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的课外延伸举例

2017-02-17刘美环

文理导航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外延伸课外阅读德育

刘美环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时效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教育领域也没能避免。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时效,除了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外,似乎别无他法。而增加课堂内容,势必要考虑学生的消化能力,这种情况下,合适的课外延伸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供几种课外延伸的基本方法,此法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时效,以期望语文课堂教学能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文本主旨;德育

前言

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得一个组成部分。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教学也当如此。《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要求:“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先前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一般是就课文而讲课文,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只是零零散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当成了吞食知识点的鸭子,更囿住了学生的思维,即使学到一些知识,学生也不会运用它来分析文章,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更不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教师宜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有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结合巩固课内知识点的延伸

复习巩固并不等于简单地重复,还要能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避免知识点的无效利用,也不会让学生对知识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

例如,上完《鸿门宴》,学生对项羽这个人物的兴趣高涨,我就拓展项羽“拔山扛鼎”的成语,让学生掌握了“扛”的语义为“举起”;列举“破釜沉舟”在《史记》③中得原文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让学生复习巩固并且掌握“乃悉引兵渡河”中“乃”、“悉”、“引”、“兵”等字的语义。还有很多关于项羽的故事,都可以找到原文来拓展,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项羽事迹的好奇心,又可以即时把课内的知识点在拓展中进行巩固。

当然有很多知识点在不同的文章中是有变化的,所以我们即使能找到相似点也会有所区别,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很多语法在不同的文章中的灵活运用经过拓展文本的阅读,学生都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并且巩固,有些甚至可以学会牵引。

(二)结合课外阅读要求的延伸

例如,教学完《边城》一文,学生意犹未尽,很关心翠翠的命运,关心翠翠和二老爱情是否圆满。于是我就简要地讲述了一下《边城》所描写的湖南凤凰美景,结合图片,带领同学们走进湘西淳朴的诗境。然后引导大家去阅读《边城》在课文节选部分之外的章节,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探求翠翠和二老的命运。

这样的课堂延伸,其实等于是一部名著的导入课,它激起了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还可以引起他们对写作者和写作地点的兴趣,牵引他们去探求作者相关的其他作品,也会有一部分同学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尝试发掘身边的美好。可谓一举三得。

(三)结合思想教育的课外延伸

例如,教学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学生对课文里面的天地人生的问题思考模糊不清,急于想知道李白有庄子的“浮生若梦”的思想,我们读来却一点不觉得悲观低沉呢?我就举了我们身边很多身患绝症的,身体残疾,家境困难却意志坚强的人的事例,比如桑兰,洪战辉等。他们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他们知道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什么,然后结合李白生活的时代背景,告诉同学们,在李白生活的那个时代,只要个人敢于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希望就非常大。所以,当時李白虽然暂时被贬谪,也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但他丝毫没有放弃希望,他认识到,人生虽然短暂,但在短暂的人生里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我们除了要及时发现美好及时享受快乐之外,也要珍惜时间,努力追求美好。这样一联系现实,学生对上面思想上得疑问就很容易理解了。

(四)结合本节课主旨的延伸

“卒章显志”,升华主旨。在教学结束之时,教师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文的主旨进行点化、揭示,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真正达到文章“如出我手,如出我口”的境界。

比如,上完《陈情表》,我就把《孝经&纪孝·行章》④中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拿来和学生分享,以此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孝顺,也让学生更能理解李密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这样结束课堂,学生很容易感同身受。我们在类似的历史事件型历史人物型的文言文教学时何妨有意效仿之?

总之,延伸不仅仅是一种要求、一种教学方法,延伸好了会变成一种课堂艺术。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有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语文课的课外延伸可谓多种多样,也会见仁见智。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设计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延伸方式。课堂延伸,如果设计精当,甚至可以起到出人预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明,谢榛.《四溟诗话》,/2005-01-01/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3]李翰文编.《史记》,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3月

[4]焦金鹏主编.《孝经&纪孝·行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年3月

猜你喜欢

课外延伸课外阅读德育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现状与对策分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