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常人群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探讨

2016-05-06姚尧马新秀李军珂雷伟董栋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姚尧 马新秀 李军珂 雷伟 董栋

[摘 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行人工流产术的日间手术者(剔除具有高危因素者),根据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为多西环素组、奥硝唑组和红霉素组,对比3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多西环素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1%,明显低于奥硝唑组和红霉素组的3.9%、9.7%,且奥硝唑组明显低于红霉素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环素组和奥硝唑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和8.7%,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的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西环素组和奥硝唑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环素可作为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首选。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方案

中图分类号:R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2-100-02

DOI:10.11876/mimt201602038

目前,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术800万~1000万例[1]。人工流产术是经阴道操作的清洁-污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过程中可能污染手术野,导致感染,引发一系列生殖道疾病甚至不孕。国外已有人工流产预防用药临床指南,美国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推荐多西环素[3],加拿大推荐多西环素或甲硝唑[4-5],而国内临床报道用药包括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6-8]。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考察我院2012年全年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日间手术住院患者中正常人群(剔除具有高危因素者)围手术期不同用药方案手术部位感染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规范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收治,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临床诊断为早期妊娠(≤13周),行人工流产术日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剔除既往有盆腔炎史、淋病史、有多个性伴侣者[9];术前一个月内有沙眼衣原体感染、阴道炎等生殖道感染者[10];人工流产次数≥3次[11]者。3502例入选。

1.2 分组

3502例预防用抗菌为多西环素肠溶胶囊2007例(57.3%),奥硝唑分散片1338例(38.2%),红霉素肠溶胶囊93例(2.7%),其他64例(1.8%)。本研究剔除其他用药的64例,按照预防用药分为多西环素组,奥硝唑组,红霉素组。

1.3 观察指标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12]和美国医院感染控制顾问委员会颁布《手术部位预防感染指南》[13]诊断标准为准。远期并发症包括宫颈粘连、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14]等。SSI观察至术后一个月,远期并发症观察至术后一年。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用药方案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

3组手术部位感染率由低至高为多西环素组(2.1%)、奥硝唑组(3.9%)、红霉素组(9.7%),多西环素组明显低于奥硝唑组和红霉素组(χ2=8.848,P=0.03,χ2=20.896,P=0.000),奥硝唑组明显低于红霉素组(χ2=7.146,P=0.01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用药方案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多西环素组和奥硝唑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和8.7%,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21.5%(χ2=21.829,P=0.000;16.375,P=0.000),多西环素组与奥硝唑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人工流产术手术部位感染主要为上生殖道盆腔炎性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治疗规范中指出,盆腔炎性疾病以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为主,其他感染源包括阴道菌群(如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流感嗜血桿菌、革兰阴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巨细胞病毒、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15-16]。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手术野可能污染菌种类,选用疗效确定、使用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品种。本研究3组用药方案抗菌谱:多西环素对淋病奈瑟菌等需氧菌以及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支原体有效;奥硝唑仅对其中厌氧菌有效;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革兰阴性菌对其敏感率低,革兰阳性菌对其耐药严重[17]。可见,多西环素抗菌谱更能覆盖该手术野可能污染菌种,美国80%人工流产术者在术前使用多西环素作为预防性抗生素[17-18]。本研究中亦发现多西环素组感染率最低。

调查表明人工流产最常见并发症是流产不全,其次为宫颈粘连[19]。吸宫刮宫反复进行过多,或负压过高等均可造成宫颈管内膜及宫内膜过度损伤。创伤再加上感染是宫颈及宫腔内粘连重要原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仅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辅助措施。临床工作中,手术者不能过分依赖抗菌药物,更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西环素应作为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首选,同时应加强患者宣教,医师、药师和护士共同协作,减少流产并发症发生,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5-2010[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Jay P.Sanford著.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3版)[M].范洪伟,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195.

[4] Achilles SL, Reeves MF.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fter induced abortion: release date October 2010: SFP guideline 20102[J]. Contraception, 2011, 83(4):295-309.

[5] Davis VJ,Termination BM.Induced Abortion Guidelines[J].SOG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006,184(11):1014-1027.

[6] 谢慧媛,雷霞芬,常宏,等.人工流产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9):806-807.

[7] 黄紫蓉.流产后感染诊断与处理[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5):364-365.

[8] 黄荷凤.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9] 汪复,张婴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0] Richard L.S,Ronnald S.G.著.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第5版)[M]. 廖秦平,杨慧霞,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2.

[11] 刘洪庆,李会庆,陈会波.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 23(1):17-18.

[1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清洁手术部位感染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通知[Z].卫办医政办(2010)187号.

[13] Mangranl AJ,Horan Tc,Pearson ML,et a1.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199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Am J Infect Control,1999,27(2):97-132.

[14]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4.

[15] Workowski KA, Berman SM.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 Clin Infect Dis, 2007, 44(Suppl 3):S73-S76.

[16] 樊尚荣,张慧萍.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65- 1166.

[17] ACOG.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04: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gynecologic procedures[J]. Obstet Gynecol, 2009, 113(5):1180-1189.

[18] O'Connell K, Jones HE, Lichtenberg ES, et al. Second-trimester surgical abortion practices: a survey of National Abortion Federation members[J].Contraception,2008,78(6):492- 499.

[19] 王世阆.如何防治人工流产并发症及不良后果[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4):253-254.

猜你喜欢

人工流产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