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诗品》“滋味说”研究综述

2016-05-06周洁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诗品研究

摘 要: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钟嵘在《诗品》中充分肯定了五言诗的这种形式,突破了那种认为四言为“正宗”、五言为“流调”的保守观念,他提出了品评诗歌以及诗歌创作的各种原则,其中的核心原则就是“滋味说”,对后世的诗歌批评影响甚大。本文将梳理近十年来学界对《诗品》“滋味说”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展示目前学界对于“滋味说”的研究,以期对后来的学者以微薄的启示。

关键词:《诗品》;研究;“滋味说”

作者简介:周洁(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20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3

对“滋味说”的探讨,是20世纪《诗品》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主要是在解放后形成的。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滋味”主要是钟嵘对当时诗谈堆砌典故、集事比类、玄风炽烈、过分追求声律的不良诗风而提出的。”[1]上世纪末,日本学者清水凯夫对当时中国学界钟嵘“滋味说”的研究状况作了梳理和评判,认为中国学界虽发掘了“滋味说”的理论价值,但并没有对这一命题进行深切研究。[2]进入新的世纪,很多学者站在在前人已有的研究上对于“滋味说”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和运用多种探究方式将“滋味说”阐释出来。笔者大致统计,近十年来(既2005—2015),对“滋味说”的研究主要分为十个方面:从“味”、美学内涵、流变、特征简论、成因、与艺术创作的具体关系、审美标准、与其他范畴比较、适用性、传统文化角度等探究“滋味说”。笔者将在下文将这十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从分析“味”来探究“滋味说”

赵敏在她的论文《品钟嵘<诗品>之味》[3]中认为 “味”是多层含义的统一,不能偏重任何一方面。她分析认为“味”有四层意思:一、具有丰富动人的情感;二、要有华丽的文采;三、要有风气、骨力的追求;四、诗中的警拔之句以及求奇求巧也是有“味”的表现之一。有“味”之诗是“言有尽而意有余”能够使读者百读不厌。

陶礼天在其《艺味说》[4]一书中对“味”的来源、发展和具体表现形式作了详细梳理,对我们正确理解钟嵘“滋味说”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二)美学内涵入手论“滋味说”

俞香云在她的论文《钟嵘”滋味“的美学内涵》[5]里将“滋味”的美学内涵分为审美范型和审美理想两个层次,其中审美范型包括怨、清、雅、奇四个方面,是属于低层次的美学内涵。“自然英旨”是属于审美理想层次的,是属于高层次的美学层次。她认为诗歌具备了“怨、雅、清、奇”等审美范型中的一个或多个就是有滋味的,而达到了“自然英旨”则是最有滋味的。

非云华、邓传樱在合作的论文《钟嵘“滋味”的审美内涵》[6]认为钟嵘通过对“滋味”内涵的阐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味”这一美学内涵,他们从情蕴美、形象美、文采美三个层面对“滋味”的审美内涵进行探讨。“味”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难以把握的诗美主张,而是成为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美学范畴。

(三)从流变探讨“滋味说”

王蔚在其毕业论文《“滋味”说探析》[7]中对滋味说的形成进行了探索,试图挖掘出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源起,仔细考察梳理了滋味说发生、发展、最后完成的几个阶段。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奠基于先秦。先秦的“食与味”关系的语言积累为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产生奠定了基石。酝酿于两汉魏晋,《史记》首开了以味论言辞之风,陆机则实现了味作为审美规范的重大飞跃。成形于宋齐梁,宗炳的《画山水序》和刘勰的《文心雕龙》进一步丰富了滋味说。成就于钟嵘,他在《诗品序》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滋味说体系,最后完成了对中国古典文学滋味说的创造。孟庆雷在其硕士论文《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8]从文化发展角度出发,探究了“滋味说”的历史生成:从生理之“味”到哲学之“味”、再到美学之“味”。王秀华在自己的论文《钟嵘<诗品>“滋味说”探源及内涵》[9]中对于“滋味说”的来源进行了简单探讨,认为直到钟嵘的《诗品》问世,“味”的内涵才发生根本变化。

(四)简论“滋味说”内涵

李枋笑在其论文《简论<诗品>”滋味说”》[10]对滋味说的内涵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阐释:一、“滋味”是五言诗的特征;二、“滋味”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必须详切充分;三、“滋味”说重视自然之美,提倡“直寻”和“自然英旨”;四、“滋味”说要求诗歌必须“文已尽而意有余”;五、“滋味”说要求诗歌必须做到“情兼雅怨”,“风力”与“丹彩”相结合。茅春柳在其论文《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11]中对滋味说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滋味说是五言诗特有的审美特征,五言诗的“滋味”需要“兴、比、赋”三法的并用。“滋味”要求诗歌必须做到“风力”与“丹彩”并有,并且应以“自然英旨”为美。牟娟在论文《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12]中认为钟嵘滋味说的主要内涵有五个方面:一、必须有表现力;二、必须体现赋比兴的要义;三、主张创作“风力”与“丹彩”并重;四、必须体现出情性;五、必须追求直寻和自然之美。王秀华在自己的论文《钟嵘<诗品>“滋味说”探源及内涵》[13]中从“宏斯三义”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两个方面来说明滋味说的内涵。

(五)从成因入手谈“滋味说”

徐世民在其论文《“滋味说”与佛教:基于新材料的考查》[14]中从新材料即佛典中的相关材料入手考察滋味说的成因。他发现早在西晋竺法护所翻译的《大哀经》中就有直接以“滋味”喻文的先例,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中亦以“义味”论文;东晋僧肇《百论序》中用以论文的“风味”更是内涵丰富。这些“味”论不仅在思想上与后来钟嵘的“滋味论”非常相似,而且在渊源上也与佛经中很多种与语言相关的“味”论有关。并且认为佛教是钟嵘“滋味说”的最直接的来源。

(六)从具体诗歌创作关系论“滋味说”

史晓林在论文《陶渊明的诗是如何对钟嵘的“味”的?——以陶渊明在诗品中的品级看钟嵘的“滋味说”》[15]中以陶渊明的诗为例探讨钟嵘滋味说中的“味”相符又相悖是陶渊明《诗品》中品级位置的关键。她通过分析发现钟嵘滋味说的“味”绝非孤立的“味”。它融合了“自然英旨”、“穷情写物”、“风力”与“丹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批评运用上要综合考虑不能偏废其一。

(七)审美标准谈滋味说

周婷、王连功在合作论文《钟嵘<诗品>滋味说》[16]对“滋味说”是《诗品》主要的评诗原则、审美标准以及审美范畴提出质疑,探讨《诗品》是否是以“滋味说”为中心,并得出结论“味”是重要的而非核心的审美范畴。张园园在论文《钟嵘批评实践中所用标准及与“滋味”的关系》[17]中,从形式、内容、风貌等三个方面对钟嵘批评实践所用的标准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研究钟嵘的批评实践中所用的标准与“滋味”的关系:在批评实践中,钟嵘没有将滋味作为重点评论的对象。而郭春凤则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她在论文《滋味: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18]中认为滋味说是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钟嵘将滋味说作为自己诗歌批评的标尺,在批评实践中予以贯彻。她从情兼雅怨、尚气爱奇、词采华净之美三个方面探讨了滋味说作为批评标准的实践。

(八)将“滋味说”与其他范畴进行比较

田春在论文《“滋味说”与“趣味批判”:以味论艺的中西比较》[19]中将“滋味说”与西方的“趣味批判”进行比较,并认为中国美学直接将味引入审美领域,而西方则在剔除趣味感性意义的基础上使用它。

而另一些中国学者则将“滋味说”与中国其他的古典论说进行比较分析,例如武晓蕾在论文《从“滋味”到“韵味”——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深拓》[20]中比较“滋味说”与“韵味说”发现认为晚唐的司空图在“滋味说”基础上提出了“韵味说”,既有继承性更有深拓性,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古典美学既有自身的内在继承性,更有绵延开放的深拓性。梁雪茹在论文《平淡论诗学观之管窥——兼论“滋味说”与“平淡论”的异同》[21]中将钟嵘的“滋味说”与梅尧臣的“平淡论”进行比较发现梅尧臣和钟嵘的主张同是诗歌的审美理想但却相反,这乃是源自他们主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梅尧臣所说的“平淡”更侧重关注自身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是一种反观自我的冷静谛视,是人生的一种更为成熟的心态。屈婵媛在论文《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22]中将两者进行探讨和比较,发现钟嵘的诗论依然没有超越“文质论”的传统定位,既重文也重质。而司空图实质上不仅谈诗艺,而且情有独钟,侧重于冲澹自然含蓄的诗风,把诗味引领到味外之高处。

(九)从适用性方面探究滋味说

王晓辉在论文《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23]里探讨了滋味说的适用范围,他发现“滋味说”揭示了艺术美感的本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风力与丹采并茂的技巧美,触及到文学风格的领域,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也因此“滋味说”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适用于五言诗这种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六言、七言律师、绝句等新体诗和词体。

(十)从传统文化方面研究“滋味说”

孟庆雷在他的论文《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24]里认为“滋味说”的诗学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他在文中探讨了传统文化怎样支配、影响“滋味说”。还进一步探究传统文化怎样融入“滋味说”的内部,成为中国传统诗学长河上永恒的坐标。他发现传统文化不是作为一种僵硬、古板的历史传承物出现的,它总是悄然渗入到时代风气中,在看似新颖的时代风物中打上自己的烙印。《诗品》作为新兴五言诗的理论总结,固然有其新颖崭绝的一面,但支撑起其理论体系的仍是传统文化。

关于钟嵘“滋味说”内涵的解读虽莫衷一是,但不同的解析路径反映出学界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钟嵘诗学思想的深刻性和多元化。不过笔者认为,论述的前提需以文本为依据,脱离文本本身的解读都是站不住脚的。

综观近十年的《诗品》“滋味说”研究,从整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某些方面也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研究资源的浪费。由于信息平台多样化等原因,《诗品》“滋味说”的研究中,出现了低水平论文重复生产的现象。甚至同一个选题、内容的论文相隔几年后接连出现,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二、研究方法单一、陈旧。少量的中西比较研究都是建立在资料不完善不够准确,论述简单粗糙的基础之上的,并不能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研究者可以进一步加强中西比较和中西学术交流,在具体研究中进行中西理论的比较,并合理地借用西方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文论。三、生硬比附、望文生义。研究者不能用今天的理论观点去生硬地比附“滋味说”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应在充分尊重古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评判古人观点正确与否。、四、影响研究较弱。作为诗话之祖,钟嵘《诗品》“滋味说”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深远,然而从研究现状来看,对其接受史的研究则比较薄弱。五、将“滋味说”与具体诗歌创作的研究较少,学者可以多加研究当时具体的诗歌创作和滋味说的关系。

注释:

[1]黄念然,《20世纪钟嵘<诗品>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2](日)清水凯夫,《<诗品>是否以”滋味说为中心——对近年来中国《诗品》研究的商榷》,《文学遗产》,1993年第4期.

[3]赵敏,《品钟嵘<诗品>之味》,《安徽文学》,2009年第9期.

[4]陶礼天,《艺味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

[5]俞香云,《钟嵘”滋味“的美学内涵》,《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6]非云华、邓传樱,《钟嵘“滋味”的审美内涵》,《作家杂志》,2010年第3期.

[7]王蔚,《“滋味”说探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孟庆雷,《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王秀华,《钟嵘<诗品>“滋味说”探源及内涵》,《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

[10]李枋笑,《简论<诗品>”滋味说”》,《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1]茅春柳,《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现代语文》,2008年1月.

[12]牟娟,《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6期.

[13]王秀华,《钟嵘<诗品>“滋味说”探源及内涵》,《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

[14]徐世民,《“滋味说”与佛教:基于新材料的考查》,《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15]史晓林,《陶渊明的诗是如何对钟嵘的“味”的?——以陶渊明在诗品中的品级看钟嵘的“滋味说”》,《青春岁月》,2013年第13期.

[16]周婷、王连功,《钟嵘<诗品>滋味说》,《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17]张园园,《钟嵘批评实践中所用标准及与“滋味”的关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18]郭春凤,《滋味: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9]田春,《“滋味说”与“趣味批判”:以味论艺的中西比较》,《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0]武晓蕾,《从“滋味”到“韵味”——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深拓》,《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期.

[21]梁雪茹,《平淡论诗学观之管窥——兼论“滋味说”与“平淡论”的异同》,《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2]屈婵媛,《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

[23]王晓辉,《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鄂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4]孟庆雷,《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诗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海萌辉二十四诗品纂刻作品欣赏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诗品出于人品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