析,然后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切学习的主动权都掌握爱学生手里,教师只是引路者。最后,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问题式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1.充分备课,设置问题

充分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科组要坚持集体备课,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提前把讲课的内容熟记于心,在黑板上把需要预习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写清楚,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师最好要制定富有创意的方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学生的疑难问题在哪里?如何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设计出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要留有候答的时间,要让学生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要进退自如。以上都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备课,要让每一个问题的创设都有意义,难度也要合理。

2.深入课堂,引导思考

教师把自己所设计的问题用情景的模式告诉同学们,或用讲义或多媒体展现出来。下一步就要唤起学生的参与性,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相互讨论,并把所遇到的问题提问出来。学生可以带着疑问去学习,主动的探求问题的答案,调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开动脑经,及时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而学生就要根据问题努力尝试自己解决。如果努力解答还是没能找到答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在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注意对答案的“保密”,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自己慢慢吸收并学会问题中的解答方法。这种学习可以变学生的自发学习为自觉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问题探究,展开讨论

学生应该在老师未列出解答方法前,先针对问题的难点与疑点展开讨论,再次深入性的思考与探究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再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如果每组中的问题不能被解答,教师就应该针对这一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再次分配再次让学生解答,从而依据问题去将此中有利于解答该问题的小问题分离出来。并且教师应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以此确保接下来的解答问题能够顺畅无阻的进行。该环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创新性,同时还兼备课堂的开放性特征,并由此提高学生勇于思考的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4.解决问题,开拓思维

教师应该在学生找出答案时,对答案的不足与合理之处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说,并对学生的解答方法进行合理客观的纠正与评价,将答案出错的原因找出并解释给学生。教师在解答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学生讲述一些可能发生的误区,以提高学习的警惕性,同时还要培养学常归纳常总结的习惯。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心态,面对问题时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引也能够顺利找到解答方法,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我培养勤于思考勤于提问的习惯。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在讲解的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也就是积极的迎合学生的兴致讲解,将以往那种单调无味的讲解抛去,用这种方法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误区所在。

【结 语】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能够让教师这一职业真正的成为组织者与引导者。这一模式是迎合了学生的志趣完成的,它能为原有的枯燥乏味课堂增加一抹趣味,学生能够在这种趣味课堂上各抒已见。所以不仅是教师的小学语文处理工具,还是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并且这一模式与国家所实行的新课程要求也完全契合。由于该模式是针对学生的志趣完成的,所以在实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学生变成课堂主人,还有利于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与发展观。

【参考文献】

【1】蔡雪妹.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02)

【2】徐世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方法【J】.历史教学,2005(07)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4】宋振韶.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下)【J】.学科教育,2011(02)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过程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