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2016-05-06何佳玲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

何佳玲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其悲剧理论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不断被研读学习。“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在其舞台剧《暗恋桃花源》中运用了亚的部分理论并在此之上进行了创新与超越。本文采用亚的摹仿说、净化和过失说赏析《暗恋桃花源》,也帮助读者理解该理论与话剧。

关键词:悲剧理论;模仿与净化;过失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创作了西方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文论专著《诗学》,他在其中对悲剧和悲剧理论的论述为后世戏剧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和重要指导。《暗恋桃花源》作为赖声川的代表作,沿袭了亚的理论思想,也充满了多彩创新元素与勇敢的尝试和超越。

一.悲剧:摹仿与净化

亚里士多德定义悲剧为借人物的动作来摹仿一个严肃完整、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而非摹仿人的品质。

《暗恋桃花源》看似是《暗恋》和《桃花源》这两场不论是形式、时代还是风格、人物、表面情节都迥异的话剧的穿插排列,也不符合亚对于戏剧“一件作品只摹仿一个对象”的要求。但它实质上并非混乱,而是暗含统一思想。这条暗线由那不停寻找“刘子骥”、“扰乱和打断”戏剧的看似疯癫的女子串连了整部作品。寻找:找心中的那人、情、向往与桃源。女子在找刘子骥,江滨柳在找云之凡,老陶在找桃花源。无论人格与时代多么不同,剧中人物都在做同一个行动。而这其中悲剧性则在于,这些寻找都由于种种原因,客观条件历史使然或者命运不确定性的捉弄,终无满意结果。刘子骥一直没出现;屈从于现实嫁做人妇的云之凡也不再是江滨柳心中那人,不能再给他那思念已久的爱;老陶在现实中再次失望后欲返桃源却丢了记号终寻不得。怅然在人物心中呜咽着无法散去。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人物遭受不该遭受的厄运就会让观众怜悯,而当这个人与观众相似时后者就会感到恐惧;悲剧就是通过这种怜悯和恐惧来陶冶情感。

曲终人散,观众却无法从戏中抽离。有别于传统戏剧,《暗恋桃花源》让观众看到戏中有戏。不同于传统“高高在上置身事外”的观剧,观众仿佛是在看导演排话剧,自身似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但又何尝不是——它摹仿的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经历的行动,是摹仿“必然”。每人心中都有个寻找的对象。追寻,或许知道造化弄人,却逃不过心中执念。当看到重病在床的江滨柳终于见到心念几十年的情人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而分离时,读者潸然泪下,哭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更哭自己在追寻途中所遭遇和将遭遇的艰辛无奈。正如戏中的戏不断相互或被那个追寻中的女子“打断”,人们的追寻也在人生航行中被无常凶猛风浪所扰乱,何处是岸。人生如戏的怜悯、恐惧、悲哀通过戏剧的艺术表现出来,更在读者的心中激发出来,共鸣、宣泄、沉思,也就达到了亚所谓的“陶冶”(净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人物声名显赫,不十分善良或公正,遭受厄运是因为犯错而非作恶。

这即是“过失说”。在剧中可以看到其应用,以江滨柳为例。云之凡,或是她所代表的爱情,是江滨柳的执着寻找。民国37年他与云上海分别,52年与江太太结婚,分别四十余年后病榻之上才与云重逢。从第五幕病中江幻觉里与云相遇的对话里可以看到,多年里他给她写了很多信,“这里面,有我们很多的理想,很多的想法”;而云的回答则一语道破这其中悲剧根源“想法?你要有想法就拿出勇气来做,你别老是想。滨柳,你要知道,新中国就是被你这种人给拖垮的。你难道还不清楚吗?这我不能接受,我不能接受”。而无论是对于悲惨的战事家破人亡,还是与深爱的恋人分离苦苦思念,江滨柳总会执着说“有些事情不是你说忘掉就能忘得掉的”执着只存在于他内心的念想,他不会想到也没勇气去冲破它,把或许能改变局面的行为付诸实践,而是固执的将自己锁在悲哀中。他说,民国三十七年她要回老家过年,和她在公园分手。结果就一辈子没再见。护士惊讶道“那你这四十多年,都一直在想她?”是“想”不是“找”。预料中的等待远短于四十年,然而没等到归人,诧异与强烈思念却并没能促使他做些什么。从分开到自己向生活妥协之间,有十几年隐忍,即使困难,江没有尝试亲自去找云之凡,甚至也没提早登寻人启事。他只把心中的话留成许多未寄出的信件,在幻梦中被云之凡拒绝。或许在江内心深处,恐惧却也知道云会不赞成自己的做法的;或许,他也曾怀疑过是自己不作为导致了这样一场爱情与人生的悲剧,却始终跳不出性格的束缚,到最后还天真固执眼睁睁看着恋人否定自己。

《暗恋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人物的要求,但赖导并没选择所谓著名人物作为悲剧主角;相反,他突破了这层限制而直接将更接近人民生活的“普通人”放上舞台,为“共鸣”创造了更好条件。

三.结语

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是建构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的。它遵循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摹仿说定义与净化效果,以及在悲剧人物的设定上也基本符合亚的“过失说”。但它突破传统戏剧的模式,大胆运用“戏中有戏”、多戏同台、“普通人物”等创新做法,将读者深入镜头,体会悲剧所摹仿、表达的人生,引起共鸣与沉思;另,它挑战运用戏剧的交错与相互照应,让“寻找”的主题以更加富有深意的方式呈现,耐人寻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跨越性伟大话剧。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诗学诗艺[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12.19-39.Print.

[2]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