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威宁方言文化研究

2016-05-06吕宝凡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正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使得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因为特殊的地域特点,贵州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化。本文就对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威宁的方言文化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贵州方言;威宁方言;方言与文化

作者简介:吕宝凡,男,贵州威宁人,出生于1992年1月,研究方向区域方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威宁作为贵州最大的民族自治省,位于贵州省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土地面积约为6900平方公里。威宁平均海拔2000多米。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口约为140.2万,其中1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3.1%,这18个少数民族具体有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我们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威宁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言的现状。威宁方言可爱又有趣,不过,提到威宁方言,就不得不涉及到贵州方言。

一、贵州方言的生成

贵州作为我国34个省市之一,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之上,东接湖南、南邻广西、西界云南、北连四川。贵州总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贵州省常住人口为3508.04万人,全省人口总数中,汉族占65.3%,各少数民族占剩下的34.7%。贵州省内,不仅汉族人使用汉语方言,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也会使用汉语方言。一些少数民族的居民在本民族之间进行交流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一些公众场合使用的都是汉语方言。甚至某些少数民族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语言,直接用汉语方言来进行交流对话。贵州省各个地方使用的语言基本都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因为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又可以把贵州省内的西南官话分为三个次方言,即黔南方言、黔东南方言和贵州川黔方言。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的语法系统的一致性相对来说比较大,西南官话跟随普通话一块发展。威宁,也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使用的也是西南官话。

二、威宁方言特点

中国南北方方言不同,总体描述为5+7,即5大北方方言,7大南方方言。具体为: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在以上几大类下又有若干小类,层次繁多,威宁使用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即上饶官话,在汉语方言里,使用西南官话的人数最多,西南官话使用人数的占地面积最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3亿人使用西南官话,占整个官话人口的1/2,占全国人口的1/4。西南官话的系统在语音系统中算得上是最简单的,威宁人使用的西南官话,不仅官话的共同特点,即浊音清清化、jqx、-m韵尾派入-n或-ng从gkh/zcs中分化出,威宁人使用的官话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威宁人将zh、ch、sh、r分别读作z、c、s、/z/,多数人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将中古汉语发音为zi-,ci-,si-的入声字读作翘舌。不仅如此,还分不清fu和hu、hu与f,部分人不分n和l、ing和in、eng和en,b,p,m,f后的eng读ong。西南官话不像北京官话入派三声般那样复杂混乱,西南官话分类相对比较简单,多数入声字派入阳平调,有的片保留入声多为入声字有特殊调值,无塞音韵尾,有的片派入其他调类。威宁人使用的西南官话是一种具有过渡性的北方官话,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和粤语、客家话、湘语、赣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在贵州威宁有一句比较出名的土语,叫做“安逸”,即汉语里安闲、舒适、闲适、悠闲的意思。威宁人追求的安逸,是一种知足常乐的至高人文境界,是在祥和宁静的日子中的一份平和。威宁的山多地少,人们只能在山坡上巴掌大小的土地上进行劳作,收获的庄稼往往也只能养活一家老小。不过,这样特殊的地理风貌,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折射出威宁独特的人文魅力。威宁有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和奇异的民俗礼仪、雄奇的山,在这些独特的人文风景里,还有着威宁人特有的高低有致的方言音调,因此,威宁文化与别处平添了许多神秘和迥异的色彩。因此,生活在威宁的外地人,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威宁奇异的地域文化魅力。单从这一个方面来说,威宁方言的存在促动着威宁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

总结:

威宁方言代表着浓郁的文化特色,充满了威宁人世代的智慧,让人感受到威宁方言的丰富多彩和简练幽默。尽管威宁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但威宁方言和北方方言的语调有许多不同之处,对于威宁方言的调查和研究,能够有效的确立威宁方言的文化机制以及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研究威宁方言的语音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语言方面的技巧和重难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兵.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之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为列[J]. 青年与社会, 2014(14):314-316.

[2]马新庆. 《最美乡音》:方言文化的弘扬者[J]. 视听界, 2014(2):110-110.

[3]陈季冰. 方言与文化[J]. 商周刊, 2015(8).

[4]艾喜荣. 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方言资源利用——以榆林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